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副刊如何提升价值

2014-12-25 17:21佟茜洁
新闻前哨 2014年11期
关键词:商报纳凉晚会

佟茜洁

如何有效利用文化副刊联系文艺团体、文艺人才的资源优势?三峡商报的成功之道为:通过举办大规模、系列性的文艺活动,将舞台搬到广场、社区、市民家门口,用无处不在的欢乐影响着百姓市民的生活,从而大大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一、整合资源,优化组合,提升本地文艺团队、文艺人才的品牌知名度

今年夏天,三峡商报发出将举办六场纳凉晚会的消息后,应者云集,报名者络绎不绝。为了保证节目质量,我们外请的专业导演,每天马不停蹄地到各个单位、社区审核节目,严把节目质量,不上关系节目、人情节目,节目形式涵盖歌唱、舞蹈、表演、魔术、武术、器乐组合等多种形式,六场纳凉晚会所需要的72个节目,全部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代表本地民间文艺表演的高水平。

在节目编排上,打破民间文艺团体的界限与壁垒,进行优化组合,提升节目的质量。譬如说一名男生报名独唱《老男孩》,虽然个人演唱不错,但是舞台表现过于单调。我们就通过与其他文艺团队的整合,配上另一位男生与其对唱,同时搭配上风格相同的吉它演奏,使得整体舞台表现大大增色。还有几个集体舞蹈节目,编排得相当不错,但是由于舞蹈类节目太多太单一,导演就通过联系其他团体的独唱演员,搭配成丰富多彩的歌舞节目,提升节目的档次。

连续两年参加三峡商报纳凉晚会的3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通过与三峡商报合作,不仅与其他文艺团体进行有效地交流,并借助媒体平台,提升了自我影响力与价值。有些培训机构和平时从事商演的文艺团体,还得到实际的商业利益,扩大品牌知名度。可以说,参加三峡商报组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合作方提升了专业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提升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借势成立的“三峡商报百姓艺术团”将本地的民间文艺团体、文艺人才尽揽旗下,为三峡商报下一步开展文艺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供平台,锻炼队伍,提升三峡商报员工的整体执行力和专业素质

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主要任务是采访与编辑,而三峡商报自诞生就确定了“活动办报”的理念,使得所有采编人员都在活动策划与执行中得到采编之外的更好锻炼。但是真正象纳凉晚会这种规模如此之大,频率如此之高,效果如此之好的文艺活动,在平面媒体中还不多见。由于活动中所涉及的人员庞大,细节繁复,场面宏大,需要全体人员围团结协作,认真准备,不能出一点纰漏,不许有半点差池。

整场活动,除了总负责人外,还外请专业导演,同时组建后勤组、宣传组与现场组。每项任务都责任到人。通过例行的一周三次会议,进行过程监督。譬如说每周五刊出的节目预告表,将所有的表演者的名字一一刊发,即便是30多人的合唱,我们也做到不遗漏。这样,让所有的表演者都有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

今年的纳凉晚会报道方面,除了沿袭了去年采用周一在报纸刊发通版,三峡商报配发大照片,做到图文并茂外,还成功地利用新媒体宣传。作为场场必到的微博、微信专员,在不断地摸索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宣传模式,为纳凉晚会的宣传锦上添花时,也提高微博微信专员的业务素质。

1.利用网络的大容量,将遗忘的镜头展示出来。每场晚会,摄影记者都捕捉许多动人镜头,有骑在父亲肩上的萌娃,有拿着“长枪大炮”的摄影师,还有幕后正在做准备的演员们,这些精彩的幕后故事与观众表情,被摄入镜头里,留下温暖的鼓励。但由于报纸的版面有限,以往这些感人的照片大多被废弃。而新媒体的大容量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微信编辑四处观察,并从现场拍摄海量照片中发现了很多精彩的画面。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编排模式。微信编辑在三峡商报官微上推送的《致热情的观众,你们在看表演,小编在看你们》等系列专题,阅读量与转发量一时爆涨。而三峡商报官博每场直播的《三峡商报之夜消夏纳凉晚会现场直播》也受到热捧。

2.利用网络语言的独特魅力,将晚会的精彩瞬间一一展现。对于一直在现场的网络编辑,他们在编辑过程中,挖空心思地运用网络语言对每一张照片以及背后的故事进行联想,大胆的语言风格和非凡的思维模式,让三峡商报官博、官微的稿件与报纸稿件展示不一样的美。譬如《纳凉晚会现场众生相,你是逗比还是萌货?》等稿件,其转达量达到千次以上。

文艺节目具有丰富的视觉元素——多姿多彩的节目表演和神态各异的观众表情,这些更适合新媒体的编排与传播。故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艺活动中,新媒体的巧妙介入,网络编辑独出心裁的采写与编排,使得文艺活动在传播阵势上胜出一筹。而这组精妙的网络新闻作品,也成为三峡商报全媒体运行来的经典之作。这也充分说明:“传统纸质媒体必须走一条与新媒体融合的道路,才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纸质媒体的生存法则。”[1]

三、创新思路,绝地突围,提升三峡商报的文化品质

三峡商报今年夏天举办的六场纳凉晚会,却在当地文艺圈里掀起热潮,不仅海量“吸粉”,而且通过活动吸引多名商家加盟,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1.首次启动三峡商报全媒体打包营销,真正实现媒体融合。在这次三峡商报之夜消夏纳凉晚会的过程中,通过举办大型活动,现场进行互动,新媒体及时跟进,报纸总结性报道等环环相扣的全媒体宣传方式,受到商家的欢迎,为报纸的广告淡季带来新的增长点。由于有去年成功举办纳凉晚会的好口碑,在今天开场时就争取到一名房地产商家全程冠名,在活动中适时穿插着冠名商知识问答,并在现场设置展棚,同时新媒体不失机会的及时跟进报道,使得冠名商家成为本次活动的赢家。随着晚会的进展,更多的商家认识到活动的价值,其间还有一家整形医院出资承办了专场,在医院门口进行一场同样精彩的纳凉晚会,为医院赚足人气。而另一家旅行社也在最后压轴大戏中加入其中,将正在推广的中秋旅行项目进行现场推广,聚集了不少前来咨询的市民。这是三峡商报首次将活动现场、新媒体与报纸三者打包后进行营销,真正实现了媒体的大融合,让商家见识了三峡商报全媒体的威力与实力,对下一步全媒体的营销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首次实现了媒体办艺术团,真正实现资源对接。在媒体自我品牌营销中,活动办报无疑是成功之举,而像这次纳凉晚会之后,成立的“三峡商报百姓艺术团”,就是借助活动的影响力,创新思路,重新打造另一个平台,将老百姓喜欢和关注的文艺人才汇聚在三峡商报的大旗之下。不仅增强本地文艺圈与三峡商报互动,真正实现资源对接,提升了三峡商报文化品质,增强了文艺圈对三峡商报的认同度。

3.实现了媒体价值再次升级,真正做到提升三峡商报影响力与知名度。纸媒的价值不再是扁平的,而升级为立体的,在这场活动中,体现得非常明晰。与新媒体联手,实施专题集合展现,网络平台将传统媒体的报道有效整合,归入“纳凉晚会”的网络专题中,打破传统媒体的刊播时间节点和版面限制,对事件进行了全面呈现。实现了传播速度的最快化、传播效应的最大化。也正是这种时应当前传播格局的举措,“使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2],三峡商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注释:

[1]陈濛濛:《媒介融合环境下纸质媒体的生存法则》,《新闻世界》2011年第3期

[2]东悦杭:《大众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纸质媒体的战略选择》,《传媒》2007年第4期

(三峡商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报纳凉晚会
“纳凉公交”值得推广
在“贴近”上下功夫 讲述义乌好故事——以《义乌商报》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为例
报刊图书
机电商报
动物纳凉各显神通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