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旭光
(汾西矿业集团河东煤业公司,山西灵石031302)
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任旭光
(汾西矿业集团河东煤业公司,山西灵石031302)
传统的煤炭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问题、煤炭利用率较低以及煤炭的产出率和回收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应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而寻找煤炭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实施的主要对策。
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单向性的发展流程,主要是由资源发展到产品再到废物利用的过程,产业发展的特征是三高模式,即高投入、高排放和高消费,通常是利用加重生态环境符合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在能源增长和环境管制的双重压力之下,煤炭产业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而引出一种以循环经济发展为产业链的新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具体包括资源、技术含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四种模式,首先是传统产业模式,其次是污染控制生产模式,紧接着是清洁生产模式,最后是生态产业模式也可以称为循环型产业模式。
(一)产业生态学视角下的传统产业模式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传统产业分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矿区的传统产业分为传统工业和传统农业经济,其中,传统工业主要指的是与煤炭开采相关的产业,有矿业、运输业和制造业。工业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能源。运行模式由资源开采到产品制造再到物品消费,将这三种模式下导致的污染物释放到自然界。这种运行模式有着较大的弊端,往往会导致能源耗竭,物质在循环过程中出现断裂。
(二)产业生态学视角下的污染控制产业模式
污染控制产业模式也被称为末端治理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遏制传统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国政府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污染物的法律法规,在治理过程中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为了确保企业对这一模式的遵守和执行,在相关法律中强制企业对其生产的污染物实施净化,污染物的排放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大多数产业属于这种生产模式,其主要优势是对于产业污染物的迅速扩张进行遏制。但是在产业生产的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较多的缺陷,采用这种产业模式成本较高,环保部门难以对其进行监管,从而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最终决定了这种产业模式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生态学视角下的清洁生产模式
污染控制生产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只能将废弃物由一种介质转向另外一种介质,治标不治本。对于复杂的系统生态问题难以解决。清洁生产模式是在污染控制模式基础上生成的一种用于整体预防性的环境战略。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从根本上降低环境风险。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只能用于单个企业,其关注的重点是产品生产工艺的过程,不能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对不同生产环节和生产部门之间的问题进行考虑。
(四)循环型产业模式
循环型产业模式也称为生态型产业模式,是清洁生产的升华。这种产业模式是在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其本身是一种复合型的产业模式。在应用过程中遵循三大原则,主要是实施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合理化原则。将传统产业中的单向流程转变为反馈式的双向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产业主要有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能够实现系统耦合,能够确保物质和能量的多级使用。从而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出。
(一)煤炭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创新
传统煤炭行业中的客户往往是产业链下的直接客户,循环经济的引入对客户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增加了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业性单位。通过对客户的多元化和层次化的实现使产业链得到延伸,从而实现了价值创新。由产业链到价值网的转换遵循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再循环和再利用原则。考虑到了煤炭发展地居民对于煤炭企业的需求程度,还有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进而实现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将整个产业网络的客户纳入到需求范围实施更好的管理,企业应该注重直接客户的发展,对整个产业网络的客户进行管理,进一步创新循环经济的价值。
(二)煤炭循环经济下的产业价值链介绍
煤炭行业中的产业价值链是各种价值创造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煤炭的基本生产链,另一个是煤炭的非基本生产链。在煤炭企业中,以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其产业链的构成是由煤炭的生产和经营构成的。随着企业的多样化发展,大型的煤炭企业中出现了较多的非煤产业。为了提高煤炭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高价值创造,煤炭企业需要在大力发展主业的情况下促进煤化工产业和粉煤灰产业等一系列新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完整的产业框架,促进煤炭产业价值链的规模化发展,实现不同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下的产业需要在确保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添加新的活力。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还与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有着较大的关系,对废弃物进行利用不仅能够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煤炭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价值链创新
实现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三个方面的保障,首先需要解决矿区内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的交易成本问题。其次是需要注意价值链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避免因煤炭价值和质量的原因对产业链造成的严重影响。最后是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有序发展需要得到政府支持和相关政策的保障。需要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创新。此外,煤炭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其企业适应整体价值链的发展,对自身的价值链进行调整,对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一种新的价值链通道。煤炭产业链也需要重新规划和布置,从而实现价值链的整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促进企业价值链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需要构建灵活的价值联结点,价值联结点能够在一定情况下转变为价值决策点,对价值链的整体效益进行全面衡量,达到维持系统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构建灵活的价值联结点能够实现价值链的持久平衡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确定企业产业价值链的战略方向。
发展煤炭循环产业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高技术、轻污染以及高效益的优势,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和谐生态工业的创建奠定基础。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转型,帮助资源枯竭城市摆脱过度依赖资源生存的现象。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1]王 乐,武春友,吴 获,等.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新汶矿业集团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04(4):265-278.
[2]马慧峰,李 宁.内蒙古地区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前沿,2013(7):98-101.
[3]刘 剑.基于外部条件的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C].//2012’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2012:277-279.
[责任编辑:庞 林]
TP39
A
1005-913X(2015)03-0059-01
2015-02-22
任旭光(1959-),男,山西孝义人,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