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趣味
1949年10月6日,苏联大使罗申在中南海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仪式后举行了宴会。岂料烤鸭从前门外全聚德送来全凉了,咬都咬不动,弄得宾主兴味索然。此后再逢递交国书,饭局就免了。同年12月,毛主席访苏。起先很愉快,后来因中方未按苏的要求办事(“官方”声明批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而受到斯大林当面批评,毛被激怒了。返回别墅的车上,翻译师哲为打破尴尬,邀斯大林访问中方代表团住处,斯欣然同意;不期被一旁的毛猜出了谈话内容,当即指示:“把话收回来,不请他。”斯大林似有觉察,追问师:“他说什么?”师慌忙搪塞了过去。领袖这句“任性”的话颇有喜感,别轻看大人物那一嗔一怒,往往牵动着历史的走向。这些外交花絮来自《师哲回忆录》,书里好看的就是这些细节。
当年的“东北王”高岗作风泼辣,不搞婆婆妈妈。收编一窝土匪谈判时,那匪首态度死硬,动辄再拉队伍干一仗。高不动声色,说着话绕到他身后,抄起窗台上一块砖头照他脑袋砸下去。头目一死,众匪徒顿时俯首听命。亡命徒遇见高某人,应该是碰上了克星。后来高自己栽了跟头,那是因为野心膨胀;若论脾气禀性,倒是没变多少。有时候细节像杆秤,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掂出了人的斤两。1976年“四人帮”被一窝端,分头押解在密室。一向咄咄逼人的姚文元突然乱了方寸,竟连连问看守:“抓我的是什么人?哪一部分的?”(呵呵,李向阳这部分的!)看到这个细节,我想起了“秀才造反”那句成语。这等货色的智商和定力真的不必高看,没有一杆大旗作虎皮,连个人样儿都没有。
艺术家的细节,就有了别样的味道。画家陈逸飞待人细致入微是出了名的。每回见了朋友,他都要逐一问候家人;每次送客,他都送到巷口道别。有外国客人到访,他常给司机一条接机路线图,不但行驶顺畅,还趁便浏览了上海最美的去处。有人说逸飞太琐碎,但我觉得这恰恰显现出艺术家对人的善意与关怀。这种关怀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就是一种诚意。霍建起导演过一部影片《萧红》,比《黄金时代》有味。有一场逃难戏,端木蕻良甩搭着手走在前边,萧红挺着身孕拎着行李艰难地跟着。文坛对端木历有微辞,八十年代有一回开萧红的纪念会都没叫他。另一场戏中,萧红病重卧床,护士来换床单,端木抱起了萧红。窗单换过许久,他仍抱着她伫立窗前,如凝固一般。这诗化的细节打动了我,不知此时端木平静的表情下心绪如何涌动;他对这女人的怜爱,与自身懦弱的性格又怎样地相互纠结。
艺术品的细节,则吸引了鉴赏家的眼球。多少年来,《清明上河图》的真伪被争论不休。清代《识小录》考据,画里有四个人掷骰子,其中两颗六点,还有一颗在旋转,掷骰者大叫:六!汴(开封)人说六用撮口音,画中人却张着嘴叫,应是闽人——此画是闽人伪作!这考证细至秋毫之末,真教人服了。当然推论过于武断,虽有细节,但逻辑不足。
“细节决定成败。”上个世纪轰动中外的“赵碧琰遗产案”,在东京法庭上出现了戏剧性一幕:四个老太太都自称是赵碧琰,言之凿凿,不容置疑。法官给每人一张纸、一把剪刀,让各位剪出地下密库的图样。法官对来自中国大陆的赵老太太暗自点了头——只有她用左手拿起了剪刀。他们早已知晓,赵碧琰是左撇子!一个细节便见了分晓。
在漫长的岁月记忆中,细节不过是枝蔓上的残叶;但打开记忆簿的某一页时,也许仅仅夹着一片脉络清晰的叶子,其余皆淡去乃至湮散了。1949年,母亲带我从山东赴京与父团聚,胶轮大车走了11天。我脑中只残留了一片细节的“叶子”:我执拗地要下车走,没几步就给大风刮倒;其他记忆就是混混沌沌了。
我记事晚,这个细节竟成了70年记忆长河的发端。
《读稿笔记》专用邮箱:dugaobij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