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2015年2月,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简称偿二代或C-ROSS正式颁布。同偿一代相比,本次监管规则的重大修改体现在监管的理念、框架和标准等多个维度。因此,该新监管体系将在保监会设定的过渡期内进行试运行,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其与旧体系的全面切换时点。在过渡阶段,现行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偿一代)和偿二代同时运行,保险公司必须分别按照新旧标准编制不同的偿付能力报告,保监会以偿一代作为监管依据。相较于偿一代规模导向的监管模式,偿二代监管机制强调风险导向的监管思路,对各类认可资产、认可负债、最低资本的计量做出了较为细致、具有风险区分度的标准。鉴于此,保险资金投资运用必将受到其影响。如何规划、配置保险资金,使保险资金在满足偿付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使用效率、最大化投资收益成为了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偿二代监管规则可以从制度特征、监管要素、监管基础三个方面来认识。偿二代在制度方面以风险导向为监管理念,在监管要素方面建立定量监管、定性监管、市场约束三支柱模型,在监管基础方面落实到保险公司具体的管理工作,其整体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全面的监管体系。
在偿二代监管规则中,同保险资产管理与资金运用方面关联紧密的内容在于最低资本的要求。在偿一代体系下,最低资本计量与风险的关联度不高,监管规则对于规模相当的业务和资产笼统地设定相似的资本要求。而偿二代监管规则以风险为导向,对于不同大类的资产、同一大类资产下的不同分项资产均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差别设定了差异性的最低资本计量标准。具体而言,最低资本为风险暴露与风险因子乘积的计算结果,公式是MC=EX*RF。其中,EX应当作为资产的认可价值,RF则随着风险的变化而设置了不同的系数。因此,本次第二代偿付能力体系在风险管控方面细化和提高了标准,保险资金投资与运用的方式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保险资金运用的范围和渠道的拓宽意味着险资可能面临更加复杂而未知的环境与风险,从而加强对于这些风险的控制势在必行,毕竟保险资金的本质属性强调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便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总思路与政策大方针。偿二代监管规则之下,保险公司风险分为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其中,固有风险又分割为量化风险和难以量化风险。对于量化风险,规则要求按照在险值方法计量最低资本;对于控制风险,保监会应用监管评价法,针对保险公司在固有风险管控方面的成效设置了0到100分的评分模型。对于保险资产管理而言,在偿二代监管要求之下需要掌握好投资组合与最低资本要求之间的关系、平衡收益与风险、兼顾保险资金使用效率和偿付能力充足性。
偿二代风险导向的监管标准使得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水平的优劣出现分化并在资本计提中显现。经过测试,优质保险公司因其风险管理到位而使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差值变大;从整个行业来看,冗余资本释放出5 500亿元,产险释放冗余资本500亿元,寿险释放冗余资本5 000亿元。这5 500亿资产无疑为保险投资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源泉,使险资投资布局能够更加灵活。对于资本市场而言,5 500亿元的资金注入为其发展增添了动力。如果以目前股市日成交量规模来看,这些冗余资本足够影响股市的走势。然而,冗余资本进入资本市场前还需根据保险资金自身特性、投资目的、风险要求等进行合理配置,因此有多少险资会注入股市、对股市的推动如何并不确定。同时,无论对于保险投资还是资本市场,冗余资本的释放所带来的都只是短期效应,这种短期影响源于监管规则更替过渡而产生的阶段性作用。长期中,当市场资金规模逐渐达到新的常态,市场不再会对冗余资本产生大波动或大振荡之类的反应。综上所述,利用好释放出的这5 500亿规模的冗余资本来帮助保险公司在监管规则换代期得到缓冲与适应是其短期效益所在;此外,鉴于目前股市处于大牛市阶段,如何抓住良好的投资机会争取高收益是冗余资本释放的另一个重要意义。
偿二代下最低资本计提对于保险投资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一支柱量化风险中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虽然与投资端关联性强,但因为目前国内市场信用违约情况较少,并且保险投资计划对增信十分强调,通常的投资计划均设置了实力强大的保证人,所以信用风险不会对保险投资端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市场风险在偿二代监管规则中涵盖了利率风险、权益价格风险、房地产价格风险、境外资产价格风险、汇率风险五个方面,每个方面下均对涉及的不同资产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低设置了不同的基础因子从而使最低资本的计量与风险直接挂钩。如果比较各大类资产,能够得出风险因子由高至低的排序,即为权益类>权益类金融产品>不动产>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债券。由此可见,保险资金投资不同领域的风险与资本耗费存在差异,资产配置有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将分项讨论偿二代最低资本要求对资产配置的影响。
1.权益类投资
根据偿二代监管规则,权益类资产的风险基础因子最大;其中,普通股在权益类资产分项中风险最高;而普通股项下又根据沪深主板股、中小板股、创业板股三类风险程度的不同设定了0.31、0.41、0.48的基础因子(RF0)。因此,按照这一监管规定保险资金应该降低权益类资产比重,特别是股票的比例。某保险公司精算部门曾做出测算,若该公司权益类投资占比达到10%,则其偿付能力水平会下降10%到15%。这说明资本消耗水平的增加会抵消权益类投资收益的效率。其次,偿二代的最低资本要求在影响投资端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负债端。因此,保险公司若降低权益类资产比重,就要同时调整其负债端。举例来说,保险公司目前推出了不少理财型保险产品或承诺了较高收益率的万能险产品。当其权益类资产比重下降,则投资收益率的提升程度也会相对减缓或下降,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高收益型保险产品的兑付能力相应不足,所以险企对于其负债端的保险产品收益率也要做下浮调整。从长期来看,随着偿二代监管不断步入正轨而全面影响保险资金运用这一趋势,保险公司应当确立合理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水平,不宜盲目追求高收益率而忽视偿付能力充足率,还是要回归保险资金安全性与稳定性的特质,节约资本占用,追求长期、可靠的收益水平。
上述观点是基于监管要求本身而得出的。当然,除了监管要求,保险资产配置还需考虑宏观经济情况与市场的走势。在考虑了其他因素后,险资在权益类投资上是否降低比重、降低幅度有多大都将变得不确定。比如自2014年底中国股市持续回暖,进入2015年又迎来了政策性的大牛市。虽然偿二代也在相似的时间段开始试运行,但保险公司事实上还是在宏观政策对股市重大利好的时点大举加大股票投资份额。根据统计,2015年1月至4月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分别加仓442亿元、709亿元、1 579亿元和1 536亿元,共计达到了4 266亿元。由此可见,未来保险公司在投资端权益类资产配置方面是否会因为偿二代而一定削减其份额并不确定,这需要视监管要求、市场运行情况、宏观经济走势和各个保险公司自身的投资战略与能力而定。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欧洲。在欧洲SolvencyⅡ建立和实施以来,人们预期监管要求会令保险公司缩减权益类投资规模,而实际情况是在欧洲零利率的市场大环境下,权益类投资并没有像预期一样有十分明显的变动。
综上所述,从长期角度而言,偿二代监管规则下,保险公司必须对权益类投资的风险有深刻的认识,因为它对资本占用与消耗较大,继而影响偿付能力,因此控制权益类投资比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险资配置此类资产的主线思路。与此同时,在一些股市形势较好的时期,保险公司也应该抓出机会获取更高的收益水平,此时可以通过投资战术来对资本占用情况进行改善。
2.境外投资
根据测算结果,财险资金投资境外10年以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最低资本要求小于国内同久期的产品;发达市场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最低资本要求是略小于国内沪深主板股;保险资金投资境外房地产的最低资本要求仅高于投资国内房地产投资的1%到3%。截至2014年末,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比例仅为1.44%,远低于监管要求上限——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15%。由此来看,险资加大境外投资是偿二代下一个可能的选择。这也符合当今保险公司进行资产全球配置,风险全球分散的愿望。同时,“新国十条”在宏观战略与政策上也鼓励保险公司“走出去”。当然,险资在境外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风险的把控。偿二代对于新兴市场还是赋予了较高的风险基础因子,这当然有监管的合理性所在,需要保险公司权衡利弊。
3.不动产投资与另类投资计划
首先,偿二代要求中投资性不动产的基础因子有所下降,这将利好不动产投资。同时,不动产投资与保险公司养老地产项目的开发相适应,是值得关注和改善险资利用水平的领域。其次,另类投资计划在偿二代的要求下需要使用穿透法来确认风险程度,若无法穿透,基础因子可高达40%。众所周知,随着保险投资渠道的不断放宽,另类投资在各保险公司资产配置比重上有了显著攀升,这也是提高险资收益率的全新领域。但偿二代下毕竟有最低资本的限制性要求,因此今后保险公司在另类投资中要使基础资产尽可能明晰,这样一来最低资本要求会大大下降。并且,质量较高的另类投资计划可以在不影响资本占用的前提下替代风险因子较高的权益类投资,实现控制风险与保证收益的双目标。
如前所述,偿二代在监管的第二支柱定性监管要求中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设置了评分要求,风险管理水平的良莠将对最低资本的计量直接作用进而影响偿付能力。对于控制风险,其最低资本要求MC控制风险=Q*MC量化风险;Q是控制风险的风险因子,公式为Q=-0.005S+0.4,S代表了风险管理水平得分。由此可知,最高分100分与最低分0分分别对应风险因子Q的值为0.9和1.4;其含义是:100分下最低资本计提可以“打九折”,而0分下最低资本需要计提增加40%。在风险管理水平被量化之后,我们会发现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资本占用的多少,并且最大的资本计提差距达到55%之多。对于保险投资而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能够节约资本占用,这就使险资投资运用的灵活性得以增强。比如前述权益类投资情况下,可以通过股指期货来实现套期保值,这种合理运用金融工具的风险对冲措施便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减少最低资本的例证之一。
[1] 顾 伟.中国“偿二代”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及对策[J].保险研究-实践与探索,2014(7).
[2]谈 亮,刘皓宇.通过风险管理提高资本效率——“偿二代”第二支柱解读[N].中国保险报,2015-2-26.
[3]王国军.“偿二代”一拉一推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N].证券日报,2015-2-28.
[4] 高 嵩.偿二代为险资运用腾挪更大空间[N].中国保险报,2015-4-27.
[5] 唐子佩.偿二代对现行监管指标的影响[N].中国保险报,2015-4-27.
[6] 黄 蕾.保险公司配置股票动力或将下降[N].上海证券报,2015-5-5.
[7] 卢晓平.偿二代或致险资降低创业板配置占比[N].上海证券报,20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