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创新本质
▲图/Pixabay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可能随便扔块石头都能砸中一个创业者。在这波“创业热”中,有些创业者甚至连具体计划和目标都没有,就加入了创业大军,觉得只要“顺势而为”,就有机会成功。创业真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
当然不是,创业最本质的问题是创新,它对创业企业是一种“刚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寻找创新机会、管理创新过程,是每一位有成就的企业家和管理者的核心工作。
但创新不仅仅是灵光一现的“抖机灵”,也不只是开发了一种新的产品和服务,更不仅是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那么,创新到底是什么?
创新,是付出,是改变,是成本,也是风险。社会每天都在变化,人们的思维与需求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如何在瞬息万变中挖掘商机,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企业而言是一种考验。
1992年,世界正在发生巨变,环境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丰田汽车洞悉到这一社会变革,于1993年成立了面向未来的G21项目组,围绕环境和能源悄然开始了面向21世纪汽车的创新。可见,在创新面前,大企业首先是对所处时代做出预见性的思考和判断,进而展开提前布局。
企业的创新行为对消费者又意味着什么?这个环节不想清楚,还是无人为创新买单。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使是21世纪的汽车,也绝不会在使用便利性上进行妥协,那不是创新的本质。丰田判断全新的节能环保车要想普及,必须保证和普通汽车一样方便,而纯电动汽车一直面临充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的问题,毕竟消费者已习惯在加油站快捷地解决续航问题,不可能去改变使用习惯。
最终,丰田汽车将目光聚焦到了混合动力技术上。如今,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全球销量突破800万辆,成为节能环保车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用事实验证了这一创新的成功。
丰田新能源创新战略选择的历程给今天的创业公司带来很多启示,最艰难的不是创新本身,而是创新方向的选择。因为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与时代的发展合拍,不是所有的创新都对用户有价值,不是所有的创新目标企业都有能力真正落实,这都需要用科学的思维体系去把握时代和人性,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面临着各种挑战,文化意义上的挑战最为深刻。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明天的商业竞争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挑战,还不如说是文化上的挑战。”应对未来挑战,企业须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优秀的思想文化、技术文化、管理文化、质量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等文化运行机制,在全面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同时,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2015年5月13日,谷歌公司展示其研发的新型无人驾驶汽车的原型车。(图/新华社)
在最能代表创新精神的互联网领域,早期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和谷歌几乎同时起步,甚至个别中国同类企业与谷歌在早期技术上差别不大,但是在当时所处的商业环境下,中国企业创业之初有更明确的商业预期,尤其上市之后迫于资本市场压力,盈利动机更是直接。
而谷歌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等当时还是没有走出校门的研究生,因此谷歌创业之初就少了一些商业考量,多了一些理想主义。这是一种微妙但极其重要的差异,谷歌也因此具备一家伟大公司的基因,谷歌“不作恶”的价值观和“整合全球信息”的使命感,让它能够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并在战略和视野上有了天然的、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高度。
再回到丰田的创新故事,对于丰田新能源战略选择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丰田的创新哲学:面对挑战,不是做能做的事,而是做该做的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超越商业竞争的人文情怀,是一种对商业伦理的敬畏和尊重。这些理念,从丰田成立伊始直至今日不断传承,形成了丰田企业文化之源,驱动着企业的创新历程。
安卓生态、机器人、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时间机器……如今的谷歌还是你理解的那个谷歌吗?谷歌早已不仅仅是搜索,而在持续的创新中不断引领信息技术的未来。评论人士认为,谷歌之所以可以做到持续的创新,在于它把创新文化与创新机制做到了有效的结合。
成功企业在创新方面总能不谋而合,著名的“丰田纲领”中提到的“致力于研究与创造,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无论是已经实现普及的混合动力车还是全球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丰田都给予了开发团队超出经营范畴的研发权限,正是在这样的创新激励下,丰田在节能环保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当下很多创业公司,虽然也都会说自己是一个鼓励创新的团队,但却缺乏创新机制保障。创新方向多是创始人的一言堂,员工可能也有创新想法,但要么没有机会说出来,要么说出来后在PK中被扔进垃圾桶。长此以往,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后劲不足,不能为未来做好打算。
可见,创新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体系化思考和行动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对时代与人性的思考、创业团队的价值观与使命感,以及创新文化和创新机制的结合。很多大企业的创新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创业公司可以在辩证的借鉴中获得启发,去解决自身的创新问题。(据《江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