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悠悠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不能摒弃的,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对我们个人品质、道德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触摸祖国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片段一:依托文本,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但愿人长久》以“文包诗”的形式通过故事介绍了《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文章的感情线索是“埋怨”“思念”“宽慰”。
在教学“思念”这个片段时,我第一次是这样做的。
[A]
师:在这样一个皓月当空的时刻,在这样一个家人团圆的时候,人们在干什么?
师:你在中秋节时干什么?大家的心情怎样?
(出示月亮图,配乐《二泉映月》)
师:苏轼因为什么而心绪不宁?
生:思念弟弟。
师:你能想到哪些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生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在设计此环节的时候,按部就班,引出思念,根据文本适当拓展,积累有关“思念“的诗句。教学之后,我默默地思考,月亮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在古代文人墨客笔下,月是常用意象之一,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依托文本,紧扣“月”字,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不是更好吗?于是,我整理思路,作了如下改进。
[B]
1.在这样一个皓月当空的时刻,在这样一个家人团圆的时候,人们在干什么?
2.你在中秋节时干什么?大家的心情怎样?
3.出示课文插图,配乐《二泉映月》。
师:苏轼观赏着明月,因思念弟弟二心绪不宁,此时,在苏轼的心里,月亮代表什么?
生:代表思念。(板书:月是思念)
师:真好,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表达了思念之情吗?
生1: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生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师:你们真棒,知道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表达了思念之情。你们还想不想知道,在古人的眼里,月亮还代表什么?
(出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师:此时的月亮在苏轼的心里代表什么?
生:代表团圆。(板书:月是团圆)
师:那你知道哪些写月的诗句代表团圆吗?
生: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上生。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句诗的?
生:是我在网上看到的,就记了下来。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人。
……
师:在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这样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你在文中找出哪些句子写的是它的意思。
生: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师:此时,月亮在苏轼的心里又代表着什么?
生:美好。(板书:月是美好)
师:同学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在古人的眼里代表了许多,其实,月亮还代表着“美”,代表着“相思”,代表着“失意”……那你想不想了解哪些诗句表达了这些内容呢?
生:想!
师:真好,大家这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就像刚才一位同学说的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阅读中国的古典诗词,积累这些优美的诗句。下一次,我们就以“月”为主题,开一个咏月诗会。
在此片段的教学中,依托文本,紧扣“月”字,挖掘“月”的内涵,积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诵读、搜集,旨在从一个角度出发,激励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我们就要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
片段二:超越文本,丰富传统文化的体验
《开天辟地》是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语言优美,结构清楚。在教学“化生万物”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A]
过渡:时间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这样顶天立地,他也支撑不住了,他倒下了,但是就是在他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师:他的身躯化成了什么,与所化成的事物有什么关系?
师: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
补充句子:盘古的 变成了 。
生1:盘古的眉毛可以变成雨后的彩虹。
生2:盘古的眼泪可以变成飞流的瀑布。
……
师:如果没有盘古开天辟地,神话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片混沌,没有声音,没有花草树木。
……
教學过后,偶然上网查找资料,看到了《开天辟地》的文言文,读了之后,当时就有一种想法,可不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将此文用进去呢?这可不是四年级教材中的体裁,小孩子能懂吗?转念又想,何不试一试,看看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文言文有何感受,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教学。
[B]
过渡:时间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这样顶天立地,他也支撑不住了,他倒下了,但是就是在他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师:他的身躯化成了什么事物,与所化成的事物有什么关系?
师:你们想看看古人是如何写这一段的吗?
生交头接耳:
古人不是这样写的吗?
古人是怎么写的呀?
古人说话跟我们不一样?
……
师出示:
■
■
师:第一个方框内的就是古人所写的化作万物这一段,与课文写的这一段对比一下,自己小声地试着读一读,你懂了什么?
生1:我懂了“气成风云”就是“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
生2:我懂了“声为雷霆”就是“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
……
师:你读了之后,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1:古人寫的当中,有的内容书中没有提。
生2:古人用的字数少。
……
师: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没有的这几个:
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méng,黎民百姓)。
(引导学生说说意思,不懂的字查字典,学生说得还不错)
师: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
生1:盘古的眉毛可以变成雨后的彩虹。
生2:盘古的眼泪可以变成飞流的瀑布。
……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你想不想用古人的句式来说一说你所想的?
生1:眉毛为彩虹。
生2:泪为瀑。
……
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将文言文的片段引入教学中,古今对比,学生很快理解了此段文言文的内容,接着,激发学生练一练的欲望,虽写得简单,也可能不太符合文言文的格式,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很浓!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合理补充祖国传统文化知识,去初步地了解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教师,对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依托文本、超越文本,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触摸祖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贾纪东.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J].小学语文教学,2013(17).
作者简介:张波,男,1980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誗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