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传真

2015-01-04 11:36
发明与创新 2015年45期

海外传真

传感器像素尺寸破极限仅50纳米

近日,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教授宋金会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出像素尺寸仅为50纳米的新型图像传感器,大幅度打破了当前数字图像传感器像素尺寸为1000纳米的极限。

利用智能手机追踪心率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团队正在开发一个被称为“BioPhone”的项目,这项研究通过智能手机的加速器传感器来获取生物信号。在他们的研究中,当用户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时,运动传感器就会获取使用者的心跳和呼吸速率。

具有多孔结构的液体材料问世

液体里也能“打孔”筑“蜂巢”?一个国际小组合成了世界首种具有永久性多孔结构的液体材料。这种液体对气体具有极强的吸纳和溶解能力,有望提升目前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效率,并在碳捕获等场景中获得应用。此前,几乎所有的多孔材料都为固体,而这种新材料具备了多孔固体材料的特性,更兼有液体的流动性与动力学特点。

基于原子的新型防伪标识将无法复制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新一代纳米材料,开发出一种基于原子的新型防伪方法。它使用原子尺度的缺陷进行防伪,能被纳入任何材料中,产生的防伪标识独一无二,百分之百安全,可让任何产品都拥有无法复制、确保安全的唯一标识。

激光瞬间加热材料温度超过太阳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用高能激光加热材料,以求能最终产生聚变能量。最近,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一种新的加热机制,通过高能激光产生无对撞静电冲击波,能在20飞秒内把小块固体材料加热到千电子伏特(千万度)级别,比太阳中心温度还高。

日本开发出新型柴油机废气过滤器

日本松下节能系统公司使用新型触媒,开发出一款柴油机废气净化用触媒过滤器。这是一种在柴油机废气处理零件DPF(柴油颗粒过滤器)上带有触媒涂层的过滤器,主要功能是去除柴油机废气中所含有的粒子状物质,借助触媒净化DPF中的废气并清洁DPF。

美无人机可长期留空不落地

美国马萨诸塞州丹佛斯的无人机公司CyPhy Works开发出一种六轴不间断空中侦察通信系统,在升空后几乎不需要落地,而为此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飞行高度及距离上的限制。这一新技术试图解决的是当今无人机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续航时间问题。

系外星系也有极端天气

英国华威大学科学家日前公布了关于系外行星的一个重大发现:行星HD 189733b上刮出了时速5400英里的飓风,这意味着不仅太阳系内的行星上存在极端天气现象,系外行星上也有。这场巨大的旋风位于该星球的赤道附近,风速已接近地球上风速的20倍,相当于音速的7倍。

常温常压下首次实现用激光制冷液体

总是用于加热的激光,在常温常压下竟然能给水或其他液体制冷。这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成功用红外激光将水冷却到2.2℃,实现了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

首款量产40纳米北斗导航芯片问世

由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国首款量产40纳米高精度北斗导航应用芯片“启梦”于11月11日问世。该芯片将在车船载导航定位监控、可穿戴物联网、便携式手持设备、精密授时以及面向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的IP授权等市场领域广泛应用。据介绍,启梦芯片是国内首款采用40纳米工艺量产的支持北斗/GPS/GLONASS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

我国1.5亿像素传感器研发成功

长久以来,我国用于高端光学成像的核心元器件一直受制于人。然而,在11月16日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展出了世界上像素分辨率最高、靶面最大的CMOS传感器GMAX3005,以1.5亿像素的超高分辨率,打破了我国不具备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CMOS图像传感器研发能力的窘境。

我国将建全球最大蓝宝石生产基地

中国钢研旗下新冶高科技集团日前在京启动“蓝宝石产业化项目”,宣布进入国内蓝宝石领域,并表示未来三年内,以新冶集团、国宏华业投资公司为主题的投资团队将在国内投资70亿元人民币建立蓝宝石长晶及深加工产业,打造全球最大的蓝宝石晶体生长和深加工基地。该项目将率先在国内生产85公斤级大规格蓝宝石晶体,推动我国蓝宝石长晶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快舟十一号”有望2016年首飞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11月5日对外宣布,我国“快舟家族”的新成员——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研制进展顺利,已进入初样阶段,计划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进行首飞。“快舟十一号”将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商业发射服务,目前航天科工集团正在征集首飞载荷。

首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海试成功

我国首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彩虹鱼”号,近日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级海试,这标志着中国人探秘“万米深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中国造出高性能载人离心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的高性能载人离心机近日宣告研制完成。该设备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在地面逼真模拟出高性能战斗机各种机动动作,使飞行员体验高性能战机高机动、高过载的大型训练装备,是战机飞行员选拨、训练和防护研究的必需装备。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能研制。

陶瓷新品种“东窑·浦东陶瓷”问世

我国陶瓷新品种“东窑·浦东陶瓷”日前在上海问世。这是陶瓷大师梅国建继攻克“唐代花釉瓷复仿制作技术研究”项目后的又一力作。该新品瓷种新、釉色新、器型新,制作理念既师承传统,又融汇现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艺术风格,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南北窑垄断格局。

“科学”号初步建成热带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

11月15日,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5年热带西太平洋主流系和暖池综合考察航次后,返回青岛母港。该航次开创了单一科考航次布放、回收深海潜标套数和观测设备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并在热带西太平洋初步建成潜标观测网。

首台大型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安装完成

我国首台大型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近日在中国科大完成安装调试并进入常态化运行。该装置主机总体直径8米,磁场可达7000高斯,等离子体电流达1兆安培,电子温度达600万度,放电时间达100毫秒。

可见光实时通信系统将当前最高通信速率提升5倍

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教授于弘毅带领的课题组,在国家首个可见光863计划项目“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将可见光实时通信速率提高至50Gbps,是当前国际最高通信速率的5倍,相当于0.2秒完成一部高清电影的下载。该成果已通过工信部电信传输研究所组织的测试认证。

清华研发出首个人工神经突触

让电脑像人类大脑一样学习和记忆是一个令科研人员望而却步的挑战。因为人类的大脑拥有850亿个神经元和数万亿个神经突触,而且这些神经突触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随着时间变化自我调整,变得更强或更弱。不过,近期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个可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突触可塑性的人工神经突触。这让人类距真正的人工智能又近了一步。

乙烯信号“开关”找到

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红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植物激素乙烯信号转导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了由EIN2蛋白调控的新的乙烯信号转导机制。应用该成果,可人为控制乙烯信号“开关”,让植物抵御各种环境因素的胁迫,或延迟果实的成熟和农作物的衰老,为农业生产实践服务。

国际首张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成功构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功构建裙带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将为我国重要创汇水产品裙带菜的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遗传学研究工具。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BMC基因组学》上。

安吉地层剖面记录远古海绵生物演化

11月15日至17日,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20多名专家到浙江安吉进行分析研究和野外现场考察后认为,安吉县杭垓镇山岗上、缫舍村和竹坞口属奥陶统赫南特阶下扬子区标准剖面。剖面揭示了4.44亿年前较深水相的底栖生物群落面貌,其中丰富的海绵生物群为研究海绵生物演化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也为该阶段该时期的冰期事件和生物大灭绝事件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标尺,是我国的立典参照剖面。

曹妃甸港迎来40万吨级货轮

11月15日,目前全球最大型矿船40万吨级的“BERGE EVEREST”轮,在河北省海事局曹妃甸海事处多项安全措施保障下,稳稳地靠泊在曹妃甸港矿石三期5号泊位。该船长360.97米,宽65米,为巴西淡水河谷旗下专营铁矿石运输的VALEMAX船队中的一员。这也是该等级船舶首次进入渤海湾,渤海内最大码头等级从30万吨提升至40万吨。

科技部与湖南省启动新一轮会商

11月14日,科技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沙举行部省工作会商会议,在近十年部省合作基础上,双方全面启动新一轮部省会商合作,签署《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2015—2020年)》。

本次会商主要涉及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完善、湖南制造强省建设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构建、湖南“一带一路”战略下开放创新合作新局面开创和湖南生态省建设推进等六方面内容。双方成立了部省合作委员会,科技部部长和湖南省省长共同担任主任,共同确定重大合作事项及其实施方案。(湖南省科技厅新闻中心供稿)

“天河二号”获全球超算六连冠

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11月16日在美国公布,中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第六度称雄。据国际TOP500组织当天发布的榜单,第一名“天河二号”的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33.86千万亿次,第二名美国“泰坦”的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7.59千万亿次。第三名至第五名依次为美国“红杉”、日本“京”和美国“米拉”超级计算机。(据新华社)

国产铁路大直径盾构机下线

国产铁路大直径盾构机11月14日在长沙顺利下线,这一装备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它的成功下线填补了我国铁路隧道施工关键设备——大直径盾构机自主研制的空白,标志着国产大直径全断面掘进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突破。(据科技日报)

全国规模最大的纯电动卡车项目落户长沙

11月11日,福田汽车集团纯电动卡车与环境装备产业园在长沙开工,雷萨环卫装备系列产品随之发布,纯电动卡车欧马可全系产品集中亮相。该产业园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纯电动卡车项目。

国防科大汤俊获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大奖

11月9日,拥有168年历史的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在伦敦将该会航空航天领域最高奖——威廉史密斯科学奖,颁给了国防科大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27岁的博士生汤俊,以表彰他在研究改进空中防撞系统(TCAS)上作出的重要贡献。这是该奖项设立30多年来,中国学者首次获此殊荣,汤俊也是迄今为止该奖最年轻的获奖者。(据光明日报)

湖南双季稻绿色增产模式示范成功

日前,湖南省农委组织专家,对醴陵、赫山的双季稻绿色增产模式示范进行验收。专家测产,赫山、醴陵示范片种植晚稻H优518,亩产分别达656公斤、645公斤。两个示范片早稻测产均过600公斤,在全国率先实现“双超”、“双机插”、“双过600公斤”。(据湖南日报)

平江科技助推云母产业转型升级

云母是平江县的优势传统产业,据调查统计,全国云母纸年产量约为4万吨,而平江县占2万多吨,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今年,平江县为推动该产业的发展,组织科技、工业、发改委等部门对云母产业进行了多次调研,制定出台《平江县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培育六年行动(2015-2020)的实施意见》、《平江县支持云母绝缘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办法》。(平江县科技局供稿)

湖南首辆电动方程式赛车发布

不久前,湖南省第一辆纯电动方程式赛车在中南大学发布。这款赛车由中南大学方程式赛车队经历十个月的时间试制而成,最快时速可达130km。(中南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