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小燕
教学是一门艺术,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多年,不过“低耗高效”犹如牛皮癣,难以根除!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对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起到一点作用.
一、激发兴趣,有序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不仅仅适用于科学研究,对于高中阶段的知识学习也适用,注重兴趣的激发能够将学生快速带进物理知识学习之门,那么怎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
兴趣的激发首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没有关注就没有兴趣,不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能偏离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求新”、“求异”、“求奇”都仅仅是热闹了课堂而已,笔者认为,激发兴趣是手段,课堂的出发点是教与学内容紧密联系,在确立了出发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继而进一步带动学生对熟悉的情境去分析、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生成“为什么是这样呢?”的疑惑,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以生为本,顺学而教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操纵着整个课堂的活动和具体进程,知识灌输面面俱到,看似系统性强,不过“教师讲了是否等于学生会了呢?”实践经验表明,灌输仅仅是将物理概念和规律留在了学生的记忆的表层,没能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仅仅是知其然而已,所以容易忘记,更谈不上理解、迁移和应用.
目前教学中还有一个错误认识,就是由于课堂时间紧,所以不舍得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又或者是预设了问题担心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的思考,教学时通常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嚼碎了,喂给学生.这样越俎代庖的做法,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和空间,学生的思维被逼到了“正确”的方向,思维[JP3]呈现单向性,以后遇到没有思考过的新问题,容易在思考中迷失.[JP]
那应该怎么引导学生思维呢?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然后顺着学生的思维因材施教.
三、教学实例分析
例如,笔者在高一开始阶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章节的内容学习,基本规律学完后,“追及相遇类”问题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传统的做法是先将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讲授给学生,解题的关键在于“临界条件”,然后给学生提供例题、习题,通过学生的作答来评价学生知识完成情况,传统的做法学生在短时间内正确率较高,不过时间一长或是设问稍微换一下就不一定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基本知识讲完后,就设置习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在某一公交车站台,一公交车以匀加速启动,a=1 m/s2,启动那一瞬间,小明距离站台Δs=60 m远,小明为了赶上这班车,以v0匀速追赶呼喊,只有小明在与公交车距离小于d=20 m,且2s的时间内能够持续喊停车,这个信息才能传递[JP3]给司机并把车停下来,那么,v0至少要多大小明才能赶上这趟车?[JP]
1.展示学生中个性化思维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各不相同,除了搬动运动学公式进行运演外,有些学生还通过作图的方法进行分析,有些同学画出如图1所示的 图,有些同学画出如图2所示的 图.
这些图像如何应用呢?邀请学生进行讲解,呈现其思维过程,图1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当公交车与人速度相同时,而速度相同在x-t中表现为切线的斜率相同,两者距离最小;图2则是从面积的角度进行思考,假设阴影部分面积为20m,那么能赶上这趟公交车其临界时间应该在速度相等前后各1s,通过图像分析,学生的思维有机呈现,更为直观、有效.
2.独立运算,殊途同归
通过上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打通,让学生独立运算,最终在讨论中发现一题多解.
法1:设 秒时小明第一次与公交车距离为20m,如果恰好能够叫停,则由临界条件可得,两者在(t+1)秒时两者速度相等、距离最近(这个是由图1分析得到的启示).
位移关系:v0t-12at2=Δs-d①;速度关系:v0=a(t+1)②.
得:t=8s;v0=9m/s.
法2:设t秒时小明第一次与公交车距离为20m,结合图2的对称性分析,得在 秒时刻,小明距离公交车也应为20m.
结合两者位移之间的差值,列出①和v0(t+2)-12a(t+2)2=Δs-d③.
得t=8s;v0=9m/s.
总之,有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学生能自己意识到这类追及类问题并不难,只要细心些,将实际情况逐一地分析,把可能的情况考虑周全,必然能够还原物理情境的全貌,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endprint
教学是一门艺术,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多年,不过“低耗高效”犹如牛皮癣,难以根除!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对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起到一点作用.
一、激发兴趣,有序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不仅仅适用于科学研究,对于高中阶段的知识学习也适用,注重兴趣的激发能够将学生快速带进物理知识学习之门,那么怎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
兴趣的激发首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没有关注就没有兴趣,不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能偏离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求新”、“求异”、“求奇”都仅仅是热闹了课堂而已,笔者认为,激发兴趣是手段,课堂的出发点是教与学内容紧密联系,在确立了出发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继而进一步带动学生对熟悉的情境去分析、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生成“为什么是这样呢?”的疑惑,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以生为本,顺学而教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操纵着整个课堂的活动和具体进程,知识灌输面面俱到,看似系统性强,不过“教师讲了是否等于学生会了呢?”实践经验表明,灌输仅仅是将物理概念和规律留在了学生的记忆的表层,没能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仅仅是知其然而已,所以容易忘记,更谈不上理解、迁移和应用.
目前教学中还有一个错误认识,就是由于课堂时间紧,所以不舍得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又或者是预设了问题担心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的思考,教学时通常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嚼碎了,喂给学生.这样越俎代庖的做法,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和空间,学生的思维被逼到了“正确”的方向,思维[JP3]呈现单向性,以后遇到没有思考过的新问题,容易在思考中迷失.[JP]
那应该怎么引导学生思维呢?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然后顺着学生的思维因材施教.
三、教学实例分析
例如,笔者在高一开始阶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章节的内容学习,基本规律学完后,“追及相遇类”问题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传统的做法是先将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讲授给学生,解题的关键在于“临界条件”,然后给学生提供例题、习题,通过学生的作答来评价学生知识完成情况,传统的做法学生在短时间内正确率较高,不过时间一长或是设问稍微换一下就不一定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基本知识讲完后,就设置习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在某一公交车站台,一公交车以匀加速启动,a=1 m/s2,启动那一瞬间,小明距离站台Δs=60 m远,小明为了赶上这班车,以v0匀速追赶呼喊,只有小明在与公交车距离小于d=20 m,且2s的时间内能够持续喊停车,这个信息才能传递[JP3]给司机并把车停下来,那么,v0至少要多大小明才能赶上这趟车?[JP]
1.展示学生中个性化思维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各不相同,除了搬动运动学公式进行运演外,有些学生还通过作图的方法进行分析,有些同学画出如图1所示的 图,有些同学画出如图2所示的 图.
这些图像如何应用呢?邀请学生进行讲解,呈现其思维过程,图1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当公交车与人速度相同时,而速度相同在x-t中表现为切线的斜率相同,两者距离最小;图2则是从面积的角度进行思考,假设阴影部分面积为20m,那么能赶上这趟公交车其临界时间应该在速度相等前后各1s,通过图像分析,学生的思维有机呈现,更为直观、有效.
2.独立运算,殊途同归
通过上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打通,让学生独立运算,最终在讨论中发现一题多解.
法1:设 秒时小明第一次与公交车距离为20m,如果恰好能够叫停,则由临界条件可得,两者在(t+1)秒时两者速度相等、距离最近(这个是由图1分析得到的启示).
位移关系:v0t-12at2=Δs-d①;速度关系:v0=a(t+1)②.
得:t=8s;v0=9m/s.
法2:设t秒时小明第一次与公交车距离为20m,结合图2的对称性分析,得在 秒时刻,小明距离公交车也应为20m.
结合两者位移之间的差值,列出①和v0(t+2)-12a(t+2)2=Δs-d③.
得t=8s;v0=9m/s.
总之,有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学生能自己意识到这类追及类问题并不难,只要细心些,将实际情况逐一地分析,把可能的情况考虑周全,必然能够还原物理情境的全貌,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endprint
教学是一门艺术,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多年,不过“低耗高效”犹如牛皮癣,难以根除!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对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起到一点作用.
一、激发兴趣,有序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不仅仅适用于科学研究,对于高中阶段的知识学习也适用,注重兴趣的激发能够将学生快速带进物理知识学习之门,那么怎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
兴趣的激发首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没有关注就没有兴趣,不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能偏离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求新”、“求异”、“求奇”都仅仅是热闹了课堂而已,笔者认为,激发兴趣是手段,课堂的出发点是教与学内容紧密联系,在确立了出发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继而进一步带动学生对熟悉的情境去分析、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生成“为什么是这样呢?”的疑惑,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以生为本,顺学而教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操纵着整个课堂的活动和具体进程,知识灌输面面俱到,看似系统性强,不过“教师讲了是否等于学生会了呢?”实践经验表明,灌输仅仅是将物理概念和规律留在了学生的记忆的表层,没能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仅仅是知其然而已,所以容易忘记,更谈不上理解、迁移和应用.
目前教学中还有一个错误认识,就是由于课堂时间紧,所以不舍得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又或者是预设了问题担心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的思考,教学时通常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嚼碎了,喂给学生.这样越俎代庖的做法,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和空间,学生的思维被逼到了“正确”的方向,思维[JP3]呈现单向性,以后遇到没有思考过的新问题,容易在思考中迷失.[JP]
那应该怎么引导学生思维呢?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然后顺着学生的思维因材施教.
三、教学实例分析
例如,笔者在高一开始阶段,“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章节的内容学习,基本规律学完后,“追及相遇类”问题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传统的做法是先将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讲授给学生,解题的关键在于“临界条件”,然后给学生提供例题、习题,通过学生的作答来评价学生知识完成情况,传统的做法学生在短时间内正确率较高,不过时间一长或是设问稍微换一下就不一定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基本知识讲完后,就设置习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在某一公交车站台,一公交车以匀加速启动,a=1 m/s2,启动那一瞬间,小明距离站台Δs=60 m远,小明为了赶上这班车,以v0匀速追赶呼喊,只有小明在与公交车距离小于d=20 m,且2s的时间内能够持续喊停车,这个信息才能传递[JP3]给司机并把车停下来,那么,v0至少要多大小明才能赶上这趟车?[JP]
1.展示学生中个性化思维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各不相同,除了搬动运动学公式进行运演外,有些学生还通过作图的方法进行分析,有些同学画出如图1所示的 图,有些同学画出如图2所示的 图.
这些图像如何应用呢?邀请学生进行讲解,呈现其思维过程,图1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当公交车与人速度相同时,而速度相同在x-t中表现为切线的斜率相同,两者距离最小;图2则是从面积的角度进行思考,假设阴影部分面积为20m,那么能赶上这趟公交车其临界时间应该在速度相等前后各1s,通过图像分析,学生的思维有机呈现,更为直观、有效.
2.独立运算,殊途同归
通过上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打通,让学生独立运算,最终在讨论中发现一题多解.
法1:设 秒时小明第一次与公交车距离为20m,如果恰好能够叫停,则由临界条件可得,两者在(t+1)秒时两者速度相等、距离最近(这个是由图1分析得到的启示).
位移关系:v0t-12at2=Δs-d①;速度关系:v0=a(t+1)②.
得:t=8s;v0=9m/s.
法2:设t秒时小明第一次与公交车距离为20m,结合图2的对称性分析,得在 秒时刻,小明距离公交车也应为20m.
结合两者位移之间的差值,列出①和v0(t+2)-12a(t+2)2=Δs-d③.
得t=8s;v0=9m/s.
总之,有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学生能自己意识到这类追及类问题并不难,只要细心些,将实际情况逐一地分析,把可能的情况考虑周全,必然能够还原物理情境的全貌,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