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君
675000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周慧君
675000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5.32.35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患者单用降糖药物,33%患者联合用药,27%患者三联用药。28%患者单用降压药物,50%患者联合用药,22%患者三联用药。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7%。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效果较好。结论: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减少不良反应、低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应激状态急剧增加,导致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年龄呈现下降趋势,具备较高的致残率。多数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患者死亡率高达80%[1],多是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大部分患者的时间在社区与家庭中度过,因此需重视患者降糖、降压药物的使用,保证用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降低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013年1 月-2014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社区糖尿病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44~77岁,平均(59.5± 10.1)岁 , 50~70岁 18例 (18%),>70岁27例(27%);糖尿病平均病程(9.2±2.1)年,高血压平均病程(8.1± 1.6)年。100例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方法: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并发症、不良反应等信息,并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与血压,开展定期随访[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用药情况:①降糖用药:100例患者中,采用单药治疗40例(40%),其中使用磺脲类21例,使用糖苷酶抑制剂9例,使用双胍类10例;二联用药33例(33%),其中双胍类联合磺脲类14例,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磺脲类12例,胰岛素联合噻唑烷二酮类4例,胰岛素联合糖苷酶抑制剂3例;三联用药27例(27%),其中双胍类、磺脲类联合糖苷酶抑制剂14例,双胍类、磺脲类联合噻唑烷二酮类5例,胰岛素、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磺脲类4例,胰岛素类、噻唑烷二酮类联合糖苷酶抑制剂4例。②降压药物:100例患者中,单药治疗28例(28%),其中使用CCB 类16例,使用β受体阻滞剂4例,使用ACEI类5例,使用ARB类3例;二联用药50例(50%),其中CCB联合β受体阻滞剂22例,ACEI联合CCB 8例,利尿剂联合CCB 14例,利尿剂联合CCB 6例;三联用药22例(22%),均属于CCB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患者在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能够耐受,例如头痛、药物性皮疹、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7%,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糖变化:治疗后,患者的血压、血糖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糖尿病的治愈难度较高,而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总数1.94亿[3],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若无法及时进行预防与控制,会增加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率。糖尿病属于身心性疾病[4],受患者心理因素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患者体内的应激激素含量急剧上升,病情波动,病情出现反复,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1 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糖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糖变化(±s)
时间 n DBP(mmHg) SBP(mmHg) 餐后2 h血糖(mmol/L)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 100 99.5±2.4 162.4±5.8 16.7±2.4 10.5±2.0治疗后 100 75.4±4.4 122.4±8.3 10.3±1.8 6.6±1.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疾病的一种,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服药,且糖尿病患者一旦患有高血压,其血压每升高10mmHg,死亡率随之上升19%[5],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所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水平,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在选择药物治疗时,不仅需重视能够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改善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又需要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本研究发现,多数患者联合用药,控制效果良好,100例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7%,对症治疗后好转。治疗后,患者的血压、血糖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侯书楷等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6]。但在用药过程中,笔者发现磺脲类的药物会增加患者的低血糖反应,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双胍类药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患者易出现消化道炎症,出现依赖性;糖苷酶抑制剂能够导致患者餐后血糖明显下降,且很少出现低血糖。因此,联合用药能够实现药物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与耐药性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科学的用药方案,并告知患者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传授患者处理技能,在应急处理后,患者需及时接受治疗。同时要求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并向患者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不得擅自更改用药剂量或停止服药,需提高患者的治疗重视度与依从性,并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定期复查,以及时调整患者的用药方案,提高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的有效性。
[1]练华叶.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 (16)∶83.
[2]李玉玲,罗仲林.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特点研究[J].健康之路,2013,12(3)∶148.
[3]刘宝萍.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12)∶2541.
[4]祝吉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方案[J].吉林医学,2011,32(26)∶5452-5453.
[5]范晓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15)∶3269-3270.
[6]侯书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6)∶2919.
表1 两组母儿结局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母儿结局指标的比较(±s)
指标 晚断脐组 早断脐组产后出血量(m L) 315.70±119.30 274.00±200.01新生儿脐血红蛋白(g/L) 136.01±13.44 135.77±10.01新生儿最高1次胆红素峰值(mol/L) 17.01±1.60 15.90±2.09新生儿1m in评分 9.90±0.39 9.89±0.70新生儿5min评分 10.00±0.00 9.98±0.32
本研究发现产后断脐延迟2~3 min,母体通过脐带可给新生儿的血液增加50~100mL,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贫血的发生率;同时,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干细胞、抗肿瘤T细胞及一些抗氧化物质,这对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及其他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好处。Hutton EK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延长断脐时间,由于新生儿从母体内获得的血液量的增加,会使得日后发生病理性黄疸的概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但是,同样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认为断脐时间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没有明显的时间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晚断脐组的新生儿黄疸峰值高于早断脐组。但是两组新生儿的病理黄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可能与断脐时间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因为晚断脐新生儿从母体获得更多的血液,因此胆红素峰值升高,但这种生理性的升高并没有使得发生病理性黄疸的概率随之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胎盘的输血特性有关。当新生儿达到最佳血容量时,胎盘输血终止,并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反应。
本试验结果还提示晚断脐产后出血量较早断脐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李华等发现在间断脐带之后胎盘侧并不进行结扎处理,同时排空脐带内的残留血液,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第三产程,同样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产后出血率[4]。也有人认为,如果很早就进行脐带结扎,会使得有较多的血液被阻隔在胎盘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大胎盘剥离的困难程度,并有可能增加母婴间输血,同时增加血型不合的发生率。
关于断脐的合适时机目前还不确定,本试验结果支持晚断脐,晚断脐对于减少产后出血、改善新生儿贫血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人类分娩这种自然现象,我们应遵守自然规律,对于晚断脐,我们应增加多中心的大样本的临床资料,进行详尽的观察分析,以提供最佳的临床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
[2]Scheans P.Delayed cord clamping∶a collaborative practice to improve outcomes[J].NeonatalNetw,2013,32(5)∶369-373.
[3]Hutton EK,Hassan ES.Late vs early clamping of the umbilical cord in fullyterm neonate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J].JAMA,2007,297(11)∶1241-1252.
[4]李华,李桂平,方金年.改良断脐法对第三产程的影响[J].中国误诊医学杂志,2006,6 (21)∶4169.
Clinical treatment for diabetes combined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Zhou Huijun
Chuxiong Prefecture CenterforDisease Controland Prevention 675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mbined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mbined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40%of patients had single hypoglycemic drugs,33%of patients had combined drugs,27%of patients had triple drugs.28%of patients had single antihypertensive drugs,50%of patients had combined drugs,27%of patients had triple drugs.The incidence of drug adverse reaction was 27%.The control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was better.Conclusion∶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mbined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should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strictl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adverse reactions,low blood glucose and complications.
Community;Diabetescombined with hypertension;Clinicalcurative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