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衡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从1937年7月7日全面爆发,到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付出了前所未有的牺牲,才换来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也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抗御外侮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地域不分南北,战线不分前后,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为这场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主要简略介绍抗战时期地学界老前辈们的部分贡献。
地学界老前辈抗战时期忠贞为国
抗战爆发以后,大量的生产设备和科学仪器都遭到了破坏,很多生产和科研工作都不能正常进行。面对如此困境,地学老前辈们克服困难,不但没有使地质工作停顿,而且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为抗战作出了切实的贡献。
由于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也有一些人产生了极度悲观的情绪和焦躁的心理。针对这些情况,当时的地质学会理事长杨钟健,在《地质论评》1937年第二卷第六期上,发表了《非常时期之地质界》一文。文中除告诫大家在此非常时期要坚持工作外,还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指出:“一个非常时期,正是一个不多的机会,也许有许多新的材料发现与研究,会遭逢时会,特别发达起来……所以,我们只有埋头干,不必短期灰心,相信地质界人人若能如此,其他各界人人若能如此,对抗战的局势和国家的未来都是有益无损的。”
国民政府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也发表了《告地质调查所同仁书》,他不仅对地质所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还进一步指出:“平常所做之科学研究亦并不应看轻,科学人士当以研究为生命。……在欧战时期,外国学者亦多在困苦艰辛之环境中,自出钱,自出力,以继续其工作。凡此奋斗不倦之精神,即是民族自存之德行。……岁寒知松柏之劲节,时艰见国民之性情,当此国步艰难之日,更是我辈深刻策励之时。”
两位中国地学界的巨匠、中国地质科学的领军人物,在风雨飘摇的国难之际,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全国的地质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正是这种激励,才确保了我国地质科学在山河破碎、日军压境的危难关头,始终没有停滞,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抗日战争的非常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表现得格外清清楚楚。1937年7月21日至7月30日,第17届国际地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我国的翁文灏、朱森、黄汲清三人分别代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成为理事会成员。在理事会上,英国和日本两国的代表分别提出申请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在英国伦敦或日本东京举行。我国三位代表考虑,虽然英国离我们很远,参会很不容易,但在此日本侵略中国之时,如在日本开会,日本人一定要实施他们筹备已久的“满洲国地质旅行”计划,中国地质界是绝对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的。所以,一致同意对英国投赞成票,并在会上及会下积极行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狼子野心,充分表现了我国地质学家以民族大义为重的高风亮节。结果,参会的70名理事,以65票对5票的绝对压倒优势,决定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在抗战的艰苦年代里,除了地质工作本身的艰辛,还充满着很多意外。地质工作者不仅要有坚强的意志,还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1938年初,国民政府决定开发当时还是抗日后方的湘西煤田,请地质调查所承担此项任务。当时,年仅28岁的工程师吴希曾因在湘西工作过,便主动请缨。但他在2月8日赴湘西途中,却因车祸不幸罹难。1938年5月15日,坚守在北平西郊周口店办事处的地质调查所技工赵万华、郑统宇等三人被侵华日军逮捕后,就地枪杀。1940年4月20日,西南经济建设研究所的工程师阎曾才在工作中,因所乘轮船失事,不幸以身殉职。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赣西受到侵扰。当时在赣西泰和工作的江西地质调查所工程师傅徽第等不幸被俘获。因坚守地质机密,英勇不屈,在遭受长期折磨后被日军残忍杀害。就义那天是1945年7月25日,距抗战胜利仅仅还有两周时间。
抗战爆发后,许多在国外学习的地质科学家,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环境(特别是美国,当时美国本土根本不会面临二战战火的威胁),毅然返国,投入抗战的洪流,投入国内的各项地质工作。他们之中,比较有名的有1937年从德国柏林大学归来的李春昱博士,从瑞士归来的王恒升博士,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归来的朱森硕士,从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归来的马希融硕士,从美国归来的中央研究所陈旭研究员,从英国归来的程裕淇博士,从美国归来的赵金科、杨遵仪博士,从德国归来的张寿常博士等等。他们不仅以科学的精神为抗战做着自己实实在在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其中很多人,被光荣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学界老前辈在抗战时期工作成绩卓著
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战时的需要,国民政府调整了战时的经济机构,专门成立了经济部。1938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资源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同时隶属经济部领导。抗战爆发以后,地质研究所就暂时停止了纯粹地质理论的研究,全力从事地质实地调查工作,特别是注重未被日军占领地区的各矿区的估计与调查。由于当年我国主要煤矿多在华北,战争爆发不久即相继落入日军之手。经济部重点指示地质调查机构将能源调查工作重点放在河南、湖北、湖南等省。所以,当年对煤炭石油调查的工作成为当时整个地质调查部门的重点。在不长的时间内,地学界老前辈们便在河南禹县,湖北大冶,湖南湘潭、恩口,云南易门及赣南、湘南、赣西等地区为国家提供了优质的煤、铁、铜及其他多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的地质调查报告。1938年,谢家荣等调查了广西西部田阳、田东等地的辉锑矿床。1939年程裕淇、王曰伦、卞美年等在云南昆阳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大磷矿。1940年王晓青、靳凤桐调查了湖南金矿并完成了湖南金矿分布图。通过地质老前辈的努力,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迅速扩大产量,成为当时支撑抗战最大的工业油田。
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仅在我国西南大后方,就有二三百名地质工作者,在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广西以及甘肃、宁夏、新疆、青海、陕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区进行地质调查工作。总之,除西藏外,凡是日军没有到达的地方都留下了地学老前辈们的足迹。而这些地方不是深山老林,就是自然条件险恶的人迹罕至之处。
地学界老前辈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地质调查工作,并绘制了大量的地质图。据不完全统计,老前辈们在抗战时期所绘的地质图、路线地质图、矿产地质图等不下300余幅。大到五十万分之一的分省地质图,小到五万分之一的路线地质图,而更多的是二十万分之一的局部地区的地质图。至于各种简图、素描图、草图等更是不可胜数。这些图件和成果,不仅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是深受广大地质工作者推崇的重要参考资料。笔者在撰写此文时,曾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情报所翻阅过部分抗战时期的地质资料,这些史料,文字工整,图件清晰,特别是一些地貌图、素描图,简直就是艺术作品,令人叹为观止、肃然起敬!■
(责任编辑:武学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