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唐
爱大清国,你也配?
山
唐
1862年5月,经法国公使哥士耆提醒,恭亲王奕訢产生了设立国旗的念头。
六年前,华船亚罗号“冒挂洋旗”,惹出大麻烦。按国际海上惯例,不挂国旗便不能参与国际贸易,甚至会被视同海盗,可大清国没国旗,中国商人只好注册申请外国国旗,亚罗号由此成了“洋船”,后因涉嫌不法,被广东水师扣押,英国借口清兵搜查时侮辱了英国国旗,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小小一面旗,关系如此巨大,奕訢自然要当个事办,可想来想去,也没搞明白什么能代表大清国,便提议用现成的“黄龙旗”,并飞书征求曾国藩意见。
在现代人眼中,龙是中国人的象征,我们是龙的后裔,但在古人看来,此说实在荒唐。龙是上古传说中的诸多神兽之一,皇帝出行要打109旗,前三位是风雨雷旗,龙旗只排第69位。宋之前,龙从未进入国家祀典,也没当过主神,它只是神仙的一种坐骑,最多算是“大奔”,早期皇帝均自称天子,绝不会说自己是龙子。元代以前,宰相也穿龙袍。
忽必烈为凸显皇家尊严,正式禁止民间使用龙纹,反而使其迅速普及。禁果总是格外香,真龙画不了,可以做高仿,到后来,麒麟、飞鱼、蟒、海马甚至斗牛图案,皆已龙化。作为特权的象征,龙的地位日高:隋代皇家专车上只雕饰两条龙,还在凤之下,占全部神兽数量的10%,可到了清朝,皇家专车上龙的纹饰达386条,占全部神兽数量的93%。
正是扭曲的制度文化,使龙一家独大,奕
爱大清国,你也配?訢的想象力因此被套牢,亦不足怪。曾国藩拿到奕訢的“国旗方案”,颇觉犹疑:把皇家象征下放给民间使用,这合适吗?但他毕竟老到,回信建议将“黄龙旗”斜着裁去一半,由长方形变成三角形,以免僭越之嫌。
曾国藩这番脑筋急转弯固然精彩,但依据的是官场奇葩逻辑,在实践中却行不通,直角三角形旗飘扬极难,国旗订单发给法国商人后,法国人直接改成了等腰三角形,好在大清国也没人去较这个真。
龙旗固然飘扬起来了,但样式各异,龙头该冲上还是该冲下,谁也说不清,龙的样子亦千奇百怪。直到几十年后,郭嵩焘才发现,按国际惯例,挂黄旗是船上有危重病人的信号,“禁舟人不得上下”。本想突出大清国的庄严,却搞成了国际玩笑。
但里子再亏,面子依然要撑住。每到大清皇帝生日(即万寿节),各驻外使馆必须按例挂“国旗”,当时大量华工来到美国,忍受着贫困、歧视与压榨,祖国意识油然而生,至晚自1888年起,旅美华人商会也挂“国旗”庆祝万寿节。华工们当然不知道,此举在大清国的土地上属大逆不道,升斗小民绝不敢尝试。
出了国才能打龙旗,不出国就不能打龙旗,这种颠倒的景象颇持续了一些年,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大清官员们觉得碍眼,干脆将“国旗”又改回长方形。这下,海外赤子们的三角形龙旗立刻就显得不正宗、不正统了。官员们的言外之意是:爱大清国,你也配?
直到1910年左右,大清朝才意识到,挂龙旗原来还有麻醉作用,还能让大家安心做顺民,转而走“开明路线”,每逢重大节日,“警察遍传内外城各铺户住户”,要求必须悬挂龙旗。这下苦了寻常人家,干脆雇人现画,便宜的只用“铜元四枚”,“乃于黄纸一幅上,涂一似蛇非蛇似龙非龙之怪物”。如此“新政”,怎可能不失败?果然没过多久,清朝的腐朽统治便告终结。
其实,龙也好,龙旗也好,都是想象出来的传统,是文化的建构物,固然能给心灵片刻的安慰,可深层问题不解决,靠这种小把戏,终归是混得过初一,混不过十五。
老北京有句刻毒的骂人话:“我可认识您,您每天第一个进西直门,身上还挂着龙旗呢。”乍一听,身份非常,其实不然。清代皇家御用玉泉山水,每天一早水车从西直门入城,走在前面的,虽然身挂龙旗,威风八面,可终究只是一头毛驴。
(卢正亮摘自《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