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妮
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预算法》,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新要求。文章在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对策
素有我国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历经20年后完成了首次修改,于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重新颁布,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总结了这些年来我国财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要求,它是规范预算行为,推进预算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在预算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事业单位由于具备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付和运营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来源。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资金筹集、经费分配的依据, 确保单位完成各项工作计划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事业单位的资源合理有效的整合分配。随着国家公共财政改革地不断深入,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改革虽然在规范单位支出行为,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在预算编制、执行,评价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然。新预算法对预算管理提出了“全面,公平,透明,绩效”等更高更细的要求,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水平,谈一些个人看法。
部门预算是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前提,是预算管理的基础。但有些单位并不重视预算编制工作,从预算编制的前期基础资料的准备就敷衍了事,预算编制仅以申请到更多的财政资金为目的,不重视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⑴认为预算编制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业务部门没有参与其中,加上单位各部门、以及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对主要工作计划和业务特点不太清楚,实际需求了解不够,预算指标不够全面准确;⑵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由于财政部门统筹考虑财力情况,下达预算控制数,一般事业单位大多采用增量预算法,通过往年预算数基础上增加一个系数进行下年度预算指标的测定,不能按单位实际工作情况与计划任务目标预算,不够科学合理;⑶单位在编制预算与单位工作计划时间不同步,往往编制预算时,单位下年的重大决策和工作计划尚不明确,很难准确预计经费需要,加上预算编制时间相对紧迫,支出预算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不够细化,不利于预算的执行。
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缺乏预算管理意识,“轻编制,轻执行”。对事前预算的编制,事中预算调整的审批,预算执行过程中资金管理,预算执行完后的评价考核没有制度规定,流程操作不明确,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二上二下”完后预算就束之高阁,不按预算批复执行,只要有经费,支出不控制,随意调整支出内容,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互相挤占。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但实际中由于监管不到位,内部控制薄弱,预算与执行也是“两张皮”, 只要不突破开支范围就随意花销,超预算,无预算的支出时有发生,这样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资源滥用,损害部门的办事效率
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执行率低。(1)没有绩效管理的意识,说到部门预算,一般只想到预算的编制和分配情况,预算资金拨付后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等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加上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还健全,各部门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足,没有绩效考核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绩效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评价标准单一,不少是主观指标,实际操作性差,评价结果不够准确。
首先单位负责人要学习,只有单位负责人对新预算法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带动全员学习,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制作展板、发放学习手册、有奖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大家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形成“以理财为荣,以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使每个单位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职工都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不断提高全员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另一方面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预算软件培训,使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提高业务和政策水平,使其严格履行职责。
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适合单位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以保障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完善预算资金使用制度,加强经费开支的事前监督,严格的经费支出,审批,报销等制度,使预算资金在其流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最大限度地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从预算编制的“源头”抓起,推进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1)重视预算基础数据的准备。部门预算的包括人事,项目,财务,管理等各方面,虽然预算最终表现为财务预算,但还是应该集全单位之力做好预算。在领会与把握预算编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预算单位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与年度工作计划做好编制预算的前期基础工作,确定较详细的综合指标和定量指标,提高预算编制的全威性和专业性;(2)抓好支出预算管理,加大零基预算的应用,不断强化“全口径预算”“透明预算”的新理念。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前首先要核实相关基本数字和厘清各项定员、定额,建立较为规范的公用人员定额支出标准,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细化支出内容。对项目支出,认真分析,科学合理地细化到经济分类科目中,实行项目评审论证和绩效评价,一年一定,滚动编制。(3)重视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按政府采购目录编制,切实掌握资产使用情况和人员构成情况,坚持“先预算,后计划,再采购”的原则,努力提高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
新《预算法》对法律责任进行了全面的充实与明确,对预算的调整变更,违规开设专户,虚列收支,违规担保,挪用骗取预算资金等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责任,对违法违规人员的处罚与处分更加有威摄力。事业单位要解决过去“财政预算执行刚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规范部门会计核算,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加强对预算资金使用的控制,在办理采购,付款,费用支出,工程项目等业务时严格执行预算标准,对超出单位预算的资金支付,对项目资金预算间的调剂,都要实行严格审批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规范使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监督是预算管理的关键。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主要是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重视社会中介机构或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确保预算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有效。
新预算法首次提出了“预算公开”,不仅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越来越迫切。预算绩效管理包括预算编制绩效管理、预算执行绩效管理和预算使用绩效管理三个部分,使政府部门能够花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多的事,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单位从编制预算起就树立引入预算绩效考核的理念,科学设计绩效指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绩效运行实行实时监控管理,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在预算绩效评价阶段注重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结合,对绩效评价内容强化,确保评价结果较准确,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作为事业单位应通过现有预算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思考和建设,完善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执行的保障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最终完成,积极探索实际操作性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单位全面健康良性发展。
[1]张敬梅.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11).
[2]任勤.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浅析[J].财经界, 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