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古典目录学思想
摘 要:文章结合东晋目录学家李充的生平,详细地探讨了其编纂《晋元帝四部书目》背景和内容,指出其确立的图书分类四部法,在古典目录学发展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0-0139-02
1 李充生平
李充(323—388),字弘度,江夏(今湖北安陆、云梦一带)人。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据《晋书·李充传》中记载:“李充字弘度,江夏人。父矩,江州刺史。充少孤,其父墓中柏树尝为盗贼所斫,充手刃之,由是知名。”李充的父亲李矩,做过江州刺史,在李充幼小时即丧去,所以家境并不富裕。但他立志读书,刻苦求上,好刑名之学,又善书法。晋成帝时丞相王导召他为掾。转记室参军。又曾任剡县令,赴母丧后迁大著作郎,奉命整理典籍。后迁中书侍郎,逝世于任上。李充著述颇丰,据《晋书·李充传》中记载,曾经著《学箴》,以为学者之诫,注有《尚书》及《周易旨》六篇,《释庄论》二篇,诗赋表颂等杂文达二百四十首,流行于世。另在《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艺文合志》《国史·经籍志》等目录中,收有他的著作,计有《论语注》十卷,《论语释》一卷,《翰林论》三卷,《释庄子论》二卷,《李充集》十四卷,《李充集》二十二卷。李充在目录学上的成就,是其所撰《晋元帝四部书目》。
2 《晋元帝四部书目》
据有关史记载料,最早的图书分类法要上推到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编制的《别录》与《七略》。在《别录》和《七略》的影响下,图书分类法日臻完善。《七略》除辑略为总序外,计分为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兵家。诗赋略:屈原等赋二十家,陆贾等赋二十家、孙卿等赋五家、杂赋、歌诗。兵书略:权谋、形势、阴阳、技巧。术数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以上凡七略三十八种六百三家,在中国图书分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出现的四部法、五部法、六部法、七部法、八类法、九类法、十类法、十二部类法、十三部类法、十七部类法,以及详分法,都以其为宗,不过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加以变通、损益和完善,但都是大同小异。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在分类著录上,悉依《七略》。仅把《七略·辑略》总序,置于六略之前,大、小序分列于六略及三十八种之后。由魏郑默开始,晋荀勖完成了一部新的分类表——《中经新簿》的编制工作,开始了我国图书分类史上四分法的一页。《中经新簿》是西晋荀勖在整理皇家图书的基础上,仿曹魏秘书郎郑默《中经》之例编写的书目,勾画出图书四部分类法的雏形。荀勖博学多才,掌管乐事,又修正律吕,曾和张华一起,按刘向《别录》体例整理典籍。荀勖根据《七略》以后300年中的学术变迁以及各类图书数量的增减,把群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相当于后世的经、子、史、集。《中经新簿》记录图书的存亡,对查考图书存佚流传和借此进行图书真伪的考辨都起到资料依据的作用,也开了后来记录书著存亡的先例。《中经新簿》的四部分类表,对于七略分类表来说是一种发展,一种进步。
317年,司马睿依靠以王导为首的江南地主阶级,建立了东晋,并重新开始收集图书。经过近三十年的网罗经营,到穆帝时,东晋政府方有图书三千多卷。这三千卷图书经大著作郎李充整理编次,撰成《晋元帝四部书目》。 共著录图书三百零五帙、三千零十四卷。该目分为四部:甲部,著录六艺经书;乙部,著录史书;丙部,著录诸子书;丁部,著录诗赋文集。由于当时实有图书甚少,李充在四部之下没有再细分类,只于大部之下列书名而已。李充在这部书目中确立了经、史、子、集的四部顺序。自此以后的—千六百年间的四部法悉尊不变,成历代秘阁之永制。
3 图书四部法的确立
李充于永和五年(349年)撰成《晋元帝四部书目》,据阮孝绪在《古今书最》中著录,该书目以四部分类,收书305帙,3,014卷。当时,正值惠帝、怀帝相继执政,社会动荡不安,书籍大都散亡。到了江东,又系草创,已百不存一。其后虽有所积聚,但混乱不堪。李充根据具体情况,才决定采用四部。只列篇名,不详细分类。这虽系因袭前人和过于简略,但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三国曹魏时,秘书郎郑默曾作《中经》,但这部著作,史书上并无详细记载,只是读到荀勖撰的《中经新簿》时,才提及是其依照郑默的《中经》而完成的。魏征在《隋书·经籍志》总序:“魏秘书即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而李充“因荀勖《四部》之法……设略众篇之名,总以甲乙为次。”由此,四部分类开始于郑默,创立于荀勖,确立于李充。《晋中经薄》的四部次序是经、子、史、集,到李充时改为甲(经)、乙(史)、丙(子)、丁(集),始正式为后世四分法的次序。《七录·序》称李充“因荀勖旧薄四部之法,而换乙、丙之书”。此书规定了经、史、子、集四分法部次,一直为后世所沿用,直至清代《四库全书》仍是如此。但是,李充有别于荀勖,不仅继承了荀勖重视历史书籍的做法,而且,在其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把《中经新簿》中记史书的丙部和记诸子之书的乙部,更换了一下位置,从此,四都法的顺序便成了甲部记经书,乙部记史书,丙部记子书,丁部记集类书。这一更改,虽然牵动不大,但却是李充匠心独运之处。一千多年来,历代编撰官修目录如《群书四部录》《崇文总目》《四库全书总目》,史志目录如《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甚至私家目录如《郡斋读书志》《千顷堂书目》《书目答问》,基本上所遵循的法则。只不过以经、史、子,集代替甲、乙、丙,丁,各部有了类名。同时由于书籍与日俱增,各部又细分了类目,并有了类序,使四分法更加完善而已。这是李充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贡献。据《晋书·李充传》记载,他整理图书的工作当在穆帝时,但其书目却称《晋元帝四部书目》,系因其编目所据主要是晋元帝时所“鸠聚”(聚集)的图书之故。李充身处东晋政治动乱、经济不稳定而“典籍混乱”的时期,却能够悉心于图书整理工作,“删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使之“甚有条贯”,以至确立四部永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有不可磨灭之功的。endprint
梅雪晴:东晋李充的古典目录学思想述略 梅雪晴:东晋李充的古典目录学思想述略李充虽然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的顺序,但其书目仍以甲、乙、丙、丁为标识,直到唐初魏徵等编的《隋书·经籍志》才开始使用经、史、子、集为四部之名,使四部法得以完善。另外,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的四部之下,未作详细分类,且每书只罗列篇名,不考其源流,这种做法对后世目录学的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但确定四部分类法顺序之功,不可忽视。
4 结语
王俭的《七志》与《七略》相较,也有雷同之处,阮孝绪的《七录》,虽对《七略》作了合并和大类名称的改变,但留有明显的痕迹,如经典录是《七略》的六艺略,然毕竟较《七略》有所发展。梁朝阮孝绪遍访公私图书馆,收到三十部图书目录,这些目录均先后与政府图书馆目录仔细核对补充过,编纂了全国图书总目录《七录》,著录图书多达44,521卷。《七录》的体系,严格地说与七略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数术、方技合并了,兵书、诸子合并了等。七录,严格来说,是五分法,只是因为将佛法录、仙道录正式作为大类计算,才勉强凑成七分的。《七录》仍不胜四部,因为这里佛法、仙道等的成为大类,是人为的,它使得整个大类失去了学术上的平衡,然而《七录》分类表,对于以前各家分类表说来,仍是一种进步。至于四部法,从甲、乙、丙、丁,到经、史、子、集,仍不失《七略》的创意;甲部相当于六艺略,收经部书;乙部相当于诸子、兵书、数术、方技略,收子部书,丙部系六艺略中春秋目所附史部别出与扩展而成,收史部书,丁部即诗赋略,收集部书。其后,仅在次序上加以调整,便成为定制。四分法从对于知识概括的全面性及大类分布的合理性说来,比七分法为优,这是它战胜七分法,树立一千多年统治地位的学术基础。由于四分法更适合统治阶级的口味,因而历代官府图书馆,就规定以四分法为编制图书目录的“永制”。荀勖、李充初步制订四分法后二百年,又有《隋书·经籍志》出现。从此,巩固四部分类地位的任务,基本告成。而《四库全书总目》,则集古代图书分类之大成,把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体系,推进到了新阶段。后世各代国家藏书目录大都遵循了这样的次序,这也正是李充在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 。
参考文献:
[1] 李万健.中国著名目录学家传略[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2] 四川省图书馆学会.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省图书馆委员会,1983.
[3] 申 畅.中国目录学家传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5] 蒋元卿.中国图书分类之沿革[M].台北:中华书局,1983.
[6] (清)纪 昀等.四库全书总目[Z]. 北京:中华书局,1965.
(编校:严 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