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问津
自2007年考入四川农业大学到2014年研究生毕业,刘可成在大学校园里度过了整整7年。从获得奖学金到保送研就生,从勤工助学到创办公司,从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竞赛全国银奖项目到获得品牌中国“2010年十大最具创业精神大学生”获得者项目,从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百强到成为四川农业大学的创业导师……这7年,对于刘可成来说是在不断的努力中收获,在不断的前进中成长,因为他一直坚信“不放弃,就不会失败。”
刘可成出生于内江农村,由于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自进大学起,包括学费生活费,他基本没有让家里给钱。“大家见到的能在校园里卖的,我都卖过,连人都‘卖过’,因为我介绍同学出去兼职,有点小小提成。”刘可成习惯性地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儿,言谈中带着点儿小幽默。记者很难想象,眼前这个一脸书生气的大男孩,曾为了挣钱,在网络上自学了制作美式与意大利式水果沙拉的做法,再拉到学校食堂门口外卖,一天下来要赚200 多块钱,后来他还把所赚的一千多块钱捐给了汶川地震灾区。
刘可成告诉记者,最让他难忘的是大二那年,他坐大巴去了趟成都,在当年的成都荷花池市场用45 元称了两斤白色T 恤做样品,再回到学校,做起了为新生定制班服的生意。“定金都由班级筹钱,我只负责渠道销售,做这个我就净赚了1.8万元。”刘可成说,之所以后来会选择走上创业这条路,都得益于这些点点滴滴的经验积累,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
每个高考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都心系着自己的梦想,刘可成也不例外,他的梦想是带领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帮助村民致富。正是为了这个梦想,刘可成报考了生态农业专业,刻苦的学习成了他生活的主题。
时间在变,梦想不变,只是等待一个机遇。
由于川农大靠近农村,一有空,刘可成就骑着自行车往农村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思考。经过两年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刘可成发现生态农业发展所需的有机肥和废物处理才刚刚发展,但需要及时的科研支撑。于是,他向所在专业申请科研基金,希望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研究。没想到学院系主任非常支持他的想法,更资助他1万元的科研经费,安排两名同学和他一起做科研。
为了节省科研经费,三个人顶着炎炎夏日,拖牛粪、搬秸秆,在农场养起了蚯蚓,他们戏谑地把这段经历成为“粪斗”史。
▲ 刘可成正在在温江区万春镇育苗基地观察柠檬草基质
2009年,经学校推荐刘可成入驻雅安市大学生创业园,并吸纳8 个同学组建起“美农美家创业团队”。创业园在农村,条件艰苦,他们在创业园复制四川农业大学农场里的模式,养殖蚯蚓同时套种台湾碧秀苦瓜,同样自己拖牛粪、自己劳作。当地的农民惊呆了,说以前知识青年下乡时也没有这样的干劲儿。那年,美农美家盈利3万元,并且获得“雅安市大学生创业一等奖”和“四川农业大学创业基金”支持。
2011年美农美家创业团队在工商局正式注册成为成都市美农美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4年运营,美农美家现已建立了成都邛崃牛粪处理总公司和杭州技术输出分公司、温江蚯蚓粪基质利用分公司一个总公司两个分公司的开发路线,着力于“以蚯蚓养殖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接口技术”的实践与推广,通过用牛粪养殖蚯蚓,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实现高效盈利模式。
想要创业成功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能有好的机遇和政策才至关重要。刘可成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2010年曾荣获第二届四川省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对此四川省社保局给了他5万元奖金;2012年又获得赛伯乐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项目,奖金23万元……这一项又一项的荣誉,换来的不只是刘可成和他团队的成长,更多的是政府给与他成果的肯定和资金奖励。
据刘可成介绍,在他创业初期,政府还给他提供过免费培训、免费办公室、免税费等优惠条件。“我很感谢政府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这么优厚的政策,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刘可成说,未来一定要做得更好,以此来报答这份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