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考试评价的思考

2015-01-02 05:48戴世英沈阳工程学院教务处辽宁沈阳110136
当代经济管理 2015年36期
关键词:创新型考试考核

○戴世英(沈阳工程学院教务处 辽宁 沈阳 110136)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考试评价的思考

○戴世英
(沈阳工程学院教务处辽宁沈阳110136)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与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建立,以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影响着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考试评价可通过发挥考试功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本文通过考试评价的界定,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创新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多元化等一系列改进措施。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考试评价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各高校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从设置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完善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特别是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考试评价作为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工具,也在不断探索之中。在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完善。

一、高校考试评价的界定及作用

考试评价是对特定考试之合其对应的特点价值主体需要和合有关考试规律的程度进行判断的一项活动。高校考试评价的对象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课程,目的是判断考试的目的性,为考试组织者提供考试结果作为评价考试的依据,也为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提供依据。

考试评价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育评价的一种测量工具,它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教学的管理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科学客观、鼓励创新的评价,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学功能有重要作用,对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考试评价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高校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独立性、创新性,以尽快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考试评价通过发挥考试检测、激励、评价等功能,改进教学工作,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教学目标。

1、科学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

考试评价具有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的作用,堪称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同时也影响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的现状是教材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就考什么,不能很好地发挥考试的作用。如果我们正确运用考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合理地评价考试,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考试的目标、考试的标准、考试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综合的构成,是确定教学内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最后评价的依据。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试评价不仅能反映出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反馈出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情况,更能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的培养。通过评价,能促进高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三、现行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1、评价内容片面化

高校现在考试的内容基本局限于教材,教师讲授什么内容,考试基本上就考什么内容,有的教师在考前还会划重点、划范围,使考试范围更窄。这种考核方法没有学生能力和创新方面的考核和评价,造成的结果如下:第一,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专注于教材内容的学习,知识面狭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第二,由于教师讲授内容的限制,考试内容也会相对狭窄,学生平时学习不勤奋,通过考前突击就可通过,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影响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第三,助长学生的学习惰性,影响努力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走向社会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生活。

2、评价方式单一化

目前,高校的课程考试主要局限于闭卷笔试,题型中客观题权重较大,这种考试模式便于阅卷,易于管理,但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评价方式多采用终结式评价。尽管各高校对考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增加了过程考核的力度,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但评价方式仍然是采用静态指标,即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终结性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分数,不重能力,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也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3、评价标准机械化

现行高校的评价标准是依据得分点给分,即教师阅卷的标准是根据试题的标准答案对照学生所答,如果答卷中和试题的标准答案相吻合,即有得分点,教师则给出相应的分数,否则无分或减分。即使学生的答卷有创新和创意,但不符合试题的标准答案,也不会得分,更不会得高分。这样的评价标准,教师会机械化地阅卷、评分,学生会用心揣摩教师命题的题型、特点,以便寻求最佳答案,从而造成学生只重成绩和结果,忽略学习的过程;只重分数,忽略能力的培养。

1.2.1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就是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体征检查以及超声检查、轴移检查等,为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最先进行的检查手段。

4、课程考试的试卷分析表面化

试卷分析是教师在课程考试结束后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体现命题的结构、各种题型的分值,更能体现考试的可信度和效度。通过试卷分析,能发现考试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但是,目前各高校的试卷分析已经形式化、表面化。教师在考试结束后,完成阅卷、核分、成绩录入后,例行公事地进入试卷分析阶段,填写一份试卷分析表,而没有真正对命题情况和教学在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学生方面,一门课程考试的结束,就意味着和这门课程已经告别,没有对考试结果自我总结和评价,致使考试的导向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四、改革考试评价的策略

1、评价内容创新化

考试内容科学与否决定着考试评价的科学性。大学考试内容重点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不拘泥于教材,要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针对学生的个性设计考试内容,同时,考试内容要有创新性,体现时代性,既有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又要有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了解和掌握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程度。因此,要实现科学评价考试内容,就要评价内容创新化,发挥考核方式多元化的优势,结合开闭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考核方式,多方位、多角度考核学生的能力,克服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2、评价方式多元化

高校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简单和单一。有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创新意识薄弱,必修课程门数较多,必然造成学生只专注于课程的学习,无暇顾及能力的培养,评价方式也随之单一,一定程度限制了考试作用的发挥。因此,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方式就应该从单一的方式过渡到多元化。

(1)考试评价与考查评价相结合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的性质,可以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高数类、大学外语等公共基础课可以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达到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目的;思政类公共课程可采用开卷笔试的方式,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计算机类公共课程可采用机考方式。对于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可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如开卷、一页纸开卷、大作业、论文等;而对于实践教学的课程以及限选课、任选课,可采用考查方式,实行开放式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遵循的是为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发展和完善。现行的高校评价制度,注重简单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效果缺乏沟通和交流,不能及时地反映学生的要求。高校应加强过程性考核,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堂情况、作业、课程设计、口试、论文等多元化考核,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的评价,它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果的重要标准,对学生平时的表现没有列入到综合评价中,强化了期末考试的作用,弱化了学生平时的表现。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提倡新的评价方法,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既要重视学业成绩,又要关注多方面的能力,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更不是保研、评优的唯一标准。只有提高对学生评价的综合性和科学性,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评价标准灵活化

考试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我们应改革旧的评价观念,提倡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及全面发展的思想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在创新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情感交流、诚实守信方面的因素,以及学生的主体品质,包括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等。学生只有个性差异,不存在价值高低的差异,坚持这一观念,是贯彻评价标准灵活性的思想基础,落实这一方法,就可避免传统的、旧的考试评价思想,探索新的评价标准,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真正实现灵活的评价标准。

4、完善考试制度

制度是改革的保障。考试在改革的过程中,会破除一些不利于改革的因素,建立和完善高校考试制度可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主要在教学管理上的教师命题、考试组织、阅卷流程、成绩评定等管理方面的规则与规定,以及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规则。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刻认识,在不断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更加严谨。特别在学生重修考试方面,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办辅导班,增加过程考核的力度,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鼓励学生参加辅导,使学生能有所收获,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服务于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树立先进的教育和育人理念,深入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和考试评价的内涵,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完善考试制度,构建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试评价体系,发挥考试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处理好分数与能力的关系,解决评价单一的问题,实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1]李荔:高校考试评价改革实践的困境与破解策略[J].科教导刊,2015(3).

[2]杜菲菲:学校考试的改革:从考试到评价的转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7).

(责任编辑:柯秋萍)

猜你喜欢
创新型考试考核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