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华
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显现
周丽华
为了配合国务院关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决定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半年内三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存款基准利率的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需做相应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存款利率的调整及利率上限倍数的扩大,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最后阶段,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利率市场化真正将商业银行推向了市场,储户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竞争
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批发,后零售;先农村,后城市;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先贷款,后存款的原则所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1996年至2004年,先后对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人民银行逐步放开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管制,中资商业银行均制定了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办法,建立了境内外币利率定价机制。2003年至2013年,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特别是2013年7月20日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标志着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自主定价机制的正式启动。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定上限。2004年到2012年,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自1990年人民银行全面实施取消存款利率上下浮动的决定以来,经过14年的存款利率严格管制后,于2004年才有所松动,实行存款利率“放开下限,管住上限”的利率管制。2012年6月8日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的决定,2014年11月22日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2倍和央行宣布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由各家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决定,标志着各家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大的存款利率定价空间,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主定价机制正在形成。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理将是今后两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到位的重要标志。
为了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半年内三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次大幅度调整金融机构存款上限,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2014年11月22日的1.2倍,2015年3月1日的1.3倍,2015年5月的1.5倍,可见利率市场化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央行非对称性降息及存款浮动上限扩大1.2倍的决定,掀起了多家商业银行在存款领域的竞争,差异化存款利率在各家银行显现,从2014年11月22日各家商业银行宣布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就可以看出这种差异已经存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与央行基准利率保持一致均为0.35%,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均较基准利率上浮10%至0.385%,北京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均较基准利率上浮20%至0.42%。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的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10.6%至2.6%,六个月定期存款利率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9.8%至2.8%,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9.1%至3%,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5%至3.5%,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央行基准利率保持一致均为4%,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自定为4.25%。杭州银行、华夏银行将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20%,两年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10%;北京银行、中信银行将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20%,两年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央行基准利率一致;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上海银行将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10%,两年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央行基准利率一致。南京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紫金农商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和稠州银行将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两年期和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均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20%。由于五年期存款利率由各家商业银行自主定价,各家商业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层次不齐,最高和最低之间相差超过了1%,整体而言,较降息前有所下调。
以上对比发现,国有大型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没有变化,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没有突破10%以上。相对而言,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特别是一年期及以内的短期存款利率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显然,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商业银行在利率水平、服务质量、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展开竞争,没有吸引力的存款利率和优质便捷的服务质量,就很难吸收更多的存款,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或银行信用不高,居民会拒绝在此类银行进行存款,出于竞争考虑,银行多半会选择提高存款利率,致使银行经营成本增加,形成对贷款的硬约束,倒逼银行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改善服务态度,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商业银行推向了市场中,有利于有效竞争的形成,有利于提高金融业管理、经营水平。
央行降息将会带来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巨大转变,以往商业银行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存款定价的差异化所引起的商业银行的客户流失风险、竞争风险、银行负债成本风险、存贷息差利润风险等是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选择差异化经营方式,各家银行必须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自身发展战略的取向不同来确定差异化的存款利率水平(目前已经开始显现),随着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提高,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选择必须按照多样化的原则进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不能只选择国有企业或者央企作为贷款对象,如果仅限于此,那么其盈利能力就会大大减弱,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反而在融资难的问题上又加上了融资贵的难题,虽然政府及央行三令五申的强调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及银行、金融市场、利率等制度规定不仅约束了银行对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同时逼迫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体系之外融资,民间资本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民间借贷利率相比银行贷款利率高出几倍或更多,成为中小企业融资贵的症结所在。尽管中小企业可以从民间融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问题涉及到民间借贷的纠纷案件占民商案件的三分之一,特别是2007年以来,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呈现井喷式增长。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市场化改革及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之所在。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中国人民银行降息的重点,在于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目的在于降低借贷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与此同时,放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目的在于实现商业银行存贷款自主定价目标,引入市场竞争,改变银行同质化的经营模式,更多地选择有活力,信用度高的中小企业贷款,改变商业银行只为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贷款的现状,通过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真正将资金投放到中小企业中,让中小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新引擎,改变中国经济下行,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
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应该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背后是企业债务风险集聚、银行惜贷和企业负债率高并行的结果。近几年,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等现象的发生,加上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企业融资的信用环境十分脆弱。同时,许多银行的贷款被用于企业的铺底资金,项目贷款、贸易融资中存在贷前审核不严,弄虚作假的问题,银行经营及管理环节的失控又进一步加剧了融资风险的形成,致使银行惜贷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进一步上升。
因此,完善企业信用体系,提高中小企业信用透明度,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形成信用好、有前景的企业能够顺利融资并获得金融支持的良性投融资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是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所在。
[1]钟晨.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基于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实证研究[J].天府新论,2013,(02).
[2]王新兵.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金融经济,2014,(24).
[3]陈岸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6,(04).
[4]牛长平,赵建刚.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下的商业银行应对策略探索[J].国际金融,2012,(02).
[5]薛燕.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决策 [J].经营与管理,2012,(03).
[6]张文亭.中国利率市场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03).
[7]周小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家,2012,(01).
[8]杨丽红,胡海文.利率市场化作用浅析[J].时代金融,2011,(26).
[9]徐彩.关于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2010,(07).
[10]周晓东.如何优化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J].经济导刊,2010,(02).
周丽华,女,宁夏人,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师,金融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F832
A
1008-4428(2015)08-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