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参与 多元开拓

2015-01-05 00:12唐立馨王秦伟
出版广角 2014年24期
关键词:图书

唐立馨 王秦伟

在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下,依托行政管理部门先期从国家层面对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进行的全方位布局,我国新闻出版业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发展战略上明确定位,从版权贸易、数字出版、交流平台等多方面不断尝试适合自身实际的走出去之路。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文化贸易则是实施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

“2014年,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好机遇。”2014年初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司长张福海乐观地谈到。国内政策利好,国外市场繁荣,和张福海一样,业界对走出去取得更好成绩也充满信心。

2014年5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同志在出席中宣部举办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座谈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十八大以来,总局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大力推动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走出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一步,总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会议部署,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以内容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为契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做出新的成绩。

在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下,依托行政管理部门先期从国家层面对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进行的全方位布局,我国新闻出版业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发展战略上明确定位,从版权贸易、数字出版、交流平台等多方面不断尝试适合自身实际的走出去之路。

一、利好政策纷纷出台

“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发展政策。在此基础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实行三项“普惠”政策:在版权输出上实行普遍奖励制度,以调动民营企业和个体作者的积极性;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全方位向外国出版企业和译者开放,以调动外国出版企业和译者的积极性;延伸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的资助链条,调动海外渠道商销售中国图书的积极性。

有关人士介绍,实行版权输出普遍奖励制度,主要是为解决版权输出渠道不够充分的问题。“我们计划对已翻译出版,但未获得任何资金资助的版权输出项目进行普遍奖励,面向所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个体作者。”

而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全方位向外国出版企业和译者开放,则是在2013年试点运行基础上的全面扩展。此前,该工程的资助对象一直是国有出版企业。此举大大调动了外国业者、译者购买中国图书版权的积极性,仅在2013年,就有165个项目(涉及1120种图书)获得工程资助,另有56个项目(涉及82种图书)获得其子工程经典中国“作家版”的资助。

延伸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的资助链条,则直指海外营销渠道拓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计划通过把国外营销商纳入资助范畴,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以调动更多海外渠道商销售中国图书的积极性。“掌握渠道,才能让中国出版物真正打进国际主流社会,没渠道做什么都不容易”,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建伟说。目前,我国出版物实物出口已近1亿美元,提前实现了“十二五”预期目标。业者预测,该项目的改进实施,将会更加有效地推动出版物实物出口。

二、版权输出成果显著

“要在中国立足,必须能在国际立足;只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中国有竞争力。”伴随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和出版国际化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当前取得“版权输出引进比例、实物出口金额两项指标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呈现量升质提的良好局面”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工作成绩显著,具体表现为五个优化,即比例不断优化,贸易逆差大大缩小,从15:1缩小到1.7:1,发展迅速;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以前输出以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日本、韩国为主,如今对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版权输出比例显著增长;内容结构不断优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优秀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语种结构不断优化,多语种特别是小语种图书的版权输出不断增长;媒体形态结构不断优化,出现了一批通过数字版权海外输出带动纸质版权输出的大部头、专业性强的出版物。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学术出版机构,每年出版的图书近1万种,输出版权200种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陆续在莫斯科、纽约和东京等地设立了分公司。除版权贸易外,出版“走出去”还包括图书、报刊和音像等实物进出口、数字出版版权贸易、印刷服务以及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等。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版权输出从2003年的101项递增到2013年的740项,10年共输出2937项,为全国之首。其中,《于丹〈论语〉心得》签订了32个版权输出合同,涉及28个语种、34个版本,是中国传统价值观通过出版走向世界的典型案例。同时,中国集团还建设海外网点,促进“走出去”落地生根,已有海外机构31家,美国国际出版公司目前正在筹建。

不仅如此,2014年版权输出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即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逐步改变了国际出版业的面貌和格局,开辟了“走出去”的一片蓝海,成为许多传统出版机构“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三、深度参与国际书展

2014年7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和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莫蕴慧等一行对阿根廷出版界进行了正式访问,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出版集团下属出版单位对引进阿根廷、南美地区作家的名人专记、领袖专记和历史图书等非常感兴趣,目前双方已确立了多项合作协议。比如,不久前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就与阿根廷大陆出版社签订了一本反映中国当代历史的图书——《中国故事1949~2014》的西班牙版权。

第27届莫斯科国际书展于2014年9月3日至7日举办,共有63个国家参加此次展览,参展国数量创纪录。中方对本届书展非常重视。在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带领下,来自中国的20家出版单位参加了此次书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均带来了合作意向,共有84部图书拟向俄输出版权,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美术、旅游、建筑、童话以及语言学习等类别的图书。在本届书展上,中俄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首批成果——中俄联合首发式也成功举行。由俄方负责翻译的中国文库首批10部中国文学作品,即《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猫城记》等悉数亮相。

第33届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2014年11月11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图亚普展览中心落下帷幕,中国出版单位带来的汉语教材、中国文化图书和新疆维吾尔语图书等受到土耳其读者的热捧。来自中国的21家出版单位在此次书展上推出了650多种图书,包括汉语、英语、土耳其语、维吾尔语及阿拉伯语等多个语种,涉及政治、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教育及经济等领域。

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走过28年,举办了21届。目前,国内外参展商赴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有四个转变:一是由卖实物转变为卖版权;二是由向中国卖版权转变为向中国买版权;三是海外出版人参展的主要目的从与中国出版人交流转变为与全球出版人横向交流;四是参展的话题和关注点由纸质图书向数字出版转变。这些转变都表明北京图博会国际影响力在逐步提升和加强。

四、高端论坛频频举办

随着中国出版行业走出去持续走向深入,业界也以高涨的热情召开了一系列有深度的高端论坛,以下三场论坛以对中国出版行业的“走出去”之路的深入探讨、成果卓著而尤为引人瞩目。

2014年 8 月 13 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张元济讲堂举办高端学术出版论坛。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高管围绕论坛主题——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机遇、挑战和路径,深入分析了国际学术出版的新趋势,并总结各自在中国学术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阐述中外出版商走出去的新战略,特别注重走出去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提出鼓励和支持走出去的政策建议和路径选项。

其次,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2014年8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4)·国际学术出版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国际学术出版:资源与合作”。来自国内外出版行业的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加强中国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出版合作,让世界更多读者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下的改革与发展。

此外,在2014年9月1日,第12届北京国际图书节首场论坛——“中国出版走出去论坛”在中华世纪坛小剧场举办,论坛由中国出版研究院承办。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与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出版单位负责人通过主旨演讲的形式,就数字化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出版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传播中华文明,增加中国文化软实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走出去,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的一个坐标下定位我们的新闻出版走出去,创新我们的话语体系,打造融通国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张福海在“中国出版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的主题演讲中,客观分析了当下新闻出版业的走出去情况,他认为,要积极关注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边疆地区新闻出版走出去扶持工程等四个助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工程。要利用书展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助推中国出版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平台,积极参加国际书展活动,出版代表中国水平的精品力作,使走出去的影响最大化。”与会嘉宾表达了同样感受。

五、多元走出去成为共识

数字化时代,如何真正实现国际化,是所有产业面临的巨大课题。在文化产业领域,以图书产品立身的出版机构也紧随这一潮流,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举措,再到付诸实践,都有意识地开始深化国际合作,以出版项目为基础,拓展国际市场,向海外延伸产业链,意欲实现生产、销售、管理、融资、服务和人才国际化的转型。其国际合作项目也越来越专业高端,并且拓宽思路,实施多元化合作路径。

1.多元,首先表现为拓宽海外实体

安徽出版集团总裁、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非认为,出版企业必须由单一的版权输出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运营中,要由单纯的图书延伸到全方位的文化投资和拓展。同时,还可以在海外设立国际出版传媒集团,收购兼并当地企业,实现本地化经营。中国出版机构纷纷主动搭建外向型和自荐性平台,拓宽海外实体与虚拟渠道,加之前几年欧美经济形势不景气以及对中国巨大市场的渴求,欧美企业出现被收购的诉求,使得国内大量资本奔赴海外。收购国外企业对于国内传统出版机构积累国际并购经验、成为世界出版强企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地位的提升亦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福建新华发行集团于2014年接手了位于巴西圣保罗的全南美唯一一家大型中文书店,集团还将建设一个文化创意园区,走多元文化经营的路子。

2014年5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收购美国出版国际有限公司童书业务项目尘埃落定,这一重量级的事件也有望为该集团的国际化转型带来新的进展。相似的跨境并购是在2014年8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Images公司)。

从建设实体渠道来看,江苏省新图进出口公司的“江苏书坊”海外布局工程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工程与海外书业主流市场中拥有百家连锁书店的集团实行强强联合,利用对方的区域优势,在对方的实体店内设立“江苏书坊”,陈列销售江苏版出版物及其衍生产品等。同时,在江苏大中型书城也设立进口图书专柜,以达到互换销售渠道、互动文化服务贸易的目的,实现了“以出带进”“以进养出”“进出互补”的良性循环模式。

安徽新龙图公司已经通过多元走出去,成为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人均销售收入最大的单体公司。刘建伟说:“和多元经营结合起来,走出去才有造血功能。”2015年,该集团将继续发力,走出去搞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利用高科技,实现更大的多元化发展。

2.多元,还表现为培育翻译出版人才,打造国际明星作者

近两年来,国内出版机构逐渐深化国际合作项目,其程度不断加强、层次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扩大,并在翻译人才、国际出版人才的培育以及明星作者、品牌板块的打造等方面形成共识。

汉学家和翻译家难寻,导致我国近现代以来的优秀作品难以传播到西方主流社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于2014年8月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为主题举办首届中外翻译出版恳谈会,旨在寻找良策。此外,为打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言壁垒,中国出版集团与青岛市政府、LID公司签署战略协议,与北京语言大学、英国尹泰乐联合有限公司分别就联合培养翻译人才、版权代理等业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名校牵手,联合推进“中国近现代文化经典”翻译出版工作。除却人才培育,对已有的品牌作者,出版机构也更加注重其国际化形象,为其量身打造新的定位。

3.多元,也表现为抓实物出口,拓数字之路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走出去成绩中,实物出口支撑了中国出版集团走出去的半壁江山。集团所属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出版物进出口公司,实物出口每年均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数字出版开辟了走出去的一片蓝海。“数字出版促进了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无缝连接,与出版走出去紧密相关。”目前,中国出版集团已有驻港和海外机构31家,正在筹建的美国国际出版公司1家。其中,驻港机构4家,海外分公司6家,海外出版公司9家,海外发行公司和书店12家。

而虚拟渠道直通国际市场是行业趋势,近期借助虚拟渠道取得的成效同样颇为明显。

以科学出版社的《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两刊”为例,自2006年起,“两刊”英文版纸质和电子期刊利用施普林格的发布平台开展海外发行业务,迅速提升了国内英文版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除了期刊,许多国内出版机构也开始利用此类虚拟渠道。例如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和《中国近代通史》通过美国圣智学习集团的平台,实现了全球共享。安徽教育出版社全资控股的安徽教育网络出版有限公司也专门推出数字出版运营平台项目“时代e博”,其与圣智盖尔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尝试对接,借此延伸“时代e博”产业链,加强其在海外的认知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合作,将交大版的数百种精品科技专著投放到对方数字出版平台上,供科研人员下载使用。该社还将与国际出版商合作开发“东京审判庭审文献数据库”,这是“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共计8000万字以上,可以让全球读者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关于东京审判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全面信息。

中国出版集团也在数字出版出口上发力,推出多个重点项目,如国际数字资源交易与服务平台“易阅通”以及高端个人客户阅读平台“易阅客”。“易阅通”在国际上已与100多家出版商、集成商合作,聚合了170万种电子书、8000种数字期刊,面向国外4万多家图书馆等机构用户和几百万个人读者。另外,集团还通过在北京建按需印刷中心,以及与全球最大的按需印刷商英格拉姆合作,实现在全球的纸本直供。“易阅通”上线运营1年多,已实现销售额4.1亿元,其中出口数字产品9000万元。此外,中国出版集团还推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以“语言翻译”为核心的“云服务平台”——“译云”,通过语言翻译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建立了新的面向全球服务的“译云”在线即时翻译平台;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数据库和工具书在线平台,荟萃了100余种中外文精品工具书,涵盖20多个语种,有360余万条词目,3.5亿余字,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已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商业服务。

[作者单位:唐立馨,团结出版社;王秦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图书
无障碍图书联盟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图书
图书
图书
图书
最新出版图书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