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棠华
摘 要: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名句警言也早已家喻户晓,学生也熟记心中,但对诗歌文本理解是否准确,能否准确地掌握诗歌的内涵、主旨、意境,是教学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从诗歌的用词、用典及诗歌的写作背景、历史事实结合等方法进行了梳理,为准确分析诗歌文本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学 典故 史实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58-02
随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布,语文的分值将在2015-2017年间不断地递增。而作为语文新课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诗歌,备加受到重视。如何准确地解读中学古诗文,提高学生对中国古诗歌的学习、鉴赏能力,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已经对很多古诗文有背诵、赏析,可是到了初中,有些学生仍然对有些诗文不能准确理解,翻译出的古诗文与原意有偏差,甚至有错的现象。笔者认为若想将诗文分析地准确,就要注意字词翻译的准确性、用典用意的准确性、写作背景的准确性。
1 以字词的准确性为角度释文
诗歌是用有韵律的语言“寄情、达意”的,因此将诗歌的关键字词理解的准确,才能体会作者要表现的意境。
以杜甫《望岳》(初二上)为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强调“望”,可全诗无一个“望”字,但每一句讲得都是望。因此分析此首诗歌,要注意从最能表现“望”的语句进行准确分析,体味诗意。这是杜甫在开元二十四年落第,漫游齐赵时写的诗。当时杜甫很年轻,诗歌中洋溢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蓬勃朝气。
杜甫从兖州往北走,往北走的过程中看到了泰山,所以,写望岳。第一句用一个“夫如何”,将泰山引出,用“齐鲁青未了”,写出了泰山的雄壮。紧接着,用“钟神秀”、“割昏晓”,写出泰山的高大、神奇、壮观。这些学生在理解时基本不会有偏差,而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学生翻译时常出现将“入归鸟”翻译成“鸟入眼”。
这样的翻译不准确,不能传达出意境。实际上,“决眦入归鸟”是指极目远望,望见鸟往山上飞,作者目随鸟去,在目随鸟去的过程中,鸟越飞越远,作者也随之将眼眶张得越来越大,所以说“决眦入归鸟”。若要翻译成“鸟入眼”,仅指看见鸟,看见鸟是什么样的,“鸟入眼”的解释,会将美的诗歌简单化,使诗意变得很浅。而杜甫这句话则是将简单化变为形象化:鸟往山里飞,望见了云,所以心胸开豁,因目随鸟去,所以才会眼眶不断张大。概括说因层云而荡胸,因入归鸟而决眦。
在体味诗歌的诗意中,准确是第一位的,否则诗歌的内涵、诗歌中的感情也体味不出来。体味中国古典诗歌一定要从细处,要从字词入手。这是基础,在字词准确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好诗人要传达的感情。
2 以历史背景与史实结合的准确性来释文
作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常从自身经历出发,将一些史实融入诗歌中以便达意。因此,教师讲解或者学生分析诗歌时还要掌握作者创作时的一些历史大事,才能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以杜甫《春望》(初二上)为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在唐肃宗二年,杜甫困顿长安时所作。“国破山河在”,是写当前,写实事,写“安史之乱”带给整个国家的一种破败之气。“城春草木深”,是写景物。“草木深”,说明很荒凉。司马光在评论第一句诗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1]。第一句,明着写景,实际是抒情,是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而这种景、情结合的基础恰是前一年安史叛军攻下长安的史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因感慨时事,花也在流泪,因恨别鸟也感到惊心,是将鸟拟人化了。花、鸟是动物、植物,无情感,而人有情感,所以在特定情况下,将情移到了动、植物身上,好像物也有情感;一种认为人看到花本是应高兴地,但因感慨时事不好,将眼泪滴在花朵上。听鸟鸣本也应该很舒心,现因恨别而感到惊心。这是从主体角度、从作者的角度去解释的。但笔者认为第一种应该表达感情更深入一些,“感时花溅泪”,是承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是承“城春草木深”。“城春”让人想到的应该是一片风光在长安,可是接着写的却是“草木深”。为何会出现此景,因为战争使人们失去了原有的家园,使人们远离了原有的家园,战争使战士远行,使亲人离别。看到眼前之景,想到所发生之事,必然会落泪、感到惊心。烽火“连三月”有两种解释,一种,从一月到三月,连续到三月,三月指当前的暮春三月。第二种,连着两个三月,从去年的三月到今年的三月。第二种解释接近文本所传达之意,从去年开始的安史叛乱到今年的叛乱,作者都在亲身的经历着。因此,这里的“三月”指去年和今年的两个暮春三月。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难想象杜甫在《三吏》、《三别》、《兵车行》中对安史之乱的痛恨之情、对百姓的疼惜之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一个“安史之乱”,让诗人抒发无限感慨。因此在解读这类诗歌时,一定要结合史实分析诗意。
3 以准确理解用典用意来释文
用典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文意蕴丰富、典雅含蓄,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2]。古诗当中常用历史人物、历史古迹、人物事迹、人物语言做典故。用典可能是作者出于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惧怕,或者自己的想法不能明言,或者即兴创作一时引用。用典的作用很多,或用来品评历史,借古论今;或用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或为创新意境、丰富内涵。鉴于诗歌用典情况的复杂,教师讲解时要准确理解作者用典的用意,才能深入赏析诗歌之旨意。endprint
以王维《使至塞上》(初二上)为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是唐王朝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后。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在这次出塞前,王维曾被排挤出过朝廷,后经人引荐回朝,不久又以到边疆慰问为由被排挤出朝廷,此时作者到底怀有一种什么情感呢,是不是学者们常认为的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呢?结合作者的经历及用典情况,便可知此诗中更多地传达了王维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这首诗用到了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是单车欲问边中“单车”。“单车”一语出自《李陵答苏武书》:“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于朔北之野。”是说苏武以简单的随行依仗出使兵力强盛的匈奴。由于遭遇未预料的变故,到了拼死撞剑刃的地步。流离颠沛,差点死在北方荒野。基于这个典故,有些学者以为王维在此借用苏武的典故,是一想到苏武在异地的不幸遭遇,便产生一种悲观。其实不然,虽然王维与苏武一样都是“单车”出塞,都是轻车简从,但此时他想到的不是几死于异地的可怕,而是苏武虽“单车”出塞,但被救回国后却受到朝廷重视。汉昭帝不但封他为“典属国”(外交官),还奖励他“秩中2000石,赐钱200万,公田2顷,宅一区。”[3]王维虽然被排挤在朝廷外,但想到苏武,王维还是有雄心壮志的,还是渴望建功立业的。
第二个典故“都护在燕然”句出自《后汉书·窦宪传》:“西汉末,大将军窦宪征北匈奴,大破之,追至和渠北鞮海,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借窦宪功成登山刻石记功之事,表明自己也要有一番作为,建功而返朝廷。
正确分析这首诗歌深层的用典用意后,才能理解诗歌中涌动着的情感。王维被排挤出朝廷的理解没错,但这首诗是王维的前期之作,没有后期那种参禅悟理之心。诗中虽处处有伤感,但不悲观,王维在内心深处渴望向那些功成名就之人学习。
古人写诗歌写得很深、很细,不是很粗浅。因此再分析、理解中国古典诗歌时一定不能只看表面字句,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用典用意等角度鉴赏,才能准确理解其诗歌文本。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M].中华书局,2014.
[2] 刘勰.文心雕龙校注[M].中华书局,2012.
[3] 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