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库建设思考

2014-12-31 06:45徐舟
前线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科学决策研究室智库

徐舟

当前,首都正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科学决策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决策研究部门作为政策研究、决策选择的“智库”,在科学决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首都智库建设,既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实改革任务、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

当前决策研究智库建设的成效

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决策研究资源非常丰富。据相关统计,目前首都地区大约有800多家智库,专职研究人员1.5万人。其中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接服务决策为目的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大约有200多个,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智库体系和人才队伍。

概括而言,北京市智库资源主要有四类。市委、市政府及各部委办局、区县和市人大、政协等各级机关均设有独立编制的研究室,主要职能之一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除研究室外,全市还有相当一部分委办局下设的事业单位性质的研究机构,也是决策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市属社科研究单位及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市社科院、市委党校,市社科联、社科规划办、市科委等单位以及市属高校。市社科规划办主要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其中相当部分研究项目为决策研究。市科委则通过软科学课题的委托研究为决策发挥作用。市科委还负责组织协调在京知名专家学者的决策咨询服务,主要通过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工作,还有中央在京科研院所和部属高校。这些机构以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为主业,近年来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综合类院校和研究机构越来越多地通过联合研究、委托研究等形式参与北京市各项决策研究,为相关工作和决策提供意见建议。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和社会变化,直接导致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对决策咨询的巨大需求,北京民间咨询业快速发展,一批有实力的民间咨询机构脱颖而出。他们中的多数都拥有一支学科配置整齐、专业人员年轻化、国际与国内职员结合、运转高效的专业咨询师队伍,比较知名的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思源研究所、零点调查研究集团、北京视野咨询研究中心等。

北京规模庞大的智库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服务和影响着党委政府决策,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党政机关研究室以全市调研协调联席会为平台,加强决策研究工作的统筹协调,成为科学决策的核心力量。二是社科研究单位及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决策研究,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智力支撑。三是民间智库利用自身优势和独特身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多维视角,是科学决策的有效补充。

全市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全市各级各类智库为首都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现代意义的智库而言,智库不仅仅要为公共政策提供决策建言,还要为改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提供前瞻预警和咨询。从现实状况来看,首都智库的功能还不健全,智库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体制内智库定位模糊,决策研究能力弱化。多年来,党政机关决策研究部门承担着调查研究、文稿撰写、信息收集等工作,发挥了党委政府决策须臾不可离开的参谋助手的作用。但是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各研究室文稿任务日益增加,研究室职能定位日渐模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有所弱化。

社会智库受重视程度不够,服务决策效果不佳。在京党政机关之外的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庞大、实力雄厚,民间智库也有了长足发展,这些研究资源虽然参与决策研究的力度、深度在近年得到改善,但在课题研究上还是带有很浓的学术性、理论性和宏观性、指导性色彩,很多成果好看不好用、理论实践两张皮,反映出的是决策服务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不相称。除了研究机构自身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决策部门和决策者对社会智库的建设和利用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对社会智库包括民间智库的信任度、依赖度不高。

智库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各类智库难以形成有机整体。北京的智库资源丰富,但各类智库结构分散,基本处于各自为战、封闭运行的状态,最直接和明显的后果是重复研究,调研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即使是联合研究,也多停留于机械性组合。

智库建设机制不健全,智库作用缺乏制度性保障。目前,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智库,在整个决策环节中的责任设定、资源应用、激励奖惩等方面都缺乏具体规定,智库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难以得到制度性保障。以责任设定为例,在当前决策实践中,无人负责或无人真正负责是各个层次决策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弊端。决策各个环节的责任不清晰,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导致决策咨询论证首先在环节上就不完善。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论证停留在决策前,决策实施过程中的检查纠偏、决策实施之后的效果评估和经验总结等环节相对薄弱甚至缺失。其次决策出台虽然履行了民主决策程序,既有体制内研究、社会单位论证,也有专家咨询和市民听证,但由于责任设定不明确,各个环节都无需为决策后果承担责任,因此调研表面化、形式化,咨询论证随意性、主观性等问题就难以避免。正是因为对智库建设缺乏精心设计,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得当前智库的综合决策研究能力和效率都难以提高。

北京新的发展阶段亟须谋划智库建设

北京进入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改革任务的落实关键要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各级党委政府作为管理者和决策需求者,应当从提高城市软实力、保障首都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智库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谋划和推动智库转型发展。

智库是城市的软实力,要高度重视多元智库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没有强大高效的智库支撑,决策科学化就得不到持久有效的保障。

北京正处于由规模增长向效率优化转变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中的各类问题突出,发展任务艰巨,这对决策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充分和高度重视提高决策研究水平,重视多元体系的智库建设。一是要充分发挥体制内研究机构的主体功能。要以党委政府研究室为核心,实现社科院等学术研究单位联动,认认真真“搞调查”,齐心协力“做研究”,使之真正成为生产思想、绽放智慧的思想库。二是要为社会智库创造条件。当前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格局决定了党委政府不可能仅仅依靠系统内的研究,必须向社会智库、民间智库借力。鉴于当前系统外智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决策部门和决策者首先要有更加开放的意识和胸襟,加强决策信息开放度,建立和完善系统外智库与决策层联动的制度管道。信息的开放对于系统外智库至关重要,没有足够的、真实的信息,这些体制外智库的决策研究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就会失去政府智库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系统外智库建设需要信息公开来引航开路,只有充分掌握政府各方面工作的信息,智库的专家学者才能充分发挥专业修养优势和理论创新优势,创造出足以破解各种现实难题的有效对策。

智库是思想的引领者,要通过改进政风文风为智库生产思想提供空间。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转作风、改文风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要推动智库建设,发挥智库作用,一是要改进政风,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科学决策的原动力。在当前,对决策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追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动力较为缺失。要通过责任追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使之切实提高对决策研究工作的重视,并推动建立现代意义的、制度化的决策研究工作机制。二是要改进文风,释放党政机关研究室的研究潜能,激发研究热情。党政机关研究室是决策研究的主力军,对科学决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必须要改进文风。当前文风的一大弊病是“稿来稿去”、“无稿不说话”。各级党委政府应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官僚习气,弯下身段,倾听民意,悉心研究,真心推开民主之门,营造领导干部“能讲、会讲、敢讲”的风气。在此基础上,破除繁文缛节,使党政机关研究室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实际“接地气”,增强本领“吸空气”,真正做到“能写、会写、敢写”,以此建立起决策研究的理论自觉和职业自信,从而真正调动研究室队伍的研究热情,生产出有足够影响力的决策思想。

智库是人才的汇集地,要通过完善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智库的形成在人才,智库的发展在人才,人才始终是智库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爱才的感情和聚才的方法。”美国兰德公司凝聚了数学、物理、经济、工程、化学和宇航心理学等领域近千名高端人才,聘请了700多名专家作为高级顾问,藉此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智库品牌。智库建设要重视人才培养,是因为人才的核心价值在于良好的职业道德、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精深的研究方法,高端人才通过突破信息在系统内的自我循环,将更广泛的真知灼见和民众意见导入决策过程,保证智库引导下的政策思想具有公正性与合理性。

北京具有全国人才高度集中的优势,智库建设的关键在于选好人才,用好人才。从系统内看,必须解决党政机关研究室 “留不住人才、工作缺乏激情”的问题;从系统外看,要解决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不接地气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创新政策,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坚持用首都科学发展感召人才,用良好环境凝聚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二是建立科学的成果评价机制,强化决策研究人才的实践精神。通过科学的成果评价机制,激励研究人员密切联系群众,广接地气,多调查、多研究,提高实际研究能力。三是统筹各类智库人才建设,在各级各类智库中培养和汇集多学科高端人才,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智库人才结构,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培养智库队伍的领军人物,藉此打造一流的首都智库品牌。

总之,智库是一个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有机系统,首都经济社会正面临结构转型期,改革发展任务任重而道远,智库建设在这一阶段有其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各类智库作为决策咨询的提供者,有必要重建自己的社会担当,勇于直面社会难题,深刻挖掘社会现实,通过高质量的思想赢得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与此同时,一个开放的、系统的、高水平的智库体系的建设、繁荣和强大,归根结底离不开决策者建立在对其充分重视和信任基础上的支持和需求,需要来自决策者层面的精心设计并建立起有效的制度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谭   丁

猜你喜欢
科学决策研究室智库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基层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改革走向
关于对部门统计规范管理工作的思考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上海党史报刊社表彰一批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
“有了青年团,工作容易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