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紫
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化疗这种治疗方式,是一种“玉石俱焚”的治疗方法,令很多人谈虎色变。然而在哈尔滨却发生了一起非肿瘤病人主动到医院化疗的事件。是什么人敢拿自己的身体不当一回事,痛苦的化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利益和交易……
2013年6月,哈尔滨市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李强,在审核理赔材料时发现了一处疑点,患有宫颈癌的陈洁于2012年年底在医院确诊之后,只做了一次放化疗就没有接受别的治疗。经过调查,时年28岁的陈洁家住阿城区,自己开了水果店,丈夫王鑫平时是开大货车的,两人每月收入少说也有大几千元,家里虽说不上富贵,但丰衣足食肯定没问题,且他们家有两个小孩。按照常理,这样的家庭,女主人得了癌症绝不可能就做一个阶段的放化疗,如此轻易放弃救治的希望。
更可疑的是,陈洁的重大疾病保险是2012年1月办理的,她是被保险人,当时买了两份,理赔保额为20万元;半年后,王鑫再为她追加了两份,理赔保额达到了40万元……这其中必有蹊跷,李强报了案。
哈尔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三大队侦查员经过缜密侦查,也从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侦查员想方设法获得了陈洁的一份血液样本,并将陈洁之前送检的癌症病理蜡块(切片)拿到司法权威鉴定部门做了DNA鉴定,一周后得到的结果让所有人啼笑皆非,经过检验,两个样本中的DNA链条有16项指标不一致,而陈洁送检的血液样本女性的染色体应均为“X”排列,而送检的癌症病理切片显性为“XY”排列,原来这片有癌细胞的病理组织切片居然是属于男人的。男人怎会患上宫颈癌?
毫无疑问,陈洁和王鑫在故意骗保。保险公司以领取赔付金为名,将陈洁和王鑫二人请进了保险公司,一同等候他们的还有经侦支队的警察。当警方拿出DNA鉴定报告时,两口子傻了眼。
陈洁和王鑫都是阿城人,2008年,23岁的陈洁嫁给了大自己十岁的王鑫,婚后育有两个孩子,女儿5岁,儿子才2岁。陈洁在所住的小区开了家水果店,大女儿已经上幼儿园了,小区客源稳定,陈洁每个月能赚回一家人的生活开支。王鑫拥有15年驾龄,开大货车拉活赚钱,每月也能挣五六千元收入,他们一家四口在阿城算是过得很滋润的。
人比人,气死人!最近几年王鑫的表姑孙明玉让两口子格外崇拜。54岁的孙明玉,是保险公司经纪人,以往,孙明玉还时常靠王鑫两口子接济,表姑父是下岗工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能说会道的孙明玉自从入了保险这一行业之后,整个人生焕发了第二春,3年时间里,他们一家不仅换上了大房子,2011年年底,孙明玉还买了一辆大众汽车代步,说是为方便跑业务。当王鑫坐进表姑的小轿车,对孙明玉更是刮目相看,他多番向表姑请教致富经,孙明玉笑而不答。
2011年10月,孙明玉得知陈洁患有子宫肌瘤,她告诉王鑫夫妇,在家庭理财中,保险最起码要占投资份额的30%,保险首先是保证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健康,因为只有家长们健康有保障,孩子们的衣食教育才有保障。此外,今年大热的万能险种除了具备重大疾病人身赔付以外,还兼有让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理财功能。当得知买一份这样的保险每年得交5000元保险费用,持续缴费20年,陈洁连忙拒绝。
当天晚上,孙明玉驱车来到王鑫家,她拿出一张表格,让陈洁填写,说是推荐陈洁买平安人寿重大疾病保险。这次,孙明玉坦陈了自己的致富经,告诉王鑫投入6000元买两份,半年后可以获利20万元,他们一人分得10万元。一听说6000元半年后变成10万元,这比“种金子”还来得快,王鑫有几分动心了。可怎样才能拿到这20万元保险赔付呢?孙明玉悄悄告诉二人,她认识一个叫“姜二”的人,是个医托,与哈尔滨市好几家三甲医院有密切的关系,不仅能帮人挂专家号占床位,还能买来癌症患者的病理切片。拿着这种病理切片去医院做鉴定,再贴上陈洁的名字,就可以拿着诊断和病历去保险公司领到20万理赔金……
赚钱竟然如此简单?王鑫对表姑的“致富经”赞不绝口,可是陈洁却担心此事有风险。孙明玉再次给二人洗脑:“你们看看我,做保险也就三年,买房买车也花了近百万,我家以前什么情况你俩再清楚不过了。要是有风险,我这些钱难道都是从大街上捡回来的吗?”是啊,表姑家的房子和车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此事可行!王鑫拍板,陈洁当即填写了自己的资料。
2012年1月,陈洁以被保险人的名义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两份“重大疾病”保险。当时理赔保额为20万元;半年后,王鑫索性再为陈洁追加了两份保险,这样理赔保额就达到了40万元。
2012年12月下旬,已过追加保险的观察期,孙明玉及时提供了从姜二手中买来的癌症病人病理切片。第二天,陈洁便在王鑫的陪同下,拿着贴有自己名字的一块切片组织,说是在医院做子宫手术时留下的,到保险公司指定的一家医院做诊断,诊断结果为“鳞状细胞癌”,即“宫颈癌”。
第二天,王鑫来到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进行报案,他一脸凝重的把妻子的癌症检验报告递交到负责理赔的工作人员手中,在谈起年纪轻轻的妻子得病的经过,王鑫还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本以为有了这份确诊书就可以拿到40万保险赔偿金,可当王鑫夫妇兴冲冲地找到孙明玉询问何时钱能够到账时,孙明玉却说不是这么简单。原来,两口子在购买保险时,根本就没有看保险合同。在孙明玉的指导下,两人才知道拿着确诊书到保险公司报案后,被保险人在赔付过程中还应提供病历、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收据、住院费用明细清单等各项资料。这么麻烦?两口子傻了眼。孙明玉说这些东西不难,去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不就都有了吗?
好好的人,没病去医院怎么治疗呢?孙明玉的回答令陈洁胆战心惊,她竟然指使陈洁去做一个疗程的放化疗。陈洁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年轻的身体竟然要跟化疗扯上关系,以往只是在电视剧中看到那些做了化疗的癌症病人都大把地掉头发,最后变成了光头。她下意识地抓住自己引以为傲的长发,连声拒绝。孙明玉轻描淡写地说:“经过我办理的几次成功理赔,被保险人都去做了几天的化疗,你放心,他们现在好得很。”见陈洁一头雾水,孙明玉告诉他们:“真的不要紧,化疗只是针对癌细胞的,对健康细胞毫发未损,放疗更是轻松。你就放心去吧,只当给全身细胞杀杀毒,就这么简单!”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花了12000元投保了,买病理切片也花了钱,王鑫表示会尽快送妻子去做放化疗治疗。endprint
事不宜迟。2013年元旦节过后,王鑫竟真的带陈洁到哈医大附属医院,向医生提供了病理切片和诊断书,要求住院放化疗。3天的化疗和一次放疗持续半个月下来,陈洁感觉自己像死过一回。此后陈洁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反应,呕吐、食欲不振、月经闭经、四肢无力……28岁的陈洁短短一个月时间瘦成皮包骨,和同龄人站在一起,她显得苍老了10岁。“真不该为了钱把自己搞成癌症病人。”陈洁常常在半夜突然醒来,哭着怨恨丈夫财迷心窍,王鑫也想不到化疗竟然有这么大的副作用。他安慰妻子,说要不了多久拿到20万保险赔偿后,一定好好补偿妻子。
见妻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王鑫找到孙明玉,孙明玉开始推诿责任,说陈洁的体质本身就不好,要不然只做一个疗程的放化疗不可能引发这么多后遗症。第二天,孙明玉拧了几袋补品送到陈洁家,为了安抚她,孙明玉还特意给一个做过化疗的健康被保险人打电话,请她给陈洁打打气。
然而,直到2013年4月,陈洁的不良反应还在持续,王鑫给孙明玉打电话,孙明玉在电话里教训夫妻二人:“癌症的病理切片是我给你们弄的!这条发财路也是我给你俩指的,现在你们什么都不想付出,就想白得几十万?你们俩是不是为了多分钱啊?天天来找我!”
听闻王鑫夫妇被抓,孙明玉托人给王鑫的父亲传话,不许陈洁供出自己,声称如果两人扛下骗保的罪名,日后她就会给两个孩子一笔钱作为补偿,还能给出狱后的陈洁提供费用,让她治疗做放化疗所引起的后遗症,如果二人把她供认出来,自己就什么都不管了。陈洁和王鑫这才看清孙明玉的本来面目,后悔不已。
2014年2月18日,陈洁因犯保险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王鑫因犯保险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在入狱前,经医生诊断,陈洁的身体状态已经提前进入“更年期”。夫妻俩身陷囹圄,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交给年迈的婆婆照顾,这个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四口之家如今只剩下冷冷的叹息。
孙明玉和姜二在案发之初已经潜逃了。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将2人列为网上逃犯,正在全力追查。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总是有人铤而走险。在本案中,由执法者斩断了这个灰色链条的最后一环,使妄想不劳而获的人美梦成空。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灰色的利益链条是如何形成的?审视夫妻串谋孙明玉“骗保”的各个环节,我们每个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才使得贪婪的人有机可乘,不惜放弃自己的身体健康,不惜破坏原本幸福圆满的家庭,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
笔者在经侦支队了解到,正是这起骗保案件才牵出了一系列“漏管环节”:有人专门从医院手里回收癌症患者的病理切片组织,有人专门伪造病历,有人帮当事人投保重病保险里应外合骗保金……为了获取非法暴利,这些人可谓是“无所不能”。保险公司只认可指定甲等医院的诊断结果,但是并不能保证检测分析的病理切片的“唯一性”,即不能确定切片确实来自被保险人。这就给孙明玉这般与被保险人内外勾结,骗取保金,中饱私囊的保险代理人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
在本案中,医托“姜二”尚未被抓获,他是如何能从患者或者医院乃至医生手中弄到癌症患者的病理蜡块(切片),我们不得而知。保险公司制定认可的甲等医院只对癌症患者的病理蜡块承担分析的责任和义务,并不能保证病理蜡块的送检人即抽取人,这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癌症病人的病理切片也能卖钱!我们在惊诧的同时,也深深呼吁相关部门尽快立法规范,还社会一个公正严明的环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