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溪
一个故事里的道德两难
□ 本 溪
海因茨偷药示意图
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10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上面的这则小故事被称为“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是心理学领域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在偷药问题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事件的看法不一样:13岁的孩子认为海因茨没有错,药太贵了,卖药的人不应该卖那么贵,而拯救妻子的生命比卖药的人赚钱更重要。而16岁的孩子却觉得,卖药的有权利为自己的商品定价,海因茨的行为是违反了法律的。
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相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向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一些具体的情景问题,让孩子们进行道德判断,会发现他们的看法不一致,年龄大的孩子比年龄小的孩子对事物认识更为理性和深刻。
发现这一规律的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他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者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者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完善的,共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是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第一个层次属于前习俗层次,这时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第二个层次属于习俗层次,这时个体能够认识并遵守执行社会行为规范。第三个层次属于后习俗层次,这时的个体开始摆脱社会习俗的影响,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
科尔伯格提出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后,很快遭到一些心理学家的批评,尤其是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吉利根。在科尔伯格最初的研究中,他所选择的芝加哥地区的72名被试均是10~16岁的男性儿童,而他提出的道德理论,却并没有注明这些类型仅适合于男性。因此,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和研究方法忽视了道德发展中的性别差异,带有一定的“性别偏见”。
吉利根认为科尔伯格的道德是男性的道德,仅仅关注于正义的问题,太过于强调理性的作用;虽然女性也关注正义的问题,但是女性比男性更强调人际关系,避免伤害他人,对他人负责,说明女性在道德判断上是“关怀他人导向”,而男性则更多是“维护公平导向”。那么在海因茨的两难中,女性同胞可能会认为,海因茨出于保护和挽救妻子的原则,被迫去偷药是正确的行为。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如果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很多女性可能会停留在前一阶段而不能进入到更“高级”的阶段,因为女性可能更加关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准则。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除了没有考虑到性别差异外,还低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科尔伯格最初的研究是在美国芝加哥做的,但一些心理学家在亚洲国家,比如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的重复研究,发现一些孩童的道德判断并没有按照这三个层次来发展。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忽视了经济因素对道德发展的影响。有两个同智商生理年龄均为16岁的男孩,他们的情况不同是,一个是来自贫困家庭,而另一个是来自富裕家庭,下面是对他们访谈的部分片段:
问:如果有人认为这不是一部好法律,他应该遵守这部法律吗?
贫困家庭男孩回答:是的,法律就是法律,你对它不能怎么样!你必须遵守它。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富裕家庭男孩回答:法律就是法律,但我认为人民自己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我想法律是由具有不同观念的不同群体共同制定的。但是如果你不相信法律,你应该努力去改变它。
正因为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上述缺点,一些新的研究似乎更倾向于支持道德发展是连续的而不是阶段性的。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指出,科尔伯格可能想多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很多时候根本不会想这么多的道德原则,而只是根据自己的情绪或者情感来作出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在进化中,我们祖先生活在非常小的社会圈子里,只需要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进行道德行为,所以我们的大脑很少能够处理抽象意义上的正义,或者在熟悉和陌生人之间进行选择时,往往偏向熟悉的那一边。
(摘自《百科新说》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