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
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研究
许 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高等教育研究的模式也不得不发生转变。新形势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进一步探究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社会转型;人才培养机制;创业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的启动实施标志着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历史征程。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更加重视教育质量、更加关注发展模式、更加强调体制改革创新的新阶段。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加强政策研究,尤具重要意义。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经验”,是历史上第一个将知识发展的科学逻辑、就业学习的心理逻辑及国家治理的政治学逻辑统一起来的教育学理论。经验包括两类:认识因素和非认识因素。关于教育的本质,杜威有三个著名的论断: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知识发展的需求与学生的需求、民主社会的需求是和谐一致的,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民主决策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
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或记住一些社会有用的知识,为成年后参与社会做准备,而是让学校成为一个微型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学生通过经历适合于他们自己年龄阶段的民主合作活动,解决探究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知识不是先验的,而是不断在检验中完善、优化,学习的过程。检验知识的过程是伴随着以适宜地组织方式进行,盲目以单个个体的喜好、经验、判断,其他人不投入其中,并不是检验知识,而是缺乏合作精神的活动。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然“生长”的过程,而不是外界给予的过程;学生们基于已有“经验”在民主协商的环境中自由探究、构建新的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具有对解决某个问题的强烈动机,因而积极参与其中,学习自然地发生了,知识自然地增加了,科研与教学融合的理想也理所成章地实现了。
教育始终是为社会、国家培育人才,社会、国家反过来赞助教育事业也是自然。换句话说,由于国家需求与社会需求、学术知识探索的过程存在一致性,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学术追求就容易与政府需求方向一致且相互支持。然而全球化背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地创新、创造,使得过去缓慢、低效的校企合作、学校与政府合作的方式显得尤为不协调,当学校研究出应对之策时,往往已是“过眼云烟的往事了”。“跨越式、发散式、高度灵活"地“发生方式”中止了“自然进化”的过程,此处我用“发生方式”是想形象地强调“发生即解决”在当今社会往往是“价值”的体现、“定价”的标准。然而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育方式、所需周期往往让高等教育研究者很难找到既符合知识发展的逻辑社会需求,又符合政府利益,还符合教育规律的选题,进而就很难取得既有学术创新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例如目前的就业问题是学校课程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相关就业培训课程缺乏所致。
在我国,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各自从发达国家的相关模式中独立移植过来的。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社会环境可能是比学校课程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教师、家长都不具备成熟的自主就业的观念和技能,加上长期缺乏尊重个性的成长环境的熏陶。学生难以在创业与就业、选择哪种职业等问题上作出合理判断。学习较好的学生因为容易找到工作而选择就业,学习较差的学生因为找不到理想工作反而选择一些低科技含量的创业道路。那么尽管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创新创业层面,但在社会上创业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成绩较差或普通高校的学生。换言之,同样是创业,中国是无路可走而创业者居多,从知识层面、追求的目标、技术创新能力都已经与国外的创业者差距甚远。
现代社会的创新、创业需求,格外依赖理念上的革新、智能化、人性化,随着“工业互联网、工业4.0的到来,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落后的创业方式,会瞬间沦为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会被现实无情地、远远地甩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同时,企业也面临着挑战,忙于适应工业革命的挑战。一边是落后、跟不上趟的教育理念,一边是被时代赶鸭子上架的急于转型的企业,两方能够找到适合的、高效率的合作互惠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问题突出表现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模式与方法的探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需要全面变革;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状况亟待改变,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单一、趋同化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高等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2002年美国总统和国会要求美国科学院、工程院等提供如何应对高新技术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报告,在《迎接风暴》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工科大学在校生是60万,美国的工科大学在校生是7万,认为这对美国形成挑战。但美国麦肯锡工司2007年所发表的报告则指出:中国60万工科大学生里面只有不到10%能够到跨国公司工作。相比之下,印度的该比例则高达25%。这反映出我们培养的学生国际化程度不高、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必须从人才培养的模式、机制上寻找突破口。
在本次《纲要》中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强化实践教学环境,加强就创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特别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在美国,37.6%的大学在本科教育甲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38.7%的大学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中开设创业课程。可见,创业已成为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谷歌等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比尔•盖茨、杨致远、拉里•佩奇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业界提供丰富的资源,学校搭桥运输养分,学生尽情吸收。学生毕业后投身业界,把当年吸收的养分回馈产业。这些都给我们人才培养以启示,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上采取更有力的改革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这样才有利于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高。为此,《纲要》提出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的发展目标;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在巨大外在压力、张力的促使下,学校、企业、政府都会为了适应发展、适合社会需要而加强合作、研究,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长而有效地实现良性循环、高效互动。
[1]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方荣;科学与创新[N];联合时报;2001年.
[3]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教育改革在于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孙建华;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郝远;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