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分不清外国人的脸?

2015-01-03 02:48闫仪恒
中外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异族面孔种族

□ 闫仪恒

为什么我们总分不清外国人的脸?

□ 闫仪恒

在看外国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候,你有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对出场的人物总是傻傻分不清楚:这是Tony还是Johny?这个人不是去度假了吗,怎么又出现了?嗯这个鸡冠头是Mike,哎等等,那里也有一个鸡冠头……到底哪个是Mike?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外国人长的都一样呢?

分不清外国人的脸很正常

不光我们分不清欧美人的面孔,许多欧美人也分不清亚洲人的长相,白人也分不清黑人的长相。这种跨种族面孔识别困难的现象有一个专业名词:异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

异族效应是发生在面孔识别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被科学家们发现了。截止到本世纪初,80%面孔识别研究都发现了显著的异族效应。异族效应的表现还跨越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年龄。科学家们在不同的面孔记忆任务中也发现了异族效应的普遍性。而且,异族效应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变化。2000年,科学家s1one A.E.在研究中对被测试者进行了两次再认测验,分别是即时再认和延迟两天再认,结果两次测验都发现了异族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分不清某某和某某,那短时间内分清他们的可能性也不大。

异族效应产生是“种族歧视”?

研究者最早是从种族态度角度来分析异族效应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之所以认不清外国人的脸,是因为“种族歧视”对异族持有偏见的人往往不愿意去仔细观察异族人,因而识别和再认成绩很差。不过,这对于老是被指责为“崇洋媚外”的中国人来说,似乎不太适用。

也有研究者认为,这和种族偏见无关,而是因为人们在看人脸时的注意力分配有关:人们在知觉异族面孔时往往首先会觉察到那些面孔的种族身份,注意资源主要分配在面孔的种族特征上,而容易忽视那些面孔所携带的个人化的具体特征。与此相对,知觉本族面孔时通常却倾向于关注不同面孔的个人化特点而较少去注意种族特征。由于只对异族面孔的种族特征进行了编码,因此在再认阶段被试就难以准确地区分出新旧异族面孔,从而出现较高的虚报率。

2002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O1ivier Pasca1is和同事David J.Ke11y等人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找来了一些6到10个月大的婴儿,先对这些婴儿展示一张面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另一张面孔,也就是同时呈现一新一旧两张面孔。婴儿的注意力只会放在新鲜事物上,所以,如果婴儿对新面孔的注意力和兴趣高于旧面孔,就说明婴儿具备人脸识别能力。

研究人员不光用了人类的面孔,还把猴子的面孔加入到实验中。结果发现,6个月大的婴儿无论对人脸还是对猴脸都能进行识别。但是相对的成人组只能识别人脸,无法识别猴脸。而9个月大的婴儿面对人脸和猴脸的认知反应类似成人,也就是说,我们对异族面孔的识别能力是在6~9个月的时候下降的。

David J.Ke11y又将实验更进了一步。他用美国白人、中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测试了一个中国婴儿。结果这个中国婴儿在3个月时,能很好地识别这三个不同人种的面孔;6个月大时只能识别中国人和美国白人的面孔;9个月大时只能识别中国人的面孔,不能识别美国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

所以,在6~9个月时,我们的知觉认知发生窄化,因此丧失了辨认异族面孔的能力。

消除异族效应的N种技巧

异族效应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多数种群比少数种群更容易产生异族效应,举个例子就是白人比黑人更“脸盲”。所以,在欧美国家的法庭上指正黑人嫌疑犯时通常还要结合证词,交叉指认,避免因为分不清楚长相而造成误判。

许多研究发现,与异族人的较多接触可以减弱或消除异族效应,特殊情况下甚至还会出现异族效应的反转,也就是更能认出异族人而不是本族人的面孔。比如,从小就被白人家庭收养的韩国儿童就更能识别白人面孔,而不是本族(韩国人)面孔。

此外,表情和情绪也会对异族效应产生影响。2006年,心理学家J.M.Ackerman针对美国白人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对中性表情面孔的再认表现出了显著的异族效应,对白人面孔的再认准确性高于黑人;但是对愤怒表情的再认就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对黑人面孔的再认准确性高于白人。

反过来,也有研究者发现,辨认者的情绪状态也会对面孔辨识的准确度产生影响,正面情绪能够显著增进对异族面孔的正确再认,从而消除异族效应。

所以,下次如果再认不出各种各样的外国人,可以抱着喜剧电影复习复习。

(摘自《壹读》)

冷 知 识

● 世界上只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匈牙利的人,姓在前名在后。

● 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肯德基叫PFK。

● 一部智能手机上用到的技术,由多达25万个独立的版权人或机构持有。

● 每根铅笔的使用寿命差不多相当于写4.5万个单词,或者画一条56公里长的线。

● 事实上,雨滴和泪珠都是球形状的。

● 每个人出生时都具备动耳朵的能力。

(摘自《知识窗》)

猜你喜欢
异族面孔种族
本期面孔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文学场域中的异我情结:马来文学族群叙事中的他者建构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论美国基于种族的“肯定性行动”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跟踪导练(一)3
二十一载的异族兄妹
古希腊人与先秦华夏人异族观念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