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云/文
“智慧城市”源自IBM公司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其核心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信息化城市的高级形态。
智慧城市指的是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在家居、路网监控、票证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使城市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的成长。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渐入高潮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0月底,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79个,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三大区域的智慧城市数量占据了总数的59.4%。其中,环渤海地区有14个,占总数的20.3%;长三角地区有19个,占总数的27.5%;珠三角地区有8个,占总数的11.6%。此外,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沿海地区聚集、中西部热点涌现的总体建设格局。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还突出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内陆城市通过加速智慧城市建设,逐步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内陆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对沿海来说起步稍晚,但是受沿海地区的带动作用,借助政策的扶持,2012年起,部分内陆城市纷纷发展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建立产业基地和园区,确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升级,逐渐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研究显示,相比2012年,2013年底全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数量由11个增至36个,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二是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更加理性、特色更加鲜明。2014年以来,各地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更注重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汲取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城市定位,把握建设重点和方向。在做好前期规划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具有最高产出的智慧城市建设上,不再单纯模仿其他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以获得更好的城市竞争力。如北京将“文化智能传承”作为其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之一,就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需求;东莞充分结合其“世界工厂”的工业基础优势,重视智慧应用建设与智慧产业协同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日渐成为推动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涌动背后却显现出一定的隐忧,具体表现在:一是重“头衔”而轻目的。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并不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从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电子城市等到智慧城市建设,只是换了一个标签,弄了个新概念而已。国家的牌子都想要,纷纷跑试点,而忽视智慧城市建设的真正目的。二是重技术应用而轻观念转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毕竟只是工具,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完善才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没有真正为民的服务理念,城市最多只能智能,而无法智慧。三是贪大而求全。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分阶段实施,重点突破,而很多地方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医疗、交通、教育、城管等所有领域都想做,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什么领域都难以突破。四是“千城一面”。智慧城市规划需要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和发展战略,现在很多地方的规划同质性较高,没有体现城市独有特色,最后容易造成“千城一面”。
而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民众的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狂欢,它将带来大量的项目和工程,带来巨额的社会投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就业等。智慧城市也已成为相关IT企业的盛宴,它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及大量的订单和收入。而民众则对其知之甚少。民众本应是智慧城市建设参与的主体,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智能化服务,并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自我,做一个与智慧城市相适应的智慧市民。缺少了民众的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就容易与初衷渐行渐远。
第一,以前瞻思考指引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统一的顶层设计。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而言,应针对各地一哄而起的智慧城市建设,要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技术架构的设计和论证,在国家产业发展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可协助决策者做出各种管理和技术决策,进而提出体制和区域发展的改进建议。
第二,以“中心极”引领路径规划“智慧城市群”。智慧城市建设包括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人文、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等方面,重点围绕交通、能源、物流、工农业、金融、智能建筑、医疗、环保、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的应用,实现城市各个层面的管理与服务全面智慧化。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城市竞争的制高点。从全球竞争角度来看,更应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引领中国城市群的未来发展,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好“中心极”引领路径规划。
第三,以集团化整合防止跨国企业“技术引进陷阱”。在中国,智慧城市一旦实施,保守估计也将是一块价值数万亿元的“大蛋糕”,各个企业自然会投入激烈竞争。所以一个自然而然浮现出来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先做好自己的产业规划,不丢失这个能够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升级发展的大好机会。当今世界是生产要素全球整合的时代,各个经济体的竞争正从泛产业领域集中到战略产业领域。发达国家一方面依仗巨大经济技术优势,把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纳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锁定在产业低端环节;同时对那些被列入战略产业的技术领域,采用最为严格的保障机制来确保本国的国家利益,并利用逐次淘汰落后技术模式将发展中国家引入“技术引进陷阱”,以达到渗透、控制并最终摧毁有关对象国某些战略产业的目的。可以说,战略产业之争实质上是未来安全发展之争。“智慧型产业”应作为我国战略产业来布局。
第四,以激活市场积极性,填补市场功能的缺陷。智慧城市重点着墨部分,是形成宽带城市、无线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等多个重点工程及产业专项整体融合。这种路径需要政府立意高远,在充分激活市场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考虑到市场功能的缺陷之处,从而防患于未然、绸缪于未雨。智慧城市涉及多种技术的创新,更需要有效整合。比如首先就要建立一系列的技术和网络标准,否则感知系统和识别系统等就可能出现数据格式不兼容。另外,智慧城市的基本设施之一是无线网络传输,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所需的各类数据,这就同时提出了极高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要求。由此可见,需要思考的还不只是产业规划,更需要激活市场发展模式。从国际上电信业的实践来看,传统运营商应对挑战、实现增长有三种模式:哑管道(dumb pipe)、智能管道(smart pipe)和智慧运营商(smart operator)。三种增长模式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第五,以“神经末梢”避免“数字鸿沟”。在一些大医院的挂号窗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急得团团转的老年人。原来,一大早来排队,到窗口却被告知某某专家已经给网上挂号、手机挂号提前“挂走”了。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今天,一些老人因为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收入低,或是视力、听力有障碍,正逐渐成为信息化社会的“边缘人”。信息化社会的“边缘人”还有残障人士。例如,对视障人士来说,目前读屏正版软件价格昂贵,大多数政府公共网站都不具备读屏功能;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公司,竞相成为资本市场上的宠儿,但又有多少网站、手机APP能够提供“有声”浏览,让视障人士也能分享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搞服务渠道“一刀切”或者把网络等电子服务渠道优先,势必加剧“数字鸿沟”。那么,信息化时代,如何才能尽量避免新技术造成的新鸿沟,最大限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呢?一方面,应对信息化服务进行精细化的制度设计,针对老龄人群、低收入人群,适当保留人工服务模式;同时还应不断简化、完善信息化服务流程,以鼓励和方便文化层次相对较低人群的使用。另一方面,可参照发达国家好的做法,对处于服务末端的社区服务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医院的网上挂号、火车票的网上秒杀、中小学课件的网上浏览和打印,甚至是银行ATM取款机,都可植入这些“神经末梢”,并配备专门人员现场指导。
第六,以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开始阶段就要设计商业模式,并将“造血”功能设计到方案中。商业模式的根本变化是将一次性交易变为长期交易,将企业投入的回报变成长期收入。智慧应用工程实施应改变以往技术导向、项目驱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整合孤立、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强化多部门联合监管和协同服务,鼓励市场参与,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体系,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智慧应用工程实施的重点是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推动跨层级、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公共服务的多方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制度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