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哈尔滨150040)
营改增对企业税收作用的探讨
王颖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哈尔滨150040)
营改增是我国税法史上的大事,从此营业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经济发展和与国际化接轨的必然趋势,对国内各个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是大有好处。但是一项改革的开始必然会波及一些既得的利益,所以企业要学会适应这种变化,对财务进行更加科学的规划。
营改增;企业税收;财务税收
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是我国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税收政策,既然能够稳定存在那么必定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两税制的确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增长带来利益与好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两税制又堵塞了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的道路。营改增能够带动中国的税收制度走向精细化、明确化的方向中去,使得经济利益的划分更加公平,也起到调节税收的作用。
在现阶段我国的流转税务制度中存在着两个重要的税种,即营业税和增值税。依据我国税法的相关内容,增值税主要面向除去建筑行业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品批发、零售、修理、修配等行业,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则更加广泛,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服务业都需要缴纳相关的营业税。现阶段我国这种两税并行的制度是早在1994年税务政策改革时便已经形成的,在我国经济政治体系中存在历史已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两税并行的政策很好地适应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与之相应的税务征收水平,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然而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税务征收的水平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更新扩大,原有的两税并行的征税模式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不适宜性和操作缺陷。为此,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正式提出应着力改良现有的财政税收政策,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同时相应的调减营业税的税收,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由来。
(一)加重企业负担
两税并存的税收模式下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损失就不合理的重复纳税。按照税务资金缴纳部门区分,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由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分开征收。然而在现阶段我国企业实际的运营操作中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经济行为都可以严格的按照定义划分为隶属增值税款或者营业税款,相反企业多数经济活动就是兼备二者共同性质的。这种由于税种隶属不清而产生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引发相关的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的矛盾,在对税务的管理上也存有较大的分歧意见。同时,由于两税并存很多情况下购进环节的税收无法抵扣,使实际的货物销售和劳务提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合理缴税的情况。例如,服务业外购商品所缴纳的增值税及制造业外购劳务所支付的营业税均无法抵扣。另外,在这种财政背景下企业往往是受到经济威胁最严重的一部分。重复纳税、二次纳税现象时有发生,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实际净利润,加重了企业的营业负担。
(二)营业税与增值税互相干扰
税收制度的完整性是保障现有税务链条正常运转的关键。从根本上说,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的模式已经从基础上破坏了增值税抵扣过程中税务链条的完整。增值税普遍而广泛的存在于目前阶段我国税务征收领域,成为我国最大的税种。这种广泛征税、不区别对待企业属性的征收模式为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提供了有力条件。增值税作为一种鲜明的中性税种随着征税区域的扩展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然而由于营业税额的存在使得我国的增值税征收尚存在着无法触及的领域,影响了增值税征收面积,进而使得增值税的征收链条被营业税干扰中断,这种税收抵扣链条的中断存在于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增值税纳税义务人购进服务中缴纳的税款、营业税纳税义务人购进不同质劳务时缴纳的税款及其购进商品支付的税款均不能抵扣等等问题均常有发生。这些不良断流的出现影响了整个税务流程中上游和下游的流畅衔接,不利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两税共存造成税收困难
两税并存的模式同样给增值税的征收造成了管理和实施上的困难。这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模式的不断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经营模式的不断推陈更新使得产品和劳务的领域划分变得越老越困难。举例来说,货物与货物的捆绑销售,货物与劳务的捆绑销售已经广泛的存在于当前的经济生活中,然而对这一类由于捆绑而进行销售的货品或劳务却不能被合理明确的划分界限。再例如,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样造就了全新的服务模式。在这样的时代挑战下,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征收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和瓶颈。
(一)对会计核算和税收的影响
一方面,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会计核算与税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包括企业进行生产所必须的成本性消耗的税务核算、企业生产成果的税务核算以及税务资金核算这三个方面。在实际的试点监测过程中可以发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会引起大量的进项税额抵扣,在上述三个方面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不仅应当考虑收入支出的会计核算,还应考虑税前与税后的税款区别。
(二)促进我国税率的调整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税率的调整。在两税并存的状态下,营业税税收的订制是依照宽税基、低税率的思想为依托,而恰恰相反的是,增值税的思想是高税率、窄税基。两者在税收政策制定时就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因此,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推进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转征,在确定其转化税率时,必须严密分析科学的税率调整办法,考虑不同行业间税率的差异性和相似点。以实际的测算数据为基础,制定出一套基本完善合理的税收政策和税率点。同时,也要保证增值税这一税种的中性作用合理保留,可以选择采用多种税率并存的模式以缓解不同行业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产生的差额,降低多档税率与税收中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最终逐步简化税率的多档次特点,并在实测数据基础上,真正达到下调基本税率的作用。
(三)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税收政策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水平。首先,营改增是适应当代经济市场不断变化与改革的情况下诞生的产物,以国家性税务制度改革和结构性减税为背景,不仅仅是为了以更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减少相关企业的缴税负担,更是要全面推动和完善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配置。可以说,营改增政策的提出,无疑也是对现代企业的一种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不断推动着企业向更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前进,抓住时代机遇,不断的深化和加强以税收为主题的财务活动整体更新与调整,进而调整企业总体的发展战略,提升其自身的竞争力水平。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我国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紧密的关系着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传统的税务征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前经济社会,两税并存制度的转型已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在传统税收模式下企业税收负担重,不同税种之间相互干扰,征税管理问题频频发生。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为改善会计核算和税收的程序、促进我国税率的调整、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水平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姜素华.试论营改增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3(31).
[2]陈少克.增值税“扩围”效应研究一基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4).
[3] 李建人.营改增”的进行时与未来时[J].财经问题研究,2013(5).
[4]刘中虎.增值税的社会经济效应与“营改增”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5] 秦 文.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3(22).
[责任编辑:高 瑞]
F812.42
A
1005-913X(2015)03-0077-02
2014-01-20
王 颖(1974-),女,黑龙江海伦人,会计师,研究方向:税收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