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巧
种子企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资本或通过融资实现扩大生产及再生产所需的项目资金,二是来自发改委、农业部、林业部、财政部等各级政府部门为促进国家农业发展而拨付的专项资金。本文主要论述财政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
资金管理中,农业项目资金必须实现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款核算、专款专用,这就为保障农业项目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途径。
首先,强化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是财政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三农”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以江苏省为例,当前农企方面财政资金主要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种业基金、生物育种与产业化开发专项等,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水平,能够有效实现财政资产保值增值。
其次,强化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是提升企业利润水平的必然途径。资金是项目的灵魂,管好项目资金,就是要实现高效能的成本管理,让每一分资金都能实现价值,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据本人工作实践,种子企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上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就当前种业企业项目资金使用来看,规划水平明显不高,主要体现在项目前期设计论证准备不充分,导致后期项目工作偏离原有计划,不能顺利实施;项目配套及自筹资金到位率低,效益缩水严重;扩大企业自身生产、研发方面项目工作积极,明显轻视繁育基地相关建设项目;出现挪用资金现象。如项目前期工作,部分种子企业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就不注重经营建设与基地建设之间的规划,对经营建设、育种研发方面的预算也未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造成后期实施困难。
种子企业项目内部控制疲软,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重要性认识上,不少企业重项目,轻管理的思想,为了获取项目资金,企业通常会设独立的项目部负责收集项目信息,并重视项目全程的审批流程,事前控制工作较为完善,但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就凸显了。如,调整设计方案的建设内容、变更建设地点、降低建设标准、合同管理粗放、项目采购监控不足等,加上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及运作管理机构多为临时组建,人员流动大的状况下极易影响项目建设的规范性及连续性,项目事中控制疲软。此外,项目建成后,对建成工程管理工作落实不足也体现出事后控制的问题,造成项目无法如期验收。
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人与新项目建设团队之间职责划分不明,例如,建设过程中,由于某些技术是管理人员的专利,在建设工程中,项目管理人在未与项目建设者充分沟通论证的情况下,直接变动局部设计方案,致使项目建设成本偏离设计方案。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岗位监督制约机制也存在不明晰的现象。
进度控制问题除了由于项目进度计划设计问题与内部控制导致之外,还存在以下原因。首先,由于没有把握好项目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导致项目进度无法切实符合进度规划,同时,由于自身管理、设计变更、资金及物资供应等因素的影响,项目进度控制常常出现疏漏。最后,建成后,管理单位设立考核机制的意识不强,运行管理基本处于空白或流于形式。
当前,种子企业项目资金要求进行专账核算,在这一过程中,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套表不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全貌,基于“企业会计核算”与“项目专账”两套账务核算体系,专账核算出现项目资金使用报告不包含国家项目投资,也不包括自筹资金的现象,在项目验收时不能系统提供资金使用情况表。
第二,项目资金挤占、挪用现象依然存在。一方面,县级财政单位为平衡预算,出现挤占、挪用上级资金的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及单位普遍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现象,专账核算工作不力。
第三,报账问题。首先,某些企业将项目建设资金借支具体实施部门,借条充抵库存现金,发票一到直接报账,不做会计核算。其次,部分小项目在获得拨款后列入专项收入,待支出发生直接冲减专项收入。
针对上述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为解决资金使用规划问题,种子企业可采用构建多角度、综合型财务模型的方式。首先,项目部要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事前阶段要进行调研,根据企业发展目标、项目实施能力与经济因素制定实施方案,避免由于内外部条件引起的项目执行与设计不匹配现象。其次,财务模型建立阶段,财务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能力,在优惠政策利用、采购方案等模型构建中尽可能细化内容,避免因利润问题造成的工作重点偏移现象。财务模型构建完成后,企业要充分分析与识别企业项目对自身收益影响的敏感因素。同时,国家也应为此做出努力,如设置资质、品种、设施方面门槛,限制财务规划能力不足的企业进入;确定项目功能与目标,避免削弱企业建设积极性;提升育种手段及能力,为产业化发展团队提供便利等。
事前控制上,企业应该对抓住项目建设内部控制关键节点,如立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合同管理、授权审批等机制的建设,严格规定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面职责。事中控制上,若出现项目管理人掌握关键技术的情况,就应当将新建管理团队与管理者的职责划分清楚,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并形成书面性规范。同时,企业应当重点关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等状况,制定完善的审批流程,变更申报上,应当在书面文件中列示变动中的技术变动、成本变动、可能影响等,强化成本控制,以保障项目顺利执行。事后控制应当建立项目后评估制度,评价项目基地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和项目收益等,以此作为绩效考核和追究问责的依据。
首先,要严格制定预算管理制度,一方面,由独立的项目部与财务部门共同收集项目信息,组织项目预算编制;另一方面,基于项目预算编制,设立财务指标,如预算比、完工率等,按指标施行月跟踪制度,形成月报告、专项报告等。其次,要重视竣工结算落实,分析投资回报率、剩余收益能力、运营能力等关键指标,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估,以实现绩效考核,为后续工作留足经验。
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应与预算区分开来,是针对财政资金与自筹资金,分析对比融资成本基础上,合理安排现金流的举措。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具体应详细到月,要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与设计方案,落实资金使用。同时,从使用计划出发,企业可以构建全程的进度监控机制,团队应当按月以跟踪报告的形式上报项目进度,财务人员在接收报告后,合理更新调度项目资金,避免无效占用引发的成本提升,避免现金流问题。
第一,针对项目建立独立的账套。在“企业会计核算”账中针对专项资金通过专项应付款按实施方案建立下属二级、三级科目进行项目核算,对项目所需配套资金在企业财务账套里单独归集在一个科目中核算。如,统一归集到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科目中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实行分级、分科目、分项目核算。再如,涉及工程的通过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及其明细科目核算。同时在企业账之外建立独立的“项目专账”账套,将项目资金和企业配套资金统一纳入该账套核算,根据项目财务管理要求建立明细科目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按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凭证单独复印出来独立装订,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报表,保障月度终了与企业账套中该项目的所涉及科目发生额核对无误。
第二,精细化管理,避免挤占及挪用。如分设农业专项资金为特定用途资金、经常性资金、建设性资金三类,强化项目结余资金管理,以项目需求为起点,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刚性。
[1]吴爱华,李明贤. 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分析与融资对策探讨——以我国种业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40-43.
[2]政策扶持出台六项具体措施[J].中国种业,201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