苏红义 杨树伟
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稳增长”作为发展基础、“促改革”作为发展动力、“调结构”作为发展手段、“惠民生”作为发展目的、“防风险”作为发展保障,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紧紧围绕“三大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服务市区、振兴宝塔、产业转型、富民强区”四大战略,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构建城镇体系,实施城镇带动
把城镇体系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切入点,重点建设“一城六镇五个示范社区”为主的城镇体系,完成投资30.22亿元,建成项目152个,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公共服务和产业聚集能力不断增强。一是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按照县城的标准建设重点镇,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完善水、电、路等城镇基础设施,统筹安排气化工程、集中供暖、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截至目前,河庄坪国家级重点镇启动建设旧街改造、新区建设、市政工程等38个项目,完成投资10.85亿元,集镇面貌显著改观;姚店镇依托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安置房1784套、三产房6.8万平方米;南泥湾镇、青化砭镇将重点镇建设与移民搬迁相结合,建设昌达园小区、农垦花园小区,移民1440户5700多人,为全省移民搬迁现场观摩会提供了观摩点;甘谷驿镇立足土地流转、做大产业,打造了顾屯治沟造地明星流域;临镇以打造延壶旅游服务中心为目标,建成集酒店、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市场。二是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按照城镇的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立管理中心、卫生室、幼儿园、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完善的服务体系,打造“一刻钟”生活服务圈。仅2013年投资2亿元,重点打造了裴庄、康庄、川口、麻洞川、蟠龙5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问题。三是加快人口集聚。按照“居住向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的思路,采取“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保障、集体资产换股权”等形式,鼓励引导农民向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截至2013年底,全区累计向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转移人口6.5万人,累计投资近1亿元,整理改造了9条川道109个旧村。同时,通过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旧村整理改造、包扶低收入村等形式,促进人口有序转移。
构建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
把产业体系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突破口,谋划启动了六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业两区四园、商贸物流一个核心区四个外围商圈、文化旅游一个中心六大板块,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结构更加合理、效益初步显现。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启动实施枣园温家沟设施蔬菜、柳林后孔家沟山地苹果、临镇官庄苹果、南泥湾养殖、冯庄设施蔬菜、甘谷驿顾屯现代高效农业等六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承办全国现代果园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2013年三大产业产值达1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1%,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0个。二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大力发展碾庄汽车机械贸易、贯屯煤炭产业精细化加工、川口建材陶瓷工业和临镇、青化砭、蟠龙片区天然气开采深加工四大园区,推动产业向集约化、高效益、品牌化转变,201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5.5亿元,同比增长5.7%。三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鼓励支持社区、家政、物业等生活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业;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优势,发展河庄坪高速出口物流商圈、李渠高峁湾及火车北站物流商圈、姚店延延高速出口物流商圈、青化砭蒙华铁路中庄站物流商圈, 2013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亿元,增长12.8%。四是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一个中心、六大板块”,即配合搞好延安中心城区旅游景区改造,建设河庄坪圣地河谷文化旅游区、万花木兰谷文化旅游景区、东新区红色记忆之城、冯庄知青和团支部旧址、蟠龙青化砭战役纪念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体验区六大旅游板块,集中展示红色革命旧址风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和知青文化,2013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5亿元。
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服务均等
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点,继续提升共享均等的公共保障服务。一是全力搞好灾后重建。2013年持续强降雨造成全区18.1万人受灾,18999户居民房窑倒损,直接经济损失33亿元,是宝塔区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倍。灾情发生后,紧急转移14.9万人,取得了防汛抢险救灾的重大胜利,被评为延安市防汛抢险救灾先进县区。及时启动了灾后恢复重建,5515户农民自建房已全部建成,2468户在保障房和移民搬迁房中安置的受灾群众已安置到位,11011户受灾群众住房在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区建设;城区倒损房屋核查工作全面完成,核实鉴定勘丈登记倒损房屋792户3575间(孔),全部安置到位。扎实开展生产自救,抢种晚秋作物2万多亩,恢复农田13万亩,维修水毁水泥路、柏油路38条,下拨建房补助3.22亿元,发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1.1亿元。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点改造中学4所、小学13所、幼儿园2所,扩建幼儿园2所,小学划分六大学区,组建六个校际联盟,上学难、择校和大班额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启动区级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推行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积极申报省、市科技项目30项,推广引进新技术、新产品62项,荣获延安市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先进县区;大型音乐剧《延河谣》改编演出获得圆满成功,荣膺省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参加了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首部大型文化丛书—《宝塔文典》正式出版。顺利通过“省级文化先进区”复验。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三下乡”活动,树立了农村文明新风。加快推进“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建设,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农家书屋581个,农民健身工程38个,深入开展 “三下乡”活动,树立了农村文明新风。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目前已实现村村通电视目标。四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城乡养老一体化,认真做好城乡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全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解决城镇就业难题,持续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关注帮助城乡弱势群体。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553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22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3.6万人,参保率99%;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1.8万人,各项医疗费兑付率100%;13678户、28763人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实现融合发展
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助推器,积极探索土地、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改革。一是创新资金筹措机制。整合利用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计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集中投向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搭建融资平台,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积极争取商业银行入驻,提高了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资能力。撬动社会资本,认真总结推广以奖代补、民办公助、投资参股等市场化运作经验,激活吸引社会资本。二是创新土地利用机制。积极引导河庄坪、姚店、南泥湾、青化砭、甘谷驿等重点镇申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通过市场方式,转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同时,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治沟造地项目,加大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力度,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集中集约有效利用。三是创新行政管理机制。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城乡户口管理“一元化”。按照常住地户口登记原则,对进入城镇的外来人员,只要有稳定的居住地、稳定的就业或稳定的收入来源,都予以办理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居民户口。四是创新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最低生活补贴制度,全面落实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大病统筹制度、45岁以上城乡居民每两年免费体检、高龄老人生活补贴下延到70岁等重大民生举措,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支撑点,实施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继续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围绕建设“美丽宝塔”,进一步巩固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启动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9.5万亩,一次性完成了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绿色长廊、城区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积极构建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打造了6条绿色生态长廊,森林覆盖率达36%。二是全面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支持各类企业培育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积极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严格限制“两高一低”产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三是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开展“百名领导干部包抓环境卫生示范点”和行人及司乘人员乱扔垃圾整治等活动,成功打造了170个环境卫生示范点,创建了东关街、中心街、七里铺街三个“文明一条街”,实现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加强工业污染防治,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打造绿色、清洁、健康、宜人的生态环境和宜居家园,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四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干群携手共建美丽乡村”主题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统一建设标准,加强宣传引导,共建共创共享美丽乡村良好氛围快速形成。截至目前,组织65个包抓部门、9个相关乡镇的4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210国道、东过境路、铁路沿线、北过境路沿线86个村组,指导帮助群众改造屋顶、整治院落、实施绿化美化等工作,完成坡屋顶改造4000多户2万余间,硬化道路、院落13.75万平方米,栽树41.3万株,改造公厕158座、垃圾台199个,村容村貌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