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古鹏
加快构建四川新型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周古鹏
四川作为拥有1.56亿亩集体林地林业资源大省,广大农民依托这些资源增收致富的潜力巨大。
党的十八大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四川作为拥有1.56亿亩集体林地林业资源大省,广大农民依托这些资源增收致富的潜力巨大。农民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掌握林业科技知识对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收入十分重要。因此,如何深化林业推广体系改革,解决好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素质不高、保障不足的问题,加快构建机制完善、运转高效、富有活力的新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广大林农掌握相关技术、加快生态四川建设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四川已建成了比较健全的省、市、县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共有省级推广站1个、市(州)级推广站(中心)18个、县级推广机构127个,省级、市(州)林业科研院所12个(参与推广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省级院所为龙头,以市(州)科研推广机构为骨干,以县(区)、乡(镇)科技推广和服务机构为基础的林业科研与推广服务体系。近年来,各地在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中,以提升林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质量标准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实施实用技术培训、科技项目示范带动为抓手,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明显。
——针对实际需求,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围绕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以资源培育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推广了一批技术先进、见效快、效益显著的林业科技成果。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开展了核桃、油橄榄、油茶等丰产栽培技术以及核桃栽培、管理、嫁接技术和竹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培训,新建和改造提升林业科技试验示范园、示范基地、示范点150个,面积90万亩,推广辐射900万亩,近5年共推广科技成果125项,有力推动了全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突出区域特色,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各地依托科技项目,积极开展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雅安市林业局与川农大开展科技合作,重点开展核桃、花椒新品种的推广和示范。省上结合27种主要树种的适生区域、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组织编写了《四川分区域主要树种栽培技术手册》,深受全省各地林业部门、林农欢迎。甘孜州共建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经济林果标准化栽培、珍稀树木示范基地、经济类作物栽培示范区或示范点126个。
——保护知识产权,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各地积极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按照标准设计、施工、生产和验收,努力把标准的意识和作用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巴中市林业局和南江县林业局编制了《优质核桃坚果质量标准》等5项地方标准,其利用社会科研机构——巴中市光雾山植物研究所,搭建了一个基础研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平台,通过研发、示范、推广,成果优异,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项;成都市完成制定5个省级和10个成都市主要花卉植物市级标准;凉山州共选育出包括核桃、花椒和油橄榄等23个省级审(认)定的优良品种并先后获得“核桃鸭舌嫁接技术”“油橄榄两段式育苗”等6项国家专利。
——服务基层林农,拓展林业科技内涵。各地结合“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工程”、“文科卫三下乡”、“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采取培训班、座谈会、科技展览、发放技术资料、放映科教影视以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宣传推广林业新技术成果,为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灾区生态修复等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仅2014年,各地共计派出林业科技人员3000余人次,培训林农和基层技术人员40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00余万份。
——认识问题。基层林业部门对科技的认识有偏差,认为林业生产是硬任务,科技推广是软任务;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职称等政策上的导向误区,导致部分科技人员存在严重的重科研轻推广现象。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全省各市县林业部门实际上都成立过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以此争取到建站补助,但目前,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正不断弱化,公益性不能很好发挥。
——机构问题。部分县区没有成立推广机构,或者原先成立有推广机构,但机构改革时又取消了。由于推广体系滞后,新技术推广能力弱,林业先进技术推广运用不普遍,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缓慢。部分县区虽说推广机构有独立编制,但并未单独开展工作,与林业局其他内设股室合并,造成权责不清,淡化了林业科技推广的职能。
——投入问题。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因素。没有充足稳定的工作经费,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的推进和队伍的稳定。基层林业推广部门在办公设备、交通工具、通讯设施等基础条件上相对陈旧和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完成现有工作任务的要求。推广机构自有的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缓慢,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人才问题。在县级林业机构,林业科技人才和各类林业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林业科技队伍青黄不接。究其原因,有进人渠道不畅的问题,也有工作没理顺、未形成体系的问题。现有工作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真正能从事科技推广工作的林业科技人员不多。在科技推广队伍中,了解林业科技前沿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科技人才更是缺乏。
——能力问题。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人员技能亟待提高,特别是乡镇一级林业科技推广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他们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导致对现代林业的新技术、新成果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足。很多基层推广工作没有专人负责,基层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科技与生产结合还不够紧密。
面对新的形势,传统的林业科技推广方式和林业科技信息传播手段周期长、时效差,远远不能满足林业企业和林农的迫切需求。必须实现林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优质、便捷、高效的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林业科技推广组织形态、运作机制和工作手段的创新,为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真正实现林业生产经营者、林农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的对接、与先进林业科技对接、与新型产业化对接,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农村发展。
——进一步创新林业科技推广机制。突出政府在林业公益性科技推广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抓好省级林业科技推广规划,带动地方各级政府支持林业科技普及和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中的作用,有步骤、有计划、全面推进林业科技改革与服务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进一步创新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加强政府支持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林业技术中介机构和其他服务组织,加强林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村技术协会、科研院校、林农、林业企业间的联系,形成政府支持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林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新型推广服务体系,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人才、培训、市场、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
——进一步创新林业科技推广形式。在大批林业新科技成果中,选择一批针对性强、辐射面广、带动力大,并能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林业技术进行推广示范。尤其筛选一批特色与优势明显、生产与市场需求大的重大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探索林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积极支持林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企业+农户、专合组织+农户,市场+农户和家庭林场的林业科技产业化模式。
——进一步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模式。坚持推广、示范、产业化示范基地并重发展,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鼓励市、县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立自主经营的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通过划拨、租赁、承包等形式明晰经营权,其收入作为科技推广经费不足的补充。通过基地建设,实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科技培训等综合功能。
——进一步创新信息交流方式。逐步建立内引外联的省级林业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围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促进林业生产经营者和林农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先进林业科技对接、与市场对接、与林业产业化对接,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林区发展。通过加强信息交流,筛选引进实用的林业科技成果,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前往基层讲学,传授知识,创办科研基地,鼓励林业科技人员深入乡村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有偿服务,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
(作者系四川省林业厅科技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