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晓娟(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 河南 郑州 450006)
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对策探究
○孔晓娟
(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06)
辅导员作为高校中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繁杂的工作特点,易产生职业倦怠。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有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产生原因也是宏观、中观、微观兼而有之。而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包括社会、学校、辅导员自身这样大小系统互不冲突、相互融合的原则下,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才能更好地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
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对策
“倦怠”一词出现较早,《礼记·礼器》有云:“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倦怠”不同于“疲劳”,它更多是心理疲乏。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人们生活压力剧增,使得职业倦怠频现。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一般指辅导员工作中经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身心易疲乏;情绪易低落,自我评价低,对学生冷漠,缺乏耐心;厌倦工作,缺乏热情,敷衍了事;不喜与学生交往,对社会、学校、学生、工作等总是抱怨牢骚。
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情感衰竭,这是最典型表现。辅导员抵触工作,经常感到烦躁压抑,没热情活力,身体疲劳、情感枯竭。对人冷漠,处事粗暴或放任。如:有些辅导员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是“混日子”。二是去个性化。指对学生忽视、冷漠、没耐心,缺乏和学生、同事的沟通交流,工作态度消极、悲观,会因小事惩罚学生。三是低成就感。指辅导员自我评价低,无价值感,对前途迷茫。如:很多辅导员日常都用来处理学生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真正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和做研究的时间几乎没有,发展空间有限,工作不出成绩,日久年深,也只是从年轻的辅导员变成“老”辅导员。
1、宏观层面
中央16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随后教育部也出台系列配套文件,给予辅导员充分肯定,但号召却未很好落实,辅导员的经济、社会地位都未得到保证。在这个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现代社会,辅导员的生活负担和压力更大,他们有一句口头禅:“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辅导员经济地位不高,社会地位也很难保障。很多人认为辅导员不是教师,是学生的“高级保姆”,但事实上,多数辅导员都很优秀,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个人存在感,现实尴尬的经济社会地位很容易让其产生职业倦怠感。
2、中观层面
高校对辅导员的选拔任用是否公开透明,职责权限是否明晰清楚,考核晋升是否公平合理等,和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关系密切。
首先,目前就业形势严峻,辅导员招聘数量有限,为部分特权人士提供了机会,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个别院校的辅导员招聘人员早已内定,招聘往往是走过场。这种不透明的选拔机制本身就是错误的开始。
其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辅导员实际工作是学生的日常管理。如:查寝、卫生、出勤率、勤工俭学等,凡和学生相关的杂务都由辅导员“全权负责”。辅导员工作内容庞杂无边界,工作时间远在8小时外,这种身份模糊尴尬、职责界定不清晰、无成就感,都易滋生职业倦怠。
最后,在对辅导员的培养和考核上,辅导员刚入职时,缺乏经验,但专业岗前培训很少,在职培训更少,很多辅导员不断摸爬滚打,才慢慢学会管理学生,此时早已是身心俱疲。在考核上,繁重的劳动换来的经济和社会回报都微乎其微。
3、微观层面
我国的辅导员制度,有其特殊性,较国外专业的辅导员培养稍显不足,针对辅导员的培训体系不健全,辅导员进修深造的机会较少。很多初入职辅导员,缺乏专业培训,工作中问题层出。他们从刚入职时的热情和高期望,在琐碎、不出成绩的工作中,也慢慢消失殆尽。且针对辅导员的专门心理疏导渠道不多,这就导致辅导员不会减压,加速职业倦怠产生。
此外,个体人格因素也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之一。低自尊、外控型、倔强等一类的人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1、社会层面
(1)杜绝招聘腐败,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辅导员队伍之所以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关键在于优秀的人才能否“进得来”,进来了以后能否“留得住”。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必须杜绝辅导员招聘腐败,并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辅导员作为一个育人职业,其准入制度也很重要。针对部分高校辅导员招聘中走过场、走形式的现象,应该坚决予以打击制裁,以便于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进得了”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队伍中年轻人占的比例较高,大都处于成家立业阶段,经济压力较大。另外,高校中按职称论资排辈分奖金福利,对青年辅导员群体也不利。因此,如果对辅导员的经济待遇和福利不给予适当倾斜,就不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很难为消除职业倦怠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虽然国家不断提出要提高大学教师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但在高校中,绝大部分辅导员都有“二等公民”的感觉,其社会地位并未得到认可。对于辅导员来说,大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强烈,渴望得到尊重。因此,高校应切实关注辅导员社会地位的提升,从政策上支持、舆论上宣传,切实提高其社会地位。
(2)加强专业化培养,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
在美国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有专门针对学生事务的培养方向,如哥伦比亚大学将学生人事管理列为高等教育博士培养计划的适用领域,南加州大学高等教育计划适用的职业领域首先是学生服务。但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辅导员专业,高校辅导员入职前只有简单的岗前突击培训,专门培训学习不多。由于国家准入制度的不规范,导致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等都不甚清楚。虽然国家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很多辅导员对学生的大小事物都要操心,事无巨细,工作严重超负荷。因此,辅导员名义上是教师,实际则充当着学生保姆的角色。
因此,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国家应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重新梳理划分辅导员的职能,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逐步建立与辅导员身份相匹配的职责体制和工作制度,把辅导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宏观制度层面和源头上消除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2、学校层面
(1)建立积极的工作制度
高校应从辅导员的选拔任用到培养考核等方面,建立全方面、多方位的积极工作制度,达到“人得其位,位得其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局面,从制度上保证,不断提升辅导员个人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达到消除职业倦怠的目的。
首先,要严格辅导员选拔制度。要从职业道德、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杜绝素质低下、无责任心的人进到辅导员队伍中;严查辅导员招聘腐败,把好辅导员任职门槛,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进得来”,只有具备这一职业的发展潜力,才能在后续工作中尽量减少职业倦怠。
其次,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想真正杜绝职业倦怠现象,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划定工作范围,强化工作职责,结合各高校具体情况,建立岗位责任制、反馈制、工作公开制、绩效考核制及工作追踪制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如:美国在高校设置咨询顾问,专门为学生提供学业、交往、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咨询。这样的细化和专业化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就能把辅导员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减少其职业倦怠发生。
最后,在对辅导员的培训、考核上。针对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体系,从时间上来看,可设立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从培训形式上,可分为脱产学习和进修。适当的培训不仅可使辅导员摆脱角色冲突的困扰,提高管理和科研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身心,避免职业倦怠发生。在考核上,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普遍面临晋升渠道狭窄问题,这也是造成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低的原因之一。因此,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应逐步细化、专业化,并对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实行分类考核。
(2)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一是要体现人文关怀,在全校提倡尊重、关心和重视辅导员工作,给辅导员创造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热情,体验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二是学校对辅导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制定一系列政策,在薪资待遇、职称评定工作灵活度方面适当给予政策倾斜,给辅导员提供和专业教师等同的工作环境。三是要关注辅导员情绪情感,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树立“正面对待”辅导员情绪情感的认知取向,不能忽视辅导员情绪。高校应该重视建立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的多种渠道,重视他们的情绪问题,及时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3、辅导员个体层面
(1)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提升个体幸福感
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在积极情绪下,辅导员会在工作中获得快乐的、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创新性都会提高,和学生的互动也会相应增强,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种工作中产生的积极情绪,可以帮助高校辅导员更深刻地体验积极情感,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一种肯定的心理体验,从而使他们获得工作的快乐并且提升主观幸福感,其精神生活质量也会有很大提高。
(2)构建积极的人格
首先,高校辅导员应从认知角度调整,转变观念,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特点决定了其很难让人产生成就感,辅导员不要因为日常工作的琐碎、不易出成效或外界的评价而否定自己的成绩、职业,进而否定自己。当客观环境改变不了时,应改变自己的认识,及时排除不合理信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其次,从情感的角度来看,良好的心境往往带给人愉悦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又会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最后,从行为角度来看,辅导员要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懂得生活的平衡,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特别是像辅导员这样的琐碎、繁杂的职业,更需时间管理、自我管理的技巧。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辅导员应该学会与人沟通,多和外界进行情感交流,寻求社会、家人、朋友、领导、学生的广泛支持,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可以借助网络系统,建立自己的网络支持系统。此外,辅导员要真正地摆脱职业倦怠,需要内在的自我支持方式,学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减压,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克服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就是辅导员要学会做“减法”,学会在工作中减压,寻求家庭和工作的平衡点。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让生命不仅有深度,也更为厚重。
[1]王莉、王俊刚: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