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石定寰/
目前,全球正在进入能源变革新时代,其重要的特点就是能源多元化。过去能源市场主要是化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但近十年来,各种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是新能源时代一个重要的标志。
目前,全球正在进入能源变革新时代,其重要的特点就是能源多元化。过去能源市场主要是化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但近十年来,各种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是新能源时代一个重要的标志。
中央强调能源革命,把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作为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在全球做出了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进而在去年年底进一步承诺203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20%,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在这种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风电产业,现在装机一亿多千瓦,在火电、水电之后,风电成为中国第三大电能。
这几年光伏太阳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果到西部地区去看看,就可以看到西部过去没有利用价值的土地上,大片光伏电站建设起来,这是中国独特的风景线,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看不到像中国这么大规模的风电、光伏的发展。在新的能源革命发展当中,中国正处在领导者的地位。
无论是装机容量、生产能力,还是技术进步的速度都举世瞩目。中国在新的全球能源革命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样面临很多问题,基本上资源都在西部地区,怎么把大量西部地区的资源送到东部来,这就需要有输配线,这时候特高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特高压成本很高,风电、太阳能资源丰富。如何把风能的使用建立起来,就地消纳,这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众所周知德国是当前工业强国,作为经济大国,正在稳固推进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不算风能,已经超过20%,到2050年要达到60%以上依靠可再生能源。在德国更多地依靠风能,但是现在也有远距离输送的问题。远距离送电、分布式系统、智能电网等都是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深入应用的方面。
中国风电实现了国产化先进装备的发展,很多企业生产的先进装备已经可以未来电价还会不断降低,我相信在5~10年之内,无论是发电侧还是供电侧上平价上网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储能产业是未来新的能源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系,因为很多新能源都是不稳定的。目前储能装备依靠大量进口,这同样给电力装备工业提供新的机遇。生物质能的收集是很大的问题,现在把粮食收割了,麦子收走了,秸秆放在地里,农村没有劳动力,最后一把火烧了,污染环境,然后地方领导受罚,农民也没有收入。如何通过装备制造业,把这个环节尽快解决好。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生物质的利用效率。目前有很多林场和废弃物,但是没有合适的装备,没有适合运输的畅通运输渠达到此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在风电装备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保证风机质量、寿命周期,更好地提供电力的传输利用。
现在中国光伏产业是全球能力最大的,但是很遗憾,大量的光伏生产装备主要核心装备还是来自于国外,我们装备工业没有利用这轮市场的发展取得新的发展机会,是比较遗憾的。大量的生产线都是20MW,50MW,这个市场都让外面做了,装备工业没有拿到市场。现在不断提升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我认为在这方面将来有很好的机会。
现在光伏发展的成本降低较快。2007年,国家给光伏发电的电价是4元一度电,当时认为太低赔钱,现在降到1块钱以上。道。生物能利用方面装备工业将有很大的市场。围绕着未来国家能源革命的需要,能源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大量的需求,开发这方面的装备,占领市场,国产化设备的应用一定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中国目前还处于技术创新不完善阶段,所以更应建立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的平台。日前东北建立电池示范电站,但还处在研究开发、应用示范阶段。大企业在创新,但是很多小企业还处在仅仅依靠个人发明家、个别科研骨干搞研发阶段,目前我们倡导集中社会各种力量,进行探索、创新、传承。
检测、认证、标准化都是将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希望在标准制订、完善检测平台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中国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标准领域话语权是中国创新能力重要标志。国家在这个领域,要加强检测公共平台的建设。到底好还是不好,通过第三方检测来认证,这个非常重要。
推进国际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投资机会。目前有各种形式的投融资方式,比如天使资金、原始投资人等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提供不同形式的资金。推进国际合作其中很重要因素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推进创新有效手段。过去在这方面确实不够健全,人们意识比较单薄,很多人仿制、抄袭,国家不严格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仲裁,有效地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创新环境,否则就没有人创新了。所以知识产权问题格外重要,如何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发挥知识产权作用,也是中国要创新的重要的法律要素。很多外国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不愿意到中国来,担心中国创新环境,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太强了,担心自己的知识产权,辛苦努力的成果,一夜就没了。因此,营造创新环境包括投融资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人才环境,各种基础平台的环境才能更好吸引全球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