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勤方伟
(1.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310000;2.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310002)
体育学习目标有效表述方法与策略研究
方勤1方伟2
(1.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310000;2.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310002)
学习目标是一堂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准备活动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教学游戏和比赛等都需要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教师应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但在区域的教学评比、案例评比和教案评等活动中发现,对于学习目标表述的有效性并不重视,更关心教学内容的设计,把关注点都落到了课堂教学设计上,导致学习目标表述出现目标宏观空大、目标多而杂、目标笼统不明确等若干问题。除了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目标制订重要性的同时,是否可以通过研究一些方法和策略有利于学习目标有效性表述呢?
学习目标用文字进行描述,可以让目标深动,但是在可量化方面还不如用量词和百分数来描述,让人一目了然。例如“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基本掌握篮球直线运球技术”,像这样的学习目标中,直线运球运多远的距离或者说是多快的速度运球叫基本掌握直线运球技术?在上完课后评价目标达成,也只能是用“基本完成”、“较好完成”、“基本符合”等语言进行评价。如果学习目标这样设计“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能够进行20米快速篮球直线运球”,像这样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衡量自己是否掌握该项技术,教师也可评价制订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只有对学生的情况熟知和教学内容熟悉才能比较准确的制订好学习目标,具有量化的学习目标才经得起检验。
1.理解《课标》对四方面学习目标要求,让学习目标有落脚点:任教学生的水平阶段不同,课程标准的要求就有所不同,制订的学习目标就有所区别。例如:水平一的走、跑、跳课程内容中运动技能目标要求是“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而水平二的走、跑、跳课程内容运动技能目标要求是“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到了水平三的走、跑、跳课程内容运动技能目标要求是“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动作”,进入了水平四的走、跑、跳课程内容运动技能目标要求是“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将同一项目在不同的水平阶段进行比较,明显的可以比较出层次的递进,教学程度的不断深入。因此学习目标的落脚要依据《课标》要求,区别对待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层次。
2.厘清技术动作形成规律,让学习目标具有科学支撑点:体育课堂教学中,技术动作的习得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技术动作的形成总是要经历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连续变化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过程,技术动作的形成必须经历四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与提高阶段和动作自动化阶段,根据四个阶段同时反映出学习者的四种学习表现(见表1)。
根据技术动作形成的四个阶段和各阶段的具体行为表现来看,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构建技术动作形成结构。在制订课时学习目标的时候,除了要了解教材、学情、学生认知,还要分析学生学习处在技术动作四阶段的哪个阶段,依据技术动作形成的四个阶段设定课时学习目标。这样表述的学习目标既符合技术动作形成规律,又让学习目标有落点。
表1 技术动作形成规律阶段与具体表现
3.提升学习目标表述语言层次感,让学习目标有观测点:课程内容有水平阶段的递增,技术动作形成有规律的递进,所以在书写学习目标时要有层次感。学习目标的设定要求简短而精炼,关键词语的运用就非常的重要(见表2、表3)。
表2 技术动作形成规律各阶段关键词对照
表3 各水平阶段关键词对照
根据表2和表3两张表格的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到同一教材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和技术动作形成阶段,对技术动作掌握的程度是有层的,所运用的描述性语言也是有递进性的。因此我们在表述学习目标时,要先考虑你所教的学生所处水平阶段,再考虑技术动作所处阶段,合理选择表述词语,使表述学习目标具有可观测点。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不一定是贯穿所有一至四的水平阶段的,有些教材内容在某一个水平阶段就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参考表2、表3的思路,安排教学计划和单元计划,制订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白其理举一反三灵活的运用,合理运用表述动词,提高制订目标的能力。
学习目标的制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学习的四个方面制订,另一种是从三维目标制订学习目标。四方面学习目标中运动参与目标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这两个学习目标的表述最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造成学习目标宏观大而空。如:一节篮球课的参与目标中写到“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各项运球练习,增强篮球素养、锻炼身体协调性”。再从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述也很难将其表述具体和明确,很难用具体的数据或是表格来测量,例如参与的程度、体育风尚、体育精神等体育隐性内容,要想将隐性的学习目标表述得外显、具体,可观察,需要教师对《课标》提出制订目标的三个要素的充分理解。
1.说明行为条件:要素之一“条件”(在什么情境中)。参与目标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方面的学习目标,都是很难观察到的学习目标,如果不能够清楚地表述出学生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和条件下完成目标,就更难体现可观察性的目标要求。例如:A.体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B.在30米迎面障碍接力赛中落后的情况下体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后者表述了目标条件,清晰的条件交代了在什么情境中体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使学习目标有了范围。
2.说清行为方向:要素之二“行为”(做什么和怎么做)。学习目标要给学生一个方向,在一定的情境中和条件下学生要做些什么或者怎么做,让学生、听课教师和执教这者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向。例如:A.体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B.在30米迎面障碍接力赛中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体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B学习目标提出了毫不气馁的具体的做法,为学习者指出了行为方向。
3.说白行为标准:要素之三“标准”(做到什么程度),有了行为的条件和方向,还需要有标准,学习到何种程度才算完成学习目标?例如:A.体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B.在30米迎面障碍接力赛中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积极向前冲完成自己的接力任务,体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积极向前冲完成自己的接力任务”这句话给出了学生参加比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行为标准。表述清楚在什么样的情境或条件下进行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学成什么样,便可让学习目标具体、可观察、可测量。从制订学习目标三个要素出发通过对A例子不断增加要素,学习目标就会慢慢的丰富起来,让学习目标具体化,实现可观察性。
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制订必须符合一节课的教学实际,要对选用的教材进行分析和筛选,一堂课40分钟除掉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所剩的时间也就3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短暂的30分钟所能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是有限的,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一堂课就教学内容如何筛选呢?通过举例对运动分类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块内容进行细化,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见表4),为细化学习目标让目标可操作方面提供一些思路,便于学习目标落实到点上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表4 运动分类具体内容安排
根据表4我们在制订跳远学习目标时可以从动作要素入手,本节课围绕身体姿态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跳远腾空时身体姿态优美感;也可以从身体素质入手在跳远的教学中重点解决腾空时的身体平衡能力;还可以从动作的顺序入手,本节课重点学习跳远的腾空技术等,更可以整合三方面通过一节课的练习提高跳远腾空技术中身体平衡和姿态有美感等。
在表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的时候,容易出现喊口号,内容宽泛等现象。如:“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学生不为失败,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培养生合作的能力”等等,在检验学习目标达成度上无从下手,感觉是学年目标、单元目标。可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具体内容中培养坚持的意志品质,可以细分成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等几项内容,结合本节课的设计选择一项内容作为本节课的目标内容,例如:在翻越障碍物的接力比赛中学生能果断的完成翻越动作。在实际的学习目标制订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的表述可以单选表中的一项内容,也可以多选几项内容整合表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容细化了,表达也就清晰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梁占歌,张振华.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与策略[N].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
[3]董玉泉.爱无痕 行无疆——一个体育人的五十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