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兆岗
应对东北季风
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只有海军的A-6攻击机和空军的B-52轰炸机两种全天候的作战飞机的情况下, 1965年~1968年旨在空袭越南北方的滚雷行动,受天气制约严重。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华盛顿对B-52的轰炸区域做了限制,不准其空袭非军事区附近的目标。A-6攻击机数量极其有限,所以只能靠F-105和其它战术飞机执行空袭任务。在季风期间,这些飞机一个月只有4~5天可以攻击河内周围的目标。
1966年,美国空军对战略空军司令部的轰炸指挥雷达系统进行改建,解决了在季风阶段空袭越南北方的问题。改建的系统被称为MSQ-77,用于引导空中作战飞机的投弹地点与时间。其移动型TSQ-81,代号“布罗莫”。美国空军开始寻觅一处宝地,既可以毫无障碍地侦察河内核心地带,而被侦察的区域还得在MSQ-77雷达的有效作用范围——282千米之内。
普雷山(Phou Pha Thi)——位于河内以西257千米老挝境内的一座山脉进入了美军视野。普雷山山脉距离北越边境约24千米,距离巴特寮首府桑怒市不到49千米。不过,在该山脉中被选址的利马85号站处于老挝领土中越南人民军和巴特寮武装力量最强大的地区。
1966年7月,选址。8月,即陆续将塔康(战术空中导航系统)设备运抵普雷山。10月初,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美国空军的敦促下,美国航路与与航空通讯联络处(AACS)隶属的第1移动通讯大队72-66小队开始安装TSQ-81雷达。在泰国乌董空军基地将雷达进行分解,装入集装箱,用CH-47直升机运到普雷山。雷达的大部件由直升机运到山顶,小的部分则由骡子驼到山顶。1967年9月,利马85号站建筑物竣工,设备全部安装完毕。
平民保障轰炸
美国于1962年签署的《日内瓦协议》规定:老挝是中立国,外国军队不得驻扎老挝。美国驻老挝大使威廉·H·沙利文对在老挝安装用于轰炸的雷达一事持谨慎态度,坚决反对派遣美国作战部队防守雷达站。如果在普雷山山脉建有一个TSQ-81系统,只能由老挝苗族武装来防守。雷达站一旦遭遇威胁,美国空军会对来犯者实施空中打击。如果雷达站保不住了,站内的工作人员可以得到空中救援。
老挝总理梭发那·富马有条件地同意了沙利文的要求。在双方达成一致后,沙利文向华盛顿报告说,“我向他(梭发那)保证:去除装备上所有美国空军的标志;允许在危急的情况下,立即引爆附着在雷达站的爆炸装置;雷达站全体工作人员伪装成平民。”
1967年9月,精心挑选出来的美国空军4名军官和44名现役军人被送往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他们离开了美国空军,受雇于洛克希德飞机服务公司。由于利马85号雷达站塔康系统的代号为“重绿”,这个团队因此而被称为重绿行动组。
重绿行动组被部署到泰国乌董空军基地,在美国航空专用场地的两间匡西特活动房屋中建了办事处。在乌董基地周围,团队人员穿美国空军制服,佩戴军方编号。说起来真是讽刺,这军装只是用来掩护身份,他们已不是军人,与军方没有关系。重绿行动组的工程师们乘直升飞机去利马85号站执行任务,两周轮换一次。在老挝他们穿平民服装,佩戴洛克希德公司的编号。
1967年~1968年的东北季风特别猛烈。从1967年11月1日投入使用到1968年3月10日被攻陷的前夜,利马85号站共运行了18周。在此期间,美国空军空袭越南北方的行动有23%依靠利马85号站完成。
坚守到最后一刻
美军各军种都对重绿行动感兴趣,但是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这个项目。美国空军使用利马85号站,支援西贡美国空军第7军的轰炸任务。然而,沙利文具有美国在老挝所有行动的最终决定权。但是雷达站日常的安全则交由老挝苗族武装和泰国边境巡逻警察空中支援队把守。王宝将军麾下的这支由中央情报局训练出来的老挝苗族武装,既使用美国提供的最新式装备,也使用原始的十字弓和燧发火枪。通向雷达站的道路布满了地雷和铁丝网。利马85号站对美国空军的军事价值不允许它存在风险。
不光有人为严密的防守,利马85号站还有天然的屏障。多岩石的斜坡从普雷山山脉的底部延伸到半山腰呈45~60度角,通向山顶的部分更陡峭,有的地方甚至呈85~90度。没有人认为越南人民军和巴特寮能够接近雷达站。
利马85号站的轰炸指挥雷达系统于1967年11月1日投入使用,可是仅安稳平静了一个月。1967年12月15日,中央情报局带领的苗族侦察巡逻队发现几个营的越南人民军和巴特寮部队向老挝皇家政府军的据点移动。12月16日,2个巴特寮连攻占了距利马85号站仅12千米的一个据点,不久被夺回。1968年1月14日,越南人民军4个营攻占了一个由苗族武装把守的据点。
期间,利马85号站引导在泰国和南越空军基地的F-4、F-105、A-1战机对出现在普雷山附近的越南人民军和巴特寮部队进行空中打击,A-26入侵者飞机还在夜间空袭6号和19号公路沿线的目标。
1968年1月12日下午1点,2架俄制安-2双翼飞机3次飞过普雷山最高峰,投下了改制过的120毫米重迫击炮炮弹并发射机翼吊舱中的57毫米火箭试图摧毁雷达站。这是摧毁这座雷达站的第一轮行动。这次攻击行动也是在整个越战期间,越南人民军空军为数不多的几次空袭行动。
1968年1月30日晚,普雷山山脉南边遭受了30分钟的迫击炮攻击。到1968年2月,越南人民军部队和巴特寮武装频繁出现在普雷山方圆约12千米的地方。1968年2月18日,老挝苗族武装在雷达站东南8千米处消灭了越南人民军的一支炮兵测量队。1968年2月底,中央情报局说,不能确保那些曾经的美国大兵3月10日以后在普雷山山脉的安全。沙利文向美国空军发电报警告说雷达站可能再也保不住了。
但是,美国空军不想放弃这个雷达站。1968年3月5日,美国空军第7军给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官员的信息中说,“在目前恶劣天气状况下,想要维持对北越的空袭,利马85号站一定得坚持到被攻陷前的最后一刻。不过,原始计划中提到的相关人员的安全,是不能得到保证的。”
直到那时,在普雷山的重绿小组的工作人员还没有佩戴武装。1968年3月,美国驻万象大使馆批准向他们发放M-16自动步枪。可惜,这些工程师们在大进攻来临前还不会使用M-16。
利马85号站的陷落
美国空军并不知道,越南人民军还制定了特工计划。第41特工营一个排的33名士兵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攀岩、丛林山地作战等特种训练。1967年底,该特工营多次攀登普雷山,对利马85号雷达站的位置以及雷达站人员的撤退路线进行精确定位。
为了夺取利马85号雷达站,这些越南特工装备了3支中国制的54式手枪、23支AK-47突击步枪、4支7.62毫米卡宾枪、3支RPG-7火箭推进榴弹发射器。每支AK-47配200发子弹,每支RPG-7火箭推进榴弹发射器配6枚火箭。
1968年3月9日,普雷山的利马85号雷达站被越南人民军第766团和1个巴特寮营包围,参加围困的兵力有3 000多人。
3月10日下午6点,迫击炮弹、炮弹和火箭弹落了下来。越南人民军和巴特寮武装向普雷山的北面和东面射击。晚上7点45分,雷达站的生活区和一个防御枪位被摧毁。战斗此时还是在普雷山山下进行。
当晚,19个美国人在利马85号执勤,其中16人是重绿工作人员。雷达技师分为两组,其中布兰顿小组在TSQ-81的雷达车上执勤,指导A-26攻击机群和F-4战斗机群整个晚上不断打击进攻者。斯利兹小组被送去休息,准备轮换执勤。因为住处易受炮击,他们决定带上睡袋、武器和救生电台在山边过夜。利用C-130飞机的货物网临时做成的绳梯,他们下到住处下方6米的一个小悬崖处,悬崖上方有部分岩石可以为他们提供庇护。
午夜前,33名越南人民军工兵开始在山脉的西边攀登,到了山顶,隐藏在雷达站建筑群和一个泰国哨所之间。次日凌晨3点,开始向塔康设施运动。3月11日凌晨4点,第1、2小组夺取了通讯站,并发射榴弹,摧毁了塔康系统的发电机。
此时,越南人民军工兵终于发现了斯利兹他们的藏身之处,用自动武器向他们扫射,并向他们投掷手榴弹。在边缘上的几个美国人被打死,斯利兹和约翰·丹尼尔受了伤。不过英勇的首席军士长理查德·L·伊奇伯格用M-16自动步枪打得那些越南人民军第3小组的工兵走投无路。
凌晨5点15分,沙利文决定在两小时内撤走利马85号站的全部人员。凌晨6点,苗族武装利马85号站的通讯中心发动反攻,失败。6点35分,越南特工完全控制了塔康系统。7点前美国航空和美国空军的救援直升机待命,准备营救,但是直升机遭到了来自山顶的火力袭击。直升机到达前,一个A-1E“天袭者”机群飞过雷达站掠过越南人民军部队的上空进行扫射。
7点35分,来自隆腾的休伊直升机率先到达。直升机驾驶员认出在悬崖上的人,靠了过去,飞行工程师用绳索带走了这些幸存者。伊奇伯格帮助斯利兹和丹尼尔登上了直升机,最后他才和另外一个人攀上了绳索。可是他刚登上直升机,就被地面射来的子弹打中,阵亡。
8点20分,一架美国航空的直升机带出了泰国军人和受伤的老挝苗族士兵。8点46分,一架美国空军的MH-53“超级快乐绿巨人”直升机带出了更多的老挝苗族伤兵。美国航空的直升机救出了斯彭斯和霍夫曼。另一架直升机救出了斯塔林。
雷达站周围的老挝苗族武装防守者坚守通向山顶的小路,一直坚持到7点半。但越南人民军和巴特寮部队太强大,普雷山很快就陷落了。在这次猛烈进攻中,没有人去引爆安装在雷达站的爆炸装置。
沙利文会见梭发那·富马,告诉他:利马85号站还没有被摧毁,美国空军正在向利马85号站投凝固汽油弹。沙利文说,“他要求我迅速摧毁尽可能多的物证。” 3月12日至18日,美国空军第555战术飞行中队的F-4战斗机对利马85号站实施了95次空袭。3月19日,1架A-1战斗轰炸机终于摧毁了利马85号站的全部建筑物。
老挝没有再安装TSQ-81雷达。1968年3月31日,美国总统约翰逊宣布部分停止轰炸北越,11月1日,宣布完全停止轰炸北越。再也不需要雷达引导轰炸北越了。
2003年,总部位于夏威夷希卡姆空军基地的战俘及战争失踪人员联合计算指挥部在普雷山进行调查。在当年参加进攻的两名越南人民军工兵指点下,在山下发现了技术军士帕特里克·L·香农的遗骸。尘埃落定,19个1968年3月11日在普雷山山顶的美国人,有7人被营救,1人在营救过程中死亡,1人在作战中死亡且遗体被发现,其余10人在作战中死亡没有发现遗体。
责任编辑:武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