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凯敏 黄世涛
摘 要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水利职业院校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为了适应城镇化的发展,适应中央和地方对水利行业的发展战略,水利职业院校必须进行转型。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水利职业院校 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扩大内需作为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并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优先布局,应运而生的大规模城镇化建设使得我国发展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建设推动了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动力。而职业教育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保障。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因此,促进经济体制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必须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 切实推进水利职业院校的改革是适应城镇化建设和水利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4年1月,水利部印发《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面对新老水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对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面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利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的挑战,规划编制中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重在“补短板”,努力在提高水利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有新突破,在保障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新举措,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有新发展,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新贡献。会议强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突出把握好五个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决定大幅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上一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以远近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为典型代表。但自这些工程建设完毕以后,短时间内,很难再有超越其规模的工程出现。之前修建的水利工程目前大多也处于除险加固的年限,水利行业出现了由大规模建设向运行管理转型;由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向城市水利和农田水利转型的趋势。中央一号文件曾明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应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突出加强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保障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和城市水利也正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部署内容之一。因此,为适应城镇化建设和水利跨越式发展趋势,水利职业院校的改革势在必行。
2 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是促进城镇化建设、服务“三农”、加速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当前,中央和地方对基层水利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村税费大幅下降,加之粮食价格回升,广大农民觉得种田有利可图,因而舍得在水利上投劳投资,许多出外打工的农民纷纷回乡自发地投身于农田水利建设上来。作为水利大省,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鄂发〔2012〕21号),这是湖北省首次出台专门文件,全面规范、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坚强决心。自政策实施以来,在江汉平原和鄂北等湖北粮食主产区,以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主民营”为特点的小型水利建设显示蓬勃生机。荆州、荆门、孝感等市依靠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用水者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维修、管理。水稻主产区仙桃市、潜江市和宜昌市通过财政投入,吸引农民投入到“输水到田间”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支持农民开展“家门口”水利工程建设。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基层水利人才总量严重不足;职工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农民文化专业文化素质欠缺;大学生不愿深入农村等。而水利职业院校的主要授课群体为统招生,学生的自我定位较高,不愿下基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因此,水利职业教育要向基层、向一线转型,调整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对促进城镇化建设、服务“三农”、加速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在当下大环境下“适者生存”的必然选择。
3 水利职业院校在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的措施
3.1 科学定位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将职业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由“高端技能型人才”向“技术技能型”过渡,人才培养定位应明显区别于普通本科和技校。
3.2 明确目标
(1)充分利用我院在长江流域的地理优势和湖北省重点示范专业、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等特点,依托行业背景,积极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横向教育,实现相关行业基层人员再教育。
(2)搭乘“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班车,依托湖北省城镇化建设方针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田水利,向周边乡镇、农村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开办定点班、委培班。
(3)作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在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扶持下,我院水利工程系建成了湖北省一流实训大厅。为了充分实现“学岗交融”,推动“五个对接”,吸引企业走进学校,我们重点推行“质量检验与检测”服务,让先进的实训实验设备运转起来,充分发挥作用。endprint
3.3 多种渠道并行发展
作为湖北省高职院校中最早一批提出“水利职教集团”的学校和成员之一,搭建水利行业产教结合和校企融合的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强化项目引导,优化配置人力、智力、教育、科研、生产等资源,整合水利行业职业教育和技术服务的资源;在人才培养、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实现各成员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促进各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快各院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步伐,整体提高水利职业院校适应水利事业发展需求的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推进水利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等工作,以适应我国水利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3.4 张弛有度
如前所述,水利职业教育体系虽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需要直接对接,但它不能完全等同于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流水线。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传授的比例不同,不能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普通高等教育只能传授文化知识,职业教育只能传授技术技能。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但不能过分追求“量体裁衣”,否则容易陷入功利误区。
3.5 教师转型
职业教育的转型首先应从教师转型开始,职业学院的教师不仅要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扎实的实践经验。这是教师转型的必然趋势,而这样的转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实现。但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需求等不及教师一步步转型,不得不使我们想办法走捷径,那就是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技术人员进校指导,建立厂中校、校中厂。旨在实现高职专业建设的“五个对接”、“十个衔接”和“系统培养”。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学校合作能力不强、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政府指导引力不够等,致使“校企合作”徒有虚名。
MOOC模式的提出可以较好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大规模在线教育,利用新型的远程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很快捷地解决水利行业资源不均衡、企业进入学校成本高、校企共同研发基础不对等的问题。按照MOOC的发展趋势和势头,几年后,可能会出现只有少数老师在讲课,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借助于在线教育的方式传授知识,那么剩下绝大多数的老师在干什么呢?老师会不会失业?结论是:职业院校不改革不行,专业教师不转型不行。其实,教师转型也不是无机可循,因为在线教育的课程只是远程的上,但是后面的辅导,组织学生讨论的技巧和能力,还是要借助老师来实现。 因此,教师转型不仅要跟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还应与现阶段高科技教学手段相适应。
4 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来实现,这些人才的培养渠道主要是职业教育,这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机遇,要求职业院校重新进行科学定位,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职业教育的改革意义在于提升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以促进区域产业质量乃至综合国力的提高;职业教育的改革的手段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以提升人口红利水平,实现经济复兴的“中国梦”。
科研项目: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3B314);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水利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申报(项目编号:2013B312)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讲话,2014-02-26.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3] 水利部印发.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01-24..
[4] 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鄂发〔2012〕21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