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动态的,所以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是动态的,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有什么条件就办什么专业、什么专业成本低就办什么专业。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指出,河南将采取建立动态的专业设置调整机制、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产教融合力度等措施,使学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技能。
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动力,是用市场的力量让学生在市场实现自身价值。如果一个混日子的公务员、白领就不如一个优秀的车工、焊工挣得多,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转变对劳动者的态度。希望用市场的力量对应上层建筑的调整,使劳动变得更光荣。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这样表达自己对职业教育的期盼。
对口升学和单招计划都是经省教育考试院控制核定的,学校不能随意增减名额。目前社会对中职学校“升学名额少”的抱怨,我们也感到委屈。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明军指出,因为分给中职的指标很少、中职升高职比例较低,导致了中职学生升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从制度层面打通职教生从高中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架起人人皆可成才“立交桥”,打破个人发展的天花板。二是要全面深化改革。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改变歧视性政策。要深化办学方向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让职业教育发展更加“职业”、更有特色。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建议,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需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
工厂能生产一模一样的杯子,学校能吗?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职业教育非“制器”,而是育人。
天津职业大学校长董刚强调,教育就是全面育人,把学生变成他自己。除了教给孩子一技之长,重要的就是学校文化赋予他独特的东西。
农村家长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加上普通高中扩招,他们往往会随大流选择普高;城市家长要面子,认为孩子读职校,面子上挂不住。
安徽华夏旅游学校创办人王卫东指出,要把学生吸引过来读职校,最根本的是要重构家长、学生对职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