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农耕文明传承千年的国度,乡村是她的基石。在千年的时光中,乡村的形成与发展都和周围的环境与农事的节令相对应。房子如何建?秧苗何时插?聚会、嫁娶、民俗等都是以农事作为参照物的。
农事是植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农事为核心生发出来的乡村建筑风格、布局,以及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都是生长在泥土里的,与庄稼和气候有关。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哲学就是一部关于乡土的哲学,也是维系中国千年传承发展的基本。
乡土是民族的气脉,一个民族的乡村毁了,她的气脉也就断了。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功利和贪欲像癌细胞一样吞噬着乡村原本健康而快乐的躯体。人们终于发现,我们用来交换现代物质文明的,也许是更为珍贵的东西——身体健康的本钱,人类安身立命的文化,还有赖以生存的自然。
敬天惜物是中国乡村运转千年的哲学理念,很多乡村的文化都是在这样的思想模式中逐渐形成的。南方苗族侗族的木质吊脚楼和北方黄土高原的窑洞等,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于中国智慧的乡村建筑形式。而这种建筑形式是人类基于长期生活的实践总结而来,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我们被西方的发展经验所支配,用单一的经济尺度衡量乡村,将乡土文脉和自然环境的价值排斥于计算体系之外,简单地给许多乡村贴上‘贫穷、‘落后的标签,其结果是制造了另一种贫困——精神上感觉一无所有。人们关注物质扶贫的时候,却忽视了精神脱贫,由失落和迷惘引起的心理不平衡,也动摇了社会的道德基础和社会和谐。”这是一本叫做《乡村读本》中的一段话,深刻地揭示出当今社会对乡村发展的认识偏颇。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城市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正在日益影响着乡村人们的思维。如何拥有一套半悬在高空的楼房,如何将小汽车、空调、暖气成为村民的生活物质保障,已经成为许多乡村人向城市看齐的方向和指标。而这种做法不仅使乡村失去了过去因地制宜的本土零能耗建筑,而且使乡村的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
“农村原来做的建筑基本上是长出来的建筑,底下是生土,基本上没有能耗,更谈不到二氧化碳排放。现在全变了,乡村盖起了楼房,暖气和空调走进了乡村,而这样的乡村建筑碳的排放量是很高的。”一位从事中国低碳研究的学者说。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方案中,乡村通常是被忽略的领域。然而对于一个农业人口仍占多数的国家,乡村能否找到低碳发展之路,是实现低碳社会的关键所在。在目前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发挥中国乡村千年的农耕智慧成为走上经济转型、低碳发展之路的重要环节。
中国的希望在乡村。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动力在乡村。中国的乡村,是中国人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只有守住乡村这一低碳发展的底线,并从古老的农耕文明中寻找指导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核心,我们国家的绿色事业才能真正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