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观音”遇上“马戏团”,也是醉了?

2015-01-04 07:28张宗希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杜尚基督马戏团

事件概要

近日在红砖美术馆开馆展出的“太平广记”之结束—《马戏团》的到来,展出了黄永的三件作品。之所以称之为结束,因“太平广记”策展之初,主办方曾意向邀请黄永2012年创作于纽约的这组作品,由于种种因素,此作品未能于5月份的展览开幕时到场。展览结束之际,在海关盘亘多日的才终于到来。《马戏团》呈现了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场景:十五只无头的野生动物标本被安置在竹制笼子及周边,动物颈上的切口用红色织物裹住。笼子顶上,悬在空中的木制巨手通过线绳牵引着一具猴子的骨架,这猴子手中又操纵着另外一只更小的猴子。而另一只巨手支离破碎,散落在地上的动物们中间。另外两件为作品为《千手观音》、《桃花源记421-2008》。

大家点评

如果说“马戏团”不再是一个修辞上的隐喻,而是关于我们的现实,关于控制与被控制的寓言故事,对观众而言还相对容易理解,那么同时展出的《千手观音》在过多的物质堆砌、重复手臂的表象下则要复杂的多,很容易被观众吐槽为看不懂或“也是醉了”。

或许我们应该看下这件作品的由来。这次在由于高度原因被以三段式形态呈现的《千手观音》,曾以高达18米的纪念碑似的巨型体量伫立在2012年上海双年展展厅入口处:由一千只铁制的手安装在环形的层层收缩的“瓶架”上构成,每一只手上都或拿或托着各种法器及日常用品。它最早发端于1997年,原是黄永砯受邀参加德国明斯特国际雕塑艺术展“Skulptur Projekte”的一个创作。他在当地教堂里看到一樽在二战期间双臂被毁的基督像塑像,塑像仍保持被毁后的样子,只在原来手臂的位置写了一句话:“ICH HABE KEINE ANDEREN H?NDE ALS DIE EUEREN” (翻译出的版本有:“除了你的手,我没有手”/“你们的手就是我的手”等。)黄永砯在创作了东方的“千手观音”立于当地的街头,与教堂内的断臂基督相互映照,千手的观音与无臂的基督同样,在多与少、残缺与“完美”的对比中同样充盈着世俗与宗教,战争与日常的意味。

它的另一个意向大概来自杜尚的《瓶架》。杜尚的作品用西方女性裙撑作为结构,黄永砯的作品将观音的手臂直接嫁接在“瓶架”上,两种形象相互为解释:“我把这个西方艺术界熟悉的形象‘繁殖成另一个东方的千手观音。‘瓶架作为现成品的冷默、超然的趣味被繁多的形象,复杂的象征所遮蔽。”(黄永砯),这里面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思考不言而喻。正如作品本身也面临着一个“物质化”的危险,过多的物质堆砌,好像是要展示物本身,然而作品本身却不应该只是“物”的呈现。这或许也是理解《千手观音》重要的一点,作为观众要思考的是:如何消解物、如何跨越 “物”的存在而走向精神性的启示。从明斯特街头到上海展览再到北京的美术馆,语境在转变,但多元文化、文化身份的讨论并没消失,迁移中的“千手观音” 有着对于宗教、艺术史以及现实的诸多指涉和象征。(文/张宗希)

猜你喜欢
杜尚基督马戏团
好儿马戏团
浅析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
“我什么都不信!”——由杜尚引发的一点思考
杜尚
为施政和立法之依据:近代中国政府基督宗教调查研究
恶搞杜尚
从基督绅士到职业俗人——美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启示
基督式忏悔
马戏团表演
马戏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