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城市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手段。但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很容易出现施工缝,施工缝的处理不仅关系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同时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使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优化并完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技术,从而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展开分析,为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TU5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建筑工程项目也在日益增多。在处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过程中,因施工设计要求或者施工需要而留置的缝隙称为施工缝,施工缝具有暂时性,并随着施工的开展与进行而消失。然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缝的留置又是不可避免的,对施工缝的处理关系着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就需要优化并完善施工缝处理技术。
一、施工缝设置
1、施工缝的设置原则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缝的设置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来说,各类工程的施工需要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对施工缝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施工缝的设置一般选择便于施工和剪力较小的位置,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及施工设计要求的影响,需要进行施工缝设置的一般有墙、柱、板、梁、基础等构件,对这些构件的内力进行简单分析,有助于说明施工缝的设置。
2、施工缝设置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对施工缝的设置进行研究,有助于为优化及完善施工缝处理方法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1)混凝土墙或柱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因工程施工设计要求或装饰需要会构建独立墙或独立柱,其中一些独立墙或独立柱的高度较高,有的甚至可以达到20m,如果要求独立墙和独立柱进行一次浇筑,不仅会导致混凝土产生离析,还会造成混凝土振捣困难、模板支撑不便,给工程施工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对于混凝土墙和柱的施工,需要在接槎处理与模板安装符合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在墙和柱的中间段进行水平施工缝的设置,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影响工程施工,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难度。
(2)混凝土板、梁
随着社会经济及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装饰要求越来越高,时代的发展对建筑工程提出了高度、大小、新颖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优化混凝土板和梁的施工技术。对于混凝土板和梁来说,其两端的负弯矩和剪力最大,因此需要在框架梁靠近立柱的一侧进行施工缝的设置,从而减小混凝土板和梁的承载力,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混凝土基础
在筏板的基础比较长的情况下,想要消除基础沉降的差异以及水泥干缩等影响,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对筏板进行浇筑,同时在每一段筏板之间进行“后浇带”设置,这势必会导致施工缝的出现。地下室外墙和箱形基础施工缝的设置对工程施工质量及结构安全影响较大,要求施工单位不仅需要将施工缝处理完善,还需要加强这些结构的防渗防水措施。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提结构施工缝的处理比较繁杂,处理方法较多,笔者根据多年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经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方法要点进行分析。
1、施工间歇时间较短的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需要考虑施工间歇时间与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来说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不同规格的水泥初凝时间会有一定差距,具体需要参照水泥出厂报告进行把握。在施工间歇时间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的情况下,对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保证新浇筑混凝土倾注的均匀性,首先将先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覆盖,随后需要应用振捣设备穿过混凝土,直至已浇筑混凝土层内,穿过距离保证在5~10cm范围之内,最后需要对新旧混凝土进行捣实,从而使之形成密实的整体,增加其牢固性和稳定性。
2、施工间歇时间较长的处理方法
在施工间歇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继续开展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强度低于1.18MPa的情况下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发生天气变化和地质变化等情况,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会发生相应的调整,这势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开展与进行,从而导致工程施工停工或者工程检查等情况,这就会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发生停顿,此时需要运用上述方法,以保证施工缝处理的完好。
3、混凝土硬化时的处理方法
如果因特殊原因导致施工间歇时间过长,此时施工缝内的水泥已经硬化,这就需要对施工缝进行特殊的处理,将施工缝中的杂质如砂石、浮浆等进行清除,并用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冲洗,使施工缝内的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新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在接缝处预先浇筑一层水泥砂浆,厚度需要控制在1~1.5cm之间。
(1)二次振捣法
在施工缝中的混凝土初凝后到终凝前的时间段内,主要应用二次振捣法对施工缝进行处理,该方法的实施需要在施工缝附近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浇捣,从而将泌水现象进行消除二次振捣法的实施需要运用振捣机,并且需要将振捣机周围的结构部件进行移动和调整,为二次振捣法的实施提供便利条件。
(2)粗骨料插入法
在工程施工尤其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分层进行,该工序进行时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多,因此会造成施工处的结合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增加小毛石,并使其均匀分布于施工缝中,插入到混凝土层中2/3处,并将毛石露出1/3,从而施工缝结合的更加牢固。
(3)粗短钢筋插入法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施工缝中均匀的插入粗细长短不一的钢筋段,充分利用钢筋的金属性和固定性,阻碍因二次浇注引起的施工缝中混凝土干缩变形及温度变化,从而将施工缝抗剪能力和抗拉能力进行提升,提高施工缝的牢固程度,钢筋插入法具有易于操作、对周围结构影响小的优势,从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普遍的应用。
(4)补偿收缩法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中微膨胀剂的应用逐渐普及,推动了加强带和后浇带等施工缝的应用。补偿收缩法的应用需要在加强带和后浇带的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对膨胀剂的要求是保证其水泥重达到10%以上的配置比,膨胀剂的具体掺入量需要根据工程施工要求进行,从而形成补偿收缩混凝土,该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混凝土因温度而发生的变形,从而抵消了对施工缝的影响,保证了施工缝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5)钢板网法
在工程施工中时常遇到施工缝处堵头模板难以移动和配筋设置比较密集的情况,此时可以采用钢板网对浇筑完毕的混凝土进行封堵,如此不仅可以对混凝土的流动进行阻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钢板网进行混凝土凸头构件设置,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咬合力与占黏粘力,加强施工缝的牢固性与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因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施工缝的留置不可避免,即便施工缝的设置在位置上具有一定的暂时性和选择性,然而对其处理不可以掉以轻心,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缝处理技术的优化力度,从而使施工缝与工程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最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日益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潘润.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问题研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
[2]方立超.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问题研究[J]. 《江西建材》,2014,(13).
[3]姜华.讨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问题[J]. 《建筑与文化》,2013,(12).
[4]李英民,于婧,刘建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施工缝的模型化研究初探[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