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华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城门山铜矿,江西 九江 332100)
目前城门山铜矿拥有17辆矿用大型VOLVO A40E铰接卡车,是采矿场主要运输设备之一[1]。随着四班三运转高负荷的恶劣环境下工作,前车架铰接销孔座与销轴接触部位受扭矩、弯矩、冲击、重心叠加等复合载荷影响,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下,使铰接销孔与销轴之间磨损间隙逐渐加剧。当铰接销孔磨损量接近1mm时,在作业过程中形成一种安全隐患[2]。磨损部位主要体现在铰接销孔与销轴之间,严重时引发安全事故,造成设备停机,影响安全生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因此,解决瓶颈难题迫在眉睫,针对铰接销孔与销轴之间磨损间隙故障进行分析,消除故障,解决隐患,避免给矿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3]。
车辆运行10000h左右,铰接销孔与销轴经过长期使用,销孔与销轴受到磨损出现松旷现象[4],并陆续出现铰接销轴固定螺丝松动,断裂等故障,严重时影响正常生产。至2012年底车辆维修次数明显增多。通过拆卸和测量17台铰卡铰接部位数据,发现铰接销孔最大失圆度达到1.22mm(前后方向磨损量2.2mm,左右方向磨损量0.88mm)。测量数据如表1:
表1 VOLVO A40E铰接卡车故障情况表
2.1.1 销孔失效分析
之所以出现铰接销孔变形,是因为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受冲击、弯矩等复合载荷的影响,加之前后车架的重心叠加,使其应力状态变得非常复杂。结合铰卡的实际设计,认为此处销孔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最直接判断,销孔与销轴是属于直接接触,中间没有过渡性质。因为铰接销轴是自由状态,可以方便更换,而与之配合的销孔是直接加工在前车架上的,一旦出现失效则必须更换前车架总成。首先要将前车架上的部件(发动机,油箱,驾驶室,前轮,液压系统等)全部拆下,再换上新的前车架,再进行安装调试等,因此存在维修不便、工序繁杂、费用较高等诸多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造成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销孔与销轴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所以,研究重点放在了修复销轴与销孔上。而城门山铜矿铰卡的销孔、销轴异常磨损主要表现在前车架的上部销孔,下部销孔则相对变形较小。如图1。
图1 技改前销孔示意图
2.1.2 销轴的失效分析
销轴的使用性能除了受其材料的影响之外,还与表面粗糙度、硬度以及与销套的配合公差有关,特别是与销套的硬度配比对销轴的耐磨性影响很大。通过研究大量工程机械用销轴的失效得出结论,磨损是销轴的主要失效形式,占80%左右,其次是断裂失效。而磨损分三个阶段:磨合阶段,磨粒磨损阶段,粘着磨损阶段[5](如图2)。
图2 销轴磨损阶段图
第一阶段的磨合阶段主要是微凸体改变自身形状和材料的冷作硬化,该阶段的磨损主要受销轴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第二阶段的磨粒磨损是销轴寿命的主要阶段,磨损量小,经历时间长,该阶段的磨损主要受硬度和配合的影响,其中配合是通过影响润滑状态来影响磨损的,另外,表面粗糙度也会影响这一阶段稳定后的配合,进而影响销轴的磨损。
第三阶段为粘着磨损,到了这一阶段销轴迅速磨损,也就意味着销轴的寿命也将马上终结。由此可见,为了延长销轴的寿命,避免销轴提前失效,对销轴的表面粗糙度、硬度和公差配合进行精心设计十分必要。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前车架铰接销孔与销轴属于直接接触,受扭矩、弯矩、冲击、重心叠加等复合载荷影响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中间没有过渡性质措施,存在设计缺陷,是造成前车架铰接销孔与销轴直接接触磨损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前车架上部铰接销孔已经严重变形,失圆度达到1.22mm,表面光洁度超差严重,原上铰接销孔直径Ø110mm,下销孔直径Ø100mm,相对整个铰卡工作状况显得比较薄弱,要将其加强,解决方案就是将销孔内镶固定套。因为销孔与前车架为一体,所以在固定套的选材上要考虑强化处理因素,其强度必须高于活动销轴。
图3 上销轴套图纸
图4 下销轴套图纸
图5 销轴图纸
设计合理的销轴套与销轴,避免销轴直接磨损销孔座,并完成图纸绘制和加工材料的选定。针对V13#铰接式卡车销孔磨损情况,根据铰接销孔原有技术参数,结合整车性能相关要求,于2013年2月初设计绘制完成上下销轴套与销轴图纸(如图3、4、5)。根据销轴套的相关技术参数设计绘制出销轴的图纸(如图5)。
选材加工销轴套和销轴材料。销轴的材料很多,主要根据销轴的工作载荷、润滑条件、对销轴的强度和耐磨性要求、热处理工艺等来选择合适的材料。选定材料后,拟定其热处理工艺。由于销轴安装到位后与铰接头没有相对转动,所以热处理可采用整体正火、调质加表面淬火处理,如表2。
表2 常用几种销轴材料热处理硬度对应表
销轴的表面淬火处理采用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其优点是:提高销轴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变形小,淬火层深度易于控制,淬火时不易氧化和脱碳。淬火深度1~2mm。表面淬火后精磨外圆,提高表面光洁度,表面粗糙度不高于0.4。结合实际工况,销轴在选材时,其强度要略低于固定套,以达到保护销孔的目的,所以选用35CrMo作为活动销轴的材料。根据前车架本体的材质性能和要求,选定了42CrMO钢为销轴套的制作材料。于2013年2月中旬加工完成销轴套与销轴成品(如图6)。
图6 销轴套与销轴
2013年2月下旬完成对V13#铰卡前车架铰接销孔磨损进行镗孔工艺处理。首先找到铰接销孔定位基准,找准中心,用专用镗床将上销孔扩孔至Ø125mm,下销孔扩孔至Ø115mm,表面粗糙度达到1.6以上,公差等级为H7(如图7)。
图7 定位基准镗孔图
镶套工艺:在镶套过程中固定套内孔变形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在镶套前内孔必须留加工余量,热处理工艺要考虑其综合机械性能,如韧性、硬度、耐磨性等,要进行正火、调质、淬火处理。再将用液氮冷却的销套装入销孔内,然后将销套与销孔本体进行焊接固定。如图8。
图8 镶套工艺图
待消除焊接应力后,再对销套内壁进行镗孔校准。然后用引销将车架销孔与铰接后挂钩的相对位置锁定好,最后将液氮冷却好的销轴安装到前车架销孔中,完成销轴安装。如图9。
图9 液氮冷安装图
通过技改销轴孔避免磨损,维修方便。技改后销轴套与销轴安装示意图,如图10、11。
图10 技改后销轴套安装示意图
图11 技改后销轴安装示意图
从2013年2月初开始对V13#铰卡铰接销孔第一次技改试用,持续跟踪4个月后未出现固定螺栓松动和任何异常现象,效果十分明显。并逐步扩大试验范围,分别在V17、V8、V4、V12四台车上试用,持续跟踪,效果良好,再推广到其余12台VOLVO铰卡车上使用,并继续跟踪,均未出现因前车架铰接销孔磨损而引发的故障,达到技改的目的。
因V13#铰卡前车架铰接销孔磨损情况最为严重,如不及时技改将更换前车架总成件,以V13#铰卡技改前后经济效益做一个对比如下:
技改前更换前车架总成件单价436734 元,原装销轴单价8080元,技改前的维修次数9次,销孔磨损维修费用23587元。
技改后前车架总成件镗孔费用37500元。加工国产销套2430元,加工国产销轴4000元。
(437634+8080+23587)-(2430+4000+37500)=425371(每台车)×17(台车)=7231307元。
因此,技改17台铰卡共节约成本7231307元,降低成本,提高了效益。
有效杜绝铰接销孔磨损所造成的车体分离的安全事故,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增加了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可开动率。通过技改广泛运用到举升缸、翻斗销等销孔上,解决销孔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大型矿用VOLVO A40E铰接卡车是大型露天矿山的关键设备。其运行是否安全,将直接影响其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因此,针对铰接销轴与销孔之间因设计缺陷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采取技术创新手段,解决了生产上的瓶颈难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6],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确保矿山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朱志兴. VOLVO铰接式卡车制动异响故障的处理[J]. 铜业工程,2011(6):63-66.
[2]施柏平, 戴体强. 装载机机架铰接部位磨损后的间隙补偿方法[J],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6(8):144-145.
[3]李勇, 杨耀东, 马飞. 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的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J].矿山机械, 2010(14):52-54.
[4]谷彦中. 铰接式装载机铰接部位的现场修理[J], 工程机械与维修,1994(1):34.
[5]张丽, 王国安, 蒙秋红. 铰接销轴磨损失效分析及改进[J].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0(15):15-16.
[6]周玉华. 730E型矿用自卸卡车轮胎移位故障处理[J]. 矿山机械,2013(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