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编校并重,保障图书质量

2015-01-05 11:52祝世英
出版广角 2014年24期
关键词:编校书稿图书

祝世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出版业从以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以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把2014年定为“出版物质量专项年”。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保障出版物质量、提高效益成了出版人必须思考的课题。笔者就“编”与“校”的关系演变结合编校现状,与出版同仁探讨保障图书质量的路径和对策。

一、编校关系之演变

1.编校溯源

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编,次简也”,以丝次等竹简而排列之曰编。“辑,车和辑也”,辑与集同,合也。“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魏书·李琰之传》中:“修撰国史……前后再居吏职,无所编缉(通‘辑)。”此处“编辑”乃编修史书之义,以编次、辑集为主,是将已有但无序的文字资料整理有序,将分散的资料集中起来,以达到传播信息、储存知识等目的。故而早期的编辑者皆集学者与编者于一身,或集编者与校勘者于一身。

最早的编辑活动是从“校”开始的。在《国语·鲁语下》中最早有“校”这个概念:“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唐代学者孔颖达经过考证,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事。正考父其人,是西周宋国的大夫。他搜集到十二篇“商之名颂”,怕有差错,便请精通音律的周太师帮助校正。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校书活动,距今已2800多年了。从此,对古籍进行文字比勘活动,就称作“校”。

“校对”由“校雠”演变而来。西汉成帝时代,“校”这个词被“校雠”取代。关于“校雠”的含义,刘向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通‘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刘向说的“校”,相当于今天的“本校”;他说的“雠”,则相当于今天的“对校”。南北朝时,“校雠”的内涵扩大到除文字比勘订正外,还兼及版本、目录、典藏。学者们将“校雠”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并用“校勘”表示“狭义校雠”,专指文字校勘订正。

2.编校分工

因东汉发明了纸,隋唐出现了雕版印刷,校勘工作又出现分工。古籍出版的过程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古籍经校勘而成定本之后,先用毛笔誊写在纸上,称“写样”,之后将写样反贴在木板上雕刻。由于写样时可能出现错漏,在刻板前必须对照定本核对写样,将错误改正之后再进行刻板。这样,古籍出版过程就存在定本和写样两次校勘。第一次校勘是完成定本,纠正祖本或底本中的讹误,相当于后来的“编辑”;第二次校勘是改正誊写错误,侧重于复制样本中异于定本的讹误,后来称作“校对”(清代校雠学者段玉裁称前者为校“作者之是非”,称后者为校“本子之是非”)。宋版书上印有编纂者和校对者的姓名,说明那时开始出现编校分工。编纂(包括校勘)和校对的彻底分离,是引进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技术之后的事,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标志是商务印书馆在建馆后不久就设置了并列的编辑机构和校对机构,并配备了专业 的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

综观编校发展史,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的关系:同源、分流、合作、同归。校对工作与编辑工作是同时出现的,校对工作历来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编校是合一的。编校分流是出版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出版生产集约化的表现,是历史的进步。实践证明,编校必须分工,但应互有交叉,不能各管一段,截然“分家”;编校必须合作,但应各有侧重,不能彼此混同,合二为一。同时,编校必须并重,才能保证图书的质量。

二、图书编校质量之现状

近几年,随着出版社陆续改制成企业,市场竞争更激烈,加上数字出版的强势来袭,传统出版业受到强烈的冲击。出版企业为求生存、求壮大,不得不把利润、效益当成主要任务。出版界的商业化使有些出版企业或个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图书的质量。影响图书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只就编辑和校对两方面谈谈编校质量的现状。

1.编辑分身乏术,书稿加工合格率低

市场经济给每个编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编辑分工尚不明确的出版企业为例,编辑集策划选题、加工书稿、宣传销售等角色于一身,承受的压力之大可以想象。面对竞争、挑战和机遇,编辑为完成刚性的利润指标,跑市场,跑选题,跑销售,分身乏术。他们能够花在书稿加工上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了,以至于有些编辑拿到书稿,可能连翻都没翻一下,就发稿、排版,快速跳到校对程序。书稿内容无法把握,就在外包装上做文章,认为图书的书名、装帧设计很重要,这是让读者产生购买欲望的关键,图书编校质量不会成为影响图书销售的关键因素。编辑的市场意识增强了,质量意识却趋于淡薄,对图书编校质量的把关作用大大降低。个别编辑平时找选题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效益,接书稿也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利润。编非所学或学非所编,甚至读不懂所编书稿的事情常有发生,这样一年“编辑加工”800万甚至1000万字也有可能,其结果自然是什么差错都可能出现。 浮躁、急功近利之风如今在高校和学术界普遍存在,不良学术风气盛行,导致主编成了“包工头”式的主编,作者成了东拼西凑的高手,书稿的质量自然很糟糕。而有的编辑明知书稿的质量不高,差错不少,仍不严不细不认真审读加工,心存侥幸心理:还有校对把关,就是图书质量不高,质检抽查起来也只是其中一两本,其余图书的效益又不会受到影响。这种编辑编出的图书不出差错的概率几乎为零。另外,新进编辑人员不熟悉业务,出版企业对他们的业务培训抓得不够,抑或自我要求不严格,他们在加工书稿时对很多规范性错误、常识性错误拿捏不准,也可能成为图书质量不高的原因。

2.校对机构名不副实,专业人才难以为继

在图书出版流程中,校对工作和编辑工作同样重要。但事实上,不少出版企业都是重编辑轻校对,否定合理的编校分工合作,忽视校对人员的配备及对校对人员的业务培训,造成专业校对人员普遍奇缺,校对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有的出版企业的校对机构有名无实,人员甚少,有的甚至取消了校对机构。随着书稿的磁盘化,校对的“校异同”功能逐渐消失,“校是非”上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一部分校对人员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缺乏培训机会,业务知识没有及时更新,故而在出版革命中难以胜任“校是非”的校对工作;而有能力但耐不住寂寞的校对人员纷纷转做编辑或转投其他行业,专业校对人员难以为继,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三校一读”制度和责任校对制度的切实施行。部分出版企业的现状是:编辑因角色多元疏于对原稿的审读和加工,在定稿中留下错漏,使校对人员“校是非”的职责加大;大部分专业校对在做编辑没做到位的书稿加工,而三个校次实际上可能只有一个校次、两个校次,责任校对一个校次可能要担起三个校次的责任,其结果是责任校对苦不堪言;非正常操作时,急赶上市的书稿通常是编辑加工、作者校对顶两个校次,加上在计算机上校一遍就下厂印刷了,书稿根本没过校对这一程序,这样的图书编校质量可想而知。

三、保障图书编校质量之措施

1.出版企业应在追求“双益”结合的同时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企业应防止和纠正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偏向,应固守“质量就是图书的生命”的信条。第一,着眼经济社会需求,着眼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文化积累,优化选题结构,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力争两个效益俱佳。坚持稿件三审和责任编辑制度,以确保多出高质量的图书。坚持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和精品图书不断积累,拥有自己的特点,打造自己的品牌。第二,不断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学习,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鼓励员工加强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全面、严格执行出版工作的法律规范、语言规范、逻辑规范、知识规范和专业规范,确保图书质量的提高。第三,坚持图书质量管理制度,对图书质量进行全面动态管理,对每个生产环节都制定相应的质量保障制度,建立社内质量检查小组。增加质检品种,提高质检覆盖面。对不合格图书、问题图书要按制度处罚,并要求责任人重新参加业务培训,以提高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再者,对编辑工作的考评不仅仅要有利润指标,还要有质量指标;对校对人员的工作以数量和质量结合考评。另外,严格执行执证上岗的规定,经过考试和考核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在编辑岗位工作。校对人员需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才能上岗。新进人员在一年实习期内一般不独立发稿。同时,抓紧新进人员的培训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一帮一”方式,指导其尽快熟悉出版工作,强化职业意识和标准意识。

2.出版企业应在重视编辑工作的同时重视校对工作

图书编校质量既然由“编”和“校”两部分组成,就应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一方。出版企业领导高度重视编辑工作的同时,须同样重视校对工作。要加强和完善专职校对部门,建立和健全校对质量监控制度和激励制度,保证“三校一读”制度和责任校对制度的施行。对编辑加工稿件的差错率严格,总编室应保证稿件“齐、清、定”再发稿,从稿件加工开始就把好质量关。编辑“清源”,校对“净后”,相互衔接,协同作战,共同构筑图书编校质量防线。另外,编辑和校对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并学习国家不断出台的新规范、新政策,配备相应的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并在工作中正确使用。这些对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大有裨益。校对工作同编辑工作一样,是文字性、学识性、技术性的创造性劳动。一支高水平的校对队伍是生产高质量图书的必备条件之一。出版企业应按编校科学比例配备校对人员,提高专业校对员从业准入门槛。同时应尊重校对人才,为其营造平等的工作氛围,为其提供学习、调研、深造的机会。还应建设合理的、高质量的人才结构,注重培养副编审、编审级的高级人才。

3.出版企业应提倡策划编辑、文字编辑、营销编辑分工合作制度

出版社在向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已逐步意识到“策划”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性,于是“策划编辑”(指能策划选题、能加工审稿、能策划营销的全能型的编辑)便在出版界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策划编辑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出版经营方式为主动。但是,策划编辑因角色多元,需要有人分担一些工作。故而有的出版企业把编辑细分为策划编辑、文字编辑、营销编辑等,其工作各有侧重,相互协作。策划编辑分析信息、组织书稿,文字编辑将各种书稿雕琢成精品,营销编辑将图书推向市场、完善服务。这种分工合作制度适应出版的发展和转制的结果,应该提倡和完善。出版企业可以让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有广博的知识,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且具开拓性的编辑担当起选题策划的重任;让具有一定的文字驾驭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熟悉出版语言规范、逻辑规范等业务的编辑担当起书稿加工的重任;让具有市场营销学知识,了解市场动态,能开拓营销路径的编辑担当图书营销的重任。这样做可以让编辑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出版精品图书,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出版企业还可建立校对与编辑互换机制

鉴于新进出版企业的编辑人员在专业基础和编辑业务能力上有所欠缺,尚不能马上胜任编辑工作,可以安排其从校对做起,让其了解校对工作在出版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校对工作和编辑工作的关系,培养其耐心细致、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其耐得寂寞,甘于为人做嫁衣,“于己甚劳、为人则甚忠”的奉献精神;让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巧,熟悉书稿中的出错规律,培养对差错的敏感性,扩大知识面。新编辑还可从校对工作中熟悉法律规范和文字规范,逐步精通国家规定的标准,如量和单位的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标点符号的使用、物理量的正斜体、参考文献的引用、图表的要求、各级标题字号的正确处理等,为日后给书稿编辑加工打下扎实的基础。优秀的校对人员换位做编辑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书稿加工方面。校对人员经过从事一定时期的校对工作,形成了严格的把关意识,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考虑问题全面周到,工作中接触的书稿多且杂,从而知识面宽广。实际上,部分高水平的校对现在做的就是文字编辑的工作,他们的工作百分之百是在“校是非”,是在修改编辑加工中的遗漏或者作者与编辑可能出现的错误。这样的校对人员一旦转做编辑工作定会得心应手。当然,他们在选题策划、信息收集、营销宣传等方面还需多锻炼,才能成为全面的编辑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编校书稿图书
图书推荐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班里有个图书角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编校手册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