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冬 李冬梅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实质是经济要素在空间重新配置的过程。所谓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在本乡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和到本乡镇以外的城镇就业。
表1 2003-2013年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总体规模情况 (单位:万人)
2003年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959万人,2013年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336万人,外出劳动力总数为318.7万人,占河北省劳动力总数的9.6%。从农村劳动力总体规模情况看,2003年到2013年,河北省外出劳动力从2003年的139.9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318.7万人;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人员减少了263万人。
上图反映了最近11年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总体规模情况,其中,农村劳动力总数不断增加,乡村就业人员总数增加,从三次产业就业状况看,2003-2013年,河北省外出劳动力从2003年的139余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318.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多。
就地转移应重视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内部的转移。广义的农业包括传统的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一般情况下,从事林、牧、渔业的劳动回报要高于传统的种植业。在当地形成规模化经营,组织大批农村人员就业,减少本地就业难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内部转移的规模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要求,因此转移的主要途径还是要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既包括了向当地农村的二、三产业转移,也包括了以劳务输出为代表的向异地的二、三产业转移。
单纯的“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模式或是单纯的外出打工或劳务输出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在河北省也可以实行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的方法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现如今,农户家庭主要由核心家庭组成,每户1名劳动力,少数家庭有2名劳动力,无法脱离家庭外出工作;二是非劳动人数较多,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劳动力,父母孩子需要照顾。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的阻碍。很多市区下的县、镇、村等仍然比较落后,思想比较保守,认为当地人就应该留在本村建设自己的家乡,地区之间更是设定了比较陈旧的制度。
大多数农户文化素质不高,对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理论的误解也是造成劳动力滞留,无法就业的原因。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外出就业人群的渠道以亲友介绍和自行寻找为主,占78.8%。尽管河北省各城市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和管理,但受到地域、血缘等因素影响,农民工外出务工基本处于自发状态,习惯于靠亲戚朋友来提供转移就业信息。这种自发状态使得劳动力转移零星分散,制约了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再加上转移的无序性,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农户距离县城距离远近、对外交通状况便利与否等都会影响到农户就业转移的决定。一个村庄距离市区越远,它的交通也就不发达,来往的人群就会少,思想与技术的传播比较落后,不能与时俱进,整体设施与各方面环境就会很差,人们的意识比较淡薄,劳动力外出转移机会很少,社会经济效益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不发达,乡村工业发展出现停滞。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不健全,不利于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不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对劳动力市场的走向进行把握,可能会降低政策的合理性和政府部门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产生不利影响。
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包括有形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化服务系统两部分。两个市场是农村劳动力获得外出务工信息的主要途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不完善,不利于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不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对劳动力市场的走向进行把握,可能会降低政策的合理性和政府部门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当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杜绝就业歧视,允许劳动者在不同地区、行业、部门之间合理、自由、公平地就业。同时,应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建立适应当地实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后顾之忧,让农民放心外出就业,从而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
有一种物品,它的个头儿不大,却有着大大的容量。它是你亲密无间的小伙伴,每天“趴”在你的背上,默默地陪你成长。它就是书包。
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政府应实施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各种扶持举措,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各地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公共财政优先向吸纳就业效果突出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倾斜,从而可以缓解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率低的问题。同时政府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帮助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搭建创业平台,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加强创业培训,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专项资金支持、降低准入门槛等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建立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使他们成为振兴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和城镇发展的助推器。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拓展接纳空间范围,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同时,引导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中心城镇,逐步稳妥地实现农村城镇化。在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这样既能发展农村经济,又可避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给城镇带来的各种压力。另外,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收更多农村劳动者就业。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工业化致力于创造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劳动力并增加收入,城镇化致力于扩大总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转移更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河北省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市县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就业机会差别较大,省会及沿海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附作用较大。河北省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渠道。此外,发挥小城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劳动力学历层次较低,科学知识掌握不系统,这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向中高端职业转移的重要瓶颈,而长期从事低端职业也造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持续转移的动力不足。因此,政府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持续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资,优先发展基础教育,进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同时应加强对农民工进行科技、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民工进行专业教育,让农民工有一技之长。由此做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让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有更大的余地。
大力发展、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服务体系专业化、制度化;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以适应工业化和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的权利,使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参考资料
1.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
3.刘锐,吕臻.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J].农村经济,2012(12).
4.刘斌,张振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
5.陈晓华,张红宇.建立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9.
6.王明义.河南“三民”问题高层论坛[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5.
7.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2.
9.金彦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D].博士论文,1997.
10.陈晓华,张红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7.
11.刘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分析[J].经济师,2013(8).
12.《河北省统计年鉴》,2013.
13.黄宁阳.中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2.
14.邓成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山.改革与战略.2014(4).
15.丁静.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山.安徽农业科学,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