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教育做好班级管理

2014-12-29 19:13李结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6期
关键词:睡袍纸篓植物

李结

心理教育是广义德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个人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长期以来,多数中小学班主任只关注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却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对班主任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班级管理中的“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都被更新,房间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200年后,美国哈佛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狄德罗效应,亦称为“配套效应”,即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配套效应”为整个事物的变化提供了动因,当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其他部分随之变化以便与其配套,从而促进周围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班级里的卫生角常常是管理难题之一,总会有少数学生把纸屑垃圾丢在纸篓外面,到了中午,又有垃圾溢出,但是他们视而不见,继续象征性地往纸篓丢垃圾,结果垃圾都堆在纸篓附近。每次美术课后更是一片杂乱。虽然我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安排人监督,但是效果不明显。有一次,我利用晨会课发动学生带些盆景布置班级环境。他们热情很高,喜滋滋地介绍自己家里种植的植物。第二天有好几个学生把小盆景带来了,有吊兰、绿萝、芦荟……我马上表扬这些学生,并故意把这些植物摆在了卫生角,与纸篓并列放置。我还帮助植物们选定了“爸爸”、“妈妈”,告诉学生养植物并不容易,一方面要具备相关知识,“爸爸”、“妈妈”有责任向家长了解自己所管理的植物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什么;另一方面,做了“爸爸”、“妈妈”就要有责任心,要坚持给植物浇水、晒太阳,否则植物无法活下来。学生是纯真的,他们很珍惜自己的“身份”,每次都把植物照顾得好好的,卫生角的那抹绿色让人心旷神怡,更让人感动。孩子们的心是那么善良,他们如此细心地照料着比自己弱小得多的盆栽;他们又是那么富有爱心,懂得呵护小小盆栽中的绿色生命!

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寻找学生思想转变的“睡袍”,引导学生改变原来的认知模式,打破学生固有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形成与社会、学校、班级的规范要求相符合的行为意识,并及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表现进行鼓励、表扬,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良好的行为配套,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班级管理应该多用“正强化”

美国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学习的强化理论,即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集体中认可或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集体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我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上课时,一个很调皮的学生依然像往常一样不安静,每一句老师说的话都会被他评价。于是,我马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叫他起来回答。他对于我的举动很惊讶,愣住了。我虽然注意到了这种惊讶,却装作没有发现,又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然后微笑着鼓励他、提示他,最后帮助他完成了这个问题的回答。当他得到我的表扬坐下的时候,一脸的自豪,后面的几十分钟表现得很专心,还积极参与到我的课堂中来。随后的几次课上,他开始改变。每当他控制不住自己行为的时候,我都会帮助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主动给予他一些机会,然后表扬他的改变。通过给予他不良行为的忽视和良好行为的强化,让这个学生逐渐改变了上课干扰课堂纪律的习惯。

个别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行为发生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当问题产生的时候,就需要得到教师及时的关注。当然,关注并不等于教师应该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于良好的行为,教师的强化可以让学生顺利地重复发生;而不良的行为,教师则需要关注于心,找寻合适的机会,甚至给这些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学生创造机会,通过合理的强化来改变他们的行为。

三、让心理暗示变成学生成长的力量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心理暗示,《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描述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心理学家早就发现,要使人的心理活动受到影响,按照一定的方向去行动,最好尽量少用命令的形式去提出要求,因此采用一种委婉的手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去年我接了一个新班级。接手将近—个月时,我有了一个很有趣的发现。当时班级里的孟晓菲同学每天都梳着两条小辫子,一轮到老师的提问,她就会微微低下头,两条小辫子就自然地垂到眼前,遮住了她的眼睛。由于她比较瘦小,又坐在前排位置,有的时候老师往往会忽视她,这时她就可以如愿以偿地逃过回答问题的机会。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逃避行为,经过了解,我知道这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确实比较差,她由此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于是,我见到她时就经常主动跟她交流,拉拉家常。有一次我对她说:“我从来没看见你扎过马尾辫,我觉得你那样扎辫子肯定更漂亮!”第二天,她果然扎了一条马尾辫来上学。可当我语文课上提出问题,向她投去鼓励的眼神时,她马上又低下了头。我并没有急着去提问她。可能由于没有了遮挡物,偶然间她又与我有了一次对视,似乎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关注,那堂课她听得比较认真;课堂结束前,我还让她回答了比较简单的问题,使她得到了一枚小红花,她很开心。之后,她逐渐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人更是变得开朗了。

其实每一次的眼神交流就是一次心理暗示,这是一种双向心理交流的过程,暗示者不明确表示用意,用含而不露的方式影响他人。由于暗示不具有强制的特点,因此人在接受暗示时往往影响很深;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只要班主任暗示得巧妙,暗示得及时,就能让美丽的暗示变成潜移默化的力量,从而有效地改变一个学生,甚至重塑—个新的灵魂。

我想,只要在平时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就必将更加紧密,也一定能取得润物细无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肖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睡袍纸篓植物
墙和纸篓
我不想让离别拧出泪水
最爱的衣服是睡袍
哦,不怕,不怕
小纸篓
将植物穿身上
爱因斯坦的废纸篓
爱因斯坦的废纸篓
睡袍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