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
——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

2015-01-01 05:51武警安徽总队阜阳支队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0期
关键词:行政法治领导

田 磊/武警安徽总队阜阳支队

廉政
——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

田 磊/武警安徽总队阜阳支队

当前,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已经进入查处领导干部腐败的深水区,提倡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指南和轨道。这是由推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领导干部自身特点和我国法治现状决定的。在法制理念、程序规则、制度环境规范上寻求突破是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重要途径。

党风廉政;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当前,随着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已经进入查处领导干部腐败的“深水区”,中央提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反腐倡廉,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这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特别增强自身筑堤防腐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要以之为指引,在行政管理创新注入法治理性,善用法治思维谋划行政管理创新举措,善用法治方式处理各种社会事务,为推动行政管理创新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概念

法治思维,即法律思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反映事物、思考问题从而影响和决定行为的思维角度、方法以及其特征之总和。所谓法律思维是指从事法治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法律所体现的正义标准,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方式则是指法律人在行为过程以合法性作为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尊重规则优先、程序优先,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法治思维先于法治行为,指导并改变法治方式的实施。当我们试图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上升为一种典型的法治能力加以总结时,旨在将一种“自觉”上升为“自为”,以有利于我们正确的应用并妥善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领导干部必须用法治思维匡正价值标准

领导干部应当具有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的能力。领导干部培养良好的法治思维习惯,运用法治思维方法行政,对转变行政方式、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保障依法行政常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依法理政的必然要求。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治必行。随着我国民主立法不断推进,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建设法治政府面临更大的难题是全面深入推行法治执行。克服传统文化、社会民众意识以及体制机制的羁绊,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思维和行为范式,需要我们极大的努力。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正是积极践行法治理念的实际举措,也是顺应依法理政的必然要求。

二是领导干部的特殊作用决定。领导干部是我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的主体,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应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法治思维,在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时,才会以合法性为前提、以法律为根据,通过法治方式使用权力、解决问题,才能做到民主行政、依法行政、阳光行政。例如,环境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关键就在于行政领导在解决问题时缺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指引。在处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上,不能过多的考虑经济效益和政绩效应,而应通过法治思维筹划规划,以保障权利、公众参与和信赖保护的法治方式平衡各方利益,通过理性博弈营造和谐社会。

三是对我国法治现状理性认知的客观选择。人治传统在中国社会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法治是根本对立的。几千年来残留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人治烙印,并没有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巨大进展而消失殆尽。领导干部中还有人向往人治,在活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领导意志”。一些有所作为的行政领导认为摆脱法律制约而由个人发号施令可以获得更高的效能,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作用下,他们恣意践踏法律,或憎恶法律,最终走向独断专行,以权谋私,徇私枉法。不少政府在处理敏感问题上崇尚和气、怕出问题,避免发生激烈的冲突,一旦发生了冲突和矛盾,总是习惯于悄悄地化解矛盾,一般不将矛盾公开化。涉及到法律、法规与宪法不一致的,就会想法设法规避。我们的民族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思维,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的是找关系、找熟人,而不是遵守规则,法制规则的价值观尚未深入人心。客观地说,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途径

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是领导干部修身治政的必然要求和长期任务。

一是要树立法治理念。法治理念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的法治观念是一种混沌而盲目的观念。树立法治理念的基本途径是学习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关键是转变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看问题想事情必须以法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决策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

二是保障程序实现“规则正义”。“规则正义”也应是法治对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作出某一决策,实施某一行为,其过程、步骤、方式、时限等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即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的要求。具体行政行为要有规则,而且必须遵守规则。领导干部遵守规则比公民遵守规则更为重要,因为他牵动国家的公权力。如果领导干部缺乏法治思维、不按规则行政就会失信于民,造成信任危机。这种危机表现为政策多变,领导多变,后任领导不承认前任的承诺,公民对政府的信赖逐渐丧失。实现规则正义具体来说要做到五问:一是注重自身法定权限,是否遵守法定程序。二是注重防止滥用行政权力。三是在处理敏感事项时,注重通过明确执法责任和强化社会监督,确保行政机关不失职。四是注重在作出涉及相对人切身利益以的行政行为时,坚持听证、论证。实现规则正义,关键是形成秩序,绝不能用执行行为改变立法行为,错误的法律也必须遵守;否则,人人可以以不合理为由拒绝守法。

三是通过制度环境影响和促进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提升。法治思维增强了,自然会改善法治环境;而法治环境改善了,又会反过来影响和促进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这正是法治的良性循环。要注重推进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推进行政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各项立法,特别是行政程序立法,也包括健全保障法律执行、运作、实施的各种具体制度,如保障行政公开、公正、公平的各种制度;注重行政执法和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纳入评价和考评体系,注重行政监督和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工作,不断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等制度,保障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切实有力有效;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注重发挥社会群体和网络载体的监督作用,保障人民群众批评政府、监督领导干部权利的落实,用更加广泛的法治战线纯正领导干部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行政环境。

[1]陈允春.《以法治思维和方式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盐城大众报.2014年12月5日.

[2]王宝明.政府管理中的重大法治问题[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2.2.

[3]孙国祥.用法治思维寻求社会管理创新之路[N].江苏法制日报.2011.6.27.

[4]姜明安.政府官员应具备法治思维[J].理论学习.2012.5.

田磊,男,1986年出生,安徽阜阳人,现任武警安徽总队阜阳支队组织股长。

猜你喜欢
行政法治领导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