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德波 梁振湖
(河北省临西县人民医院,河北 临西 054900)
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对骨科围手术期气滞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祁德波 梁振湖
(河北省临西县人民医院,河北 临西 05490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对骨科围手术期气滞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评估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90例骨科围手术期气滞血瘀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治疗,1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能改善骨科围手术期气滞血瘀证患者血液黏滞状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围手术期 桃红四物汤 凝血指标 血液流变学
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率可达40%~60%[1]。术后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肺栓塞(PE)的栓子60.7%来源于DVT,骨科大手术后PE尤其多见[2]。本研究通过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对骨科围手术期气滞血瘀证患者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DVT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1)各种原因所致的髋、膝关节和脊柱手术;(2)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3)术前B超确诊无下肢DVT。2)排除标准:(1)凝血机制障碍、合并应激性溃疡、颅内出血者;(2)术前存在下肢静脉疾病或血栓者;3)严重挤压伤、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临西县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90例骨科围手术期气滞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DVT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开始应用下肢间歇式充气压迫系统,术后第1日开始给予阿斯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10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当归30 g,熟地黄15 g,白芍10 g,川芎8 g,桃仁9 g,红花6 g。肿胀、疼痛重者加牛膝12 g,苍术10 g;气虚、乏力明显者加黄芪15 g,丹参15 g;腹胀、便秘者加柴胡、厚朴各15 g。每日1剂,自动煎药机煎至400 mL,每次200 mL,术后第1日开始,口服,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1)凝血指标:记录术后第1日、7日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的数值。2)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记录术后第1日、7日全血黏度值(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黏附率的数值。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DVT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在术后7 d时PT、FIB及D-D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
表1 两组DVT患者凝血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DVT患者凝血指标比较(±s)
与同组术后1 d比较,*P<0.01;与对照组术后7 d比较,△P<0.01。下同。
组别 时间P T(s) A P T T(s) F I B(g / L) D -D(μ g / L)观察组 术后1 d(n = 4 5)术后7 d对照组 术后1 d 1 3 . 8 3 ± 0 . 6 7 3 4 . 8 5 ± 5 . 2 3 4 . 9 6 ± 0 . 7 3 1 2 4 5 . 8 2 ± 1 0 3 . 5 6 1 5 . 5 7 ± 0 . 9 1*△3 6 . 9 2 ± 5 . 4 1 4 . 4 6 ± 0 . 1 5*△3 8 6 . 2 6 ± 3 5 . 2 2*△1 3 . 6 4 ± 0 . 7 2 3 4 . 2 4 ± 5 . 1 2 4 . 9 5 ± 0 . 7 7 1 2 2 0 . 2 8 ± 1 1 0 . 8 6(n = 4 5)术后7 d 1 4 . 8 2 ± 0 . 7 6*3 5 . 2 9 ± 6 . 1 2 4 . 8 2 ± 0 . 2 9 4 5 0 . 6 4 ± 5 1 . 2 6*
2.2 两组DVT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3。观察在术后7 d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两组DVT患者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DVT患者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 时间全血黏度(m P a · s) 血浆黏度(m P a · s)高切 低切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观察组 术后1 d(n = 4 5) 术后7 d对照组 术后1 d 7 . 3 5 ± 0 . 6 2 9 . 2 6 ± 1 . 0 3 6 . 0 4 ± 0 . 2 5*△7 . 3 4 ± 1 . 4 2*△7 . 3 1 ± 0 . 5 6 9 . 5 6 ± 1 . 2 1 1 . 7 7 ± 0 . 1 5 5 5 . 8 1 ± 0 . 6 2 4 7 . 5 6 ± 1 1 . 2 5 1 . 4 0 ± 0 . 2 4*△4 1 . 3 8 ± 0 . 5 4*△2 7 . 6 6 ± 1 0 . 2 5*△1 . 8 0 ± 0 . 2 3 5 4 . 6 8 ± 0 . 3 6 4 6 . 9 2 ± 1 2 . 1 4(n = 4 5) 术后7 d 6 . 6 4 ± 0 . 4 2*8 . 3 3 ± 1 . 2 6*1 . 7 9 ± 0 . 2 6 4 8 . 6 2 ± 0 . 4 3*3 4 . 2 5 ± 1 1 . 3 5*
中医理论认为,骨科手术后筋骨经络受损,瘀血内阻,气滞血凝,瘀阻脉络。气滞则血行缓慢,湿热内生流注于血脉,致津液不化水湿生成;血瘀则血脉阻痹,气机运行不畅,营血回流受阻,久之血脉经络瘀阻,气血生化乏源产生“瘀血”“脉痹”等DVT症状。此期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阻[3]。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养血为则。
桃红四物汤出自清太医吴谦编修的 《医宗金鉴》,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6味中药构成,其功效以祛瘀为核心,辅以行气养血。方中桃仁味苦性甘平,可破血行瘀、通脉止痛;红花味辛性温,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二者均为强劲破血之品,力主活血化瘀。熟地黄味甘性温,可滋阴补血、补精益髓;当归味甘辛性温,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二者均为甘温补血之剂,起到益气补血的作用。白芍味苦性微寒,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功;川芎味辛性温,可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效。对肿胀、疼痛重者加牛膝、苍术健脾消湿、引血下行;气虚、乏力明显者加黄芪、丹参安神宁心、补气固表;腹胀、便秘者加柴胡、厚朴下气除满、和解表里。全方共奏化瘀生新之功效,可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通,对骨科围手术期的气滞血瘀证起到治疗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够影响血栓形成的多个中间环节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同时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桃红四物汤中的有效成分桃仁的水提取物、红花黄色素、当归多糖、川芎嗪和芍药苷等均可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抑制作用,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改善血液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从而发挥抗血栓、抗凝血作用[5-8],川芎嗪和熟地黄水提液可抑制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内皮素、一氧化碳和前列环素,稳定细胞膜,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8-9],当归多糖和地黄水提液可促进骨髓和脾的造血功能,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7,9]。本研究表明,口服桃红四物汤后7 d时患者的PT、FIB和D-D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说明桃红四物汤通过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在预防骨科术后DVT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术后单纯的抗凝治疗并不能有效地消除血栓,降低血栓后综合症的发生率[10],于骨科围手术期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下进行及时干预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桃红四物汤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浓、黏、聚”的状态,对防止DVT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徐国华,陈品英,田伟明,等.益气活血通脉汤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4):188-191.
[2] 程灏,智慧.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概述[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32(9):463-465.
[3] 赵利民.中西药物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2):4130-4136.
[4] 曾祥永,周锡国,裴太容.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防治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28-930.
[5] 颜永刚,雷雨莲,刘静,等.中药桃仁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9):2262-2264.
[6] 陈梦,赵丕文,孙艳玲,等.红花及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2,5(7):556-560.
[7] 夏泉,张平,李结平,等.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3):164-165.
[8] 郑思道,吴红金.川芎嗪保护血管内皮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7):1004-1007.
[9] 魏桂芳,刘雪萍,何希瑞.地黄药理与临床应用[J].陕西中医,2013,34(6):1073-1074.
[10]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611-614.
R274
A
1004-745X(2015)08-1485-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8.067
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