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与探索

2015-01-01 08:02:35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2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人民政府
大陆桥视野 2015年18期
关键词:乐清市保障体系养老

陈 霄/1.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2.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人民政府

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与探索

陈 霄12/1.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2.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人民政府

乐清市作为温州地域内的第二大县市,经济水平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然而经过走访调查发现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养老保证金管理混乱;家庭养老模式不断弱化,农村老年人口服务和精神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等。提出相关对策:加强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法律保护工作,加大政府的执行和监管力度;建立立体式、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在农村社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提高老年人口幸福指数。

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家庭养老;新农保基金

一、绪论

乐清市位于我国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毗邻台州和乐清湾,是中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乐清市户籍总人口127.16万人,其中老年人口14.7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4.62%,登记的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71%。预计到2030年,乐清市老年人口将增至36.62万,约占全市人口的26%。养老问题成为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大计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分布绝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分配结构的比重偏低,农村养老保障资金缺乏,农村年轻一代大量涌向城市务工,不断弱化家庭养老模式等原因造成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形势严峻。因此,针对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成为当前乐清市政府稳步推进老龄化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民生问题。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笔者通过调查乐清市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和民政局,实地走访全市9个中心镇和8个街道办事处及社区,深入了解了当前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具有探索性的建议,对乐清市今后的养老保障工作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第一,政府养老保障金管理混乱。乐清市从1993年开始就跨入我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1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60.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976元,人民生活水平早已达到“小康”生活标准。从获得的2014年乐清市养老保障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全市在当年共参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94058人,其中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23343人,企业职工201623人,被征地农民75757人以及其他农村养老保险人数93329人。政府共计收缴养老保险费9.27亿元,支付退休金3.97亿,支付丧葬、抚恤费1.92亿,发放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3.38亿。然而经过对50名乐清市农村居民了解每月实际领到手的养老保证金不足500元,很多资金在发放过程中遭到层层扣减,或者很多不够条件享受低保的家庭通过拉通关系占用名额,而且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统计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养老保障资金表面看上去充裕而合理,实际效果确捉襟见肘,感觉资金缺乏。

第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不断弱化。在全市范围内实际走访过程中,超过70%的受访老人表示,自己的退休金和补助不够自己的日常花销,每月主要依靠子女提供生活费用,那些完全依靠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的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更高。随着房价和物价的快速上涨,年轻一代抚养下一代成本更高,支出更大因此在养老方面的支出比例进一步缩小了,一些本身就自顾不暇了,经济困难拮据,心想供养老人,现实却不允许。在受访农村老人中,仅有6.1%的老人平时家庭收入略有结余,58.89%的老人能够收支平衡,35.51%的老人入不敷出,依靠每月100元的低保勉强维持看病就医和基本生活,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收到巨大冲击。调查发现,60~70岁年龄阶段的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自身收入来源生活的比重是33%,7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生计的比例下降到8.5%。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农村老年人依靠家庭成员生活的比重将会不断升高。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和不断延长的人口寿命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家庭养老的形势恶化,直接造成了乐清市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水平与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低下的现状。

第三,农村老年人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乐清市农村老年人在解决温饱以后,渴望从服务和精神层面获得满足,但是当前现状显然不能达到乐清市农村老年人的要求。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是自己照顾自己,通过简单的交流、沟通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慰藉。而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只能够依赖家人、社会。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年轻一代,现实生活的压力会比城镇的年轻一代大很多,为了能够养老抚小,势必会忽略老人精神方面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农村老人中,有59%的老人子女在市中心务工,每月只有一两次能回家看望老人。在村委会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村委会为老年人都修建了老年娱乐场所和娱乐学校,但是因为管理不善、观念差异等因素实际作用并不大。大部分老人的主要文化活动还是表现在在家看电视、听收音机或是广场舞。除此之外,部分年轻一代缺乏“孝心”,也使得农村老年人备受冷落,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完善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乐清市虽然经济发达,但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养老保障工作不引起重视势必会影响乐清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于分布着绝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切实做好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和政府相扶持”的新型养老模式,将会成为乐清市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加强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法律保护工作,加大政府的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一项政策、制度要想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政府首先就应明确其法律地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施也不例外。只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才能够保证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连续性,才能防止有关行政部门利用职权干扰或阻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用的正常开展,才能保证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等各个环节符合法律的要求,充分接受法律的监督,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规范性。首先,乐清市养老保障主管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必须要加快新法立法步伐和修正、充实现有相关法律在养老保障法制建设中。不仅要有效地规范制度的内容及运行,还应当将消除保障对象的身份差异与制度分割现象作为重点,促进养老保障制度定型、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其次,针对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发展存在的管理不善等问题,还应逐步把现有的养老保障行政法规、条例修订、完善并上升为各种养老保障的单项法律、法规,最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养老保障法律体系,促使养老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法可依。再次,乐清市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法》以及其他的具体的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法律条例,包括《农村养老保险条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农村社会救济工作条例》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等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律体系。最后,提高各级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规章制依法管理和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确保养老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保障广大投保的利益。同时检查督促是否落实国家的各项社会法律法规,确实有效地为乐清市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的保障及其他各种法定的社会保障待遇。

第二,建立立体式、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虽然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当前乐清市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开辟和建立一种新型的、立体式、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值得深思和探索。这种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提升自我养老能力。鼓励老年人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改变将经济收入全部用于子女的做法,有计划在中年时期留下一部分资金用于自我养老,例如土地出租、以房养老等;(2)积极发展农村集体养老。集体养老保障需要依托集体经济而存在,因此要鼓励农村集体创业,加强农村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同时给予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可以结合乐清市农村较为发达的水产业项目进行指导和实施;(3)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范围。应该根据乐清市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逐年扩大农村养老保障的范围,同时加大对参保农民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4)加强农村的养老道德舆论建设。要改变农村地区认为从事“养老服务业”不“光彩”的传统观念,使年轻一代正确认识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要鼓励更多的青年人讲孝心,加强他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思想认识;(5)推进非营利组织服务。非营利性组织作为一个新的自愿分配系统,可以很好的弥补政府和企业两个主要的资源分配系统的不足,可以号召民间捐款、各界扶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式来解决乐清市农村养老保障资金并不充裕的问题,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6)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财政投入力度。当前全国范围内都存在城乡二元化经济倾向,相比城镇职工,农村地区每年获得的财政补贴比例相对偏低,因此今后政府财政需要大力推进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直接支持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同时要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力度。

第三,在农村社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提高老年人口幸福指数。一方面,政府部门和村委会要持之以恒建设农村老年文娱设施,将城镇中关于老年大学的成功经验运用于农村地区,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比赛活动,例如老年广场舞、太极拳、健美操等健身表演,乒乓球、游泳、打陀螺等体育赛事,书画大赛、歌唱比赛等才艺表演,提供农村老年人群体娱乐的一个大平台,让他们像城镇老年人一样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乐趣,提高精神方面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要对农村老年人大力宣传学会建立自我精神资源储备,老年人要与家庭成员、亲朋、邻里处理好关系。因为与子女关系的疏亲,会直接影响到老人能否得到赡养和赡养的质量。和睦的家庭,融洽的邻里关系,都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上的需求。同时,要对农村年轻人宣传对自我养老进行服务储备,要知道他们在年轻时无偿的为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并把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通过特定的机构,如社会福利团体记录下来,作为一种个人资源的积累,等到自己年纪大了需要别人照顾时,便可获得相应的家庭服务、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服务。

[1]沙玉霞.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杨清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陈霄:(1984.9—),男,浙江乐清人,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MPA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乐清市保障体系养老
冬之画
儿童时代(2021年1期)2021-03-19 07:46:58
谁的嗓门儿大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乐清市仙溪水乡萤火虫栖息地营建探析
风景园林(2017年5期)2017-10-14 01:03:43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