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宏,雷建明,张建学,张 岩,范提平,张亚宏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
冬油菜是甘肃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1]。近年来随着高效栽培技术的普及,冬油菜面积不断增加。然而由于甘蓝型冬油菜易受低温、干旱的威胁,导致产量差异较大[2~4]。甘蓝型三系杂交种天油9号由于具有叶片大而厚、分枝多、结角密、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特点,而成为甘肃省半山区及川水地区的主推品种。我们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试验观察了起垄覆膜方式对天油9号的影响试验,以期确定该品种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指示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天油9号,由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供试地膜为厚0.008 mm、幅宽120、75 cm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膜。
试验于2012—2013年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进行。当地海拔1 650 m,年平均气温11.5℃左右,年降水量480~610 mm,属半干旱山区。试验地土壤属中壤黄绵土,前茬为冬小麦,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4.1 g/kg、全氮1.38 g/kg、全磷0.45 g/kg、速效氮 46.5 mg/kg、速效磷15.8 mg/kg、速效钾148.2 mg/kg。
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为全膜覆盖垄沟穴播,垄高10~15 cm,垄底宽40 cm。处理2为全膜覆土穴播,全地面覆膜,膜上覆1cm细土,播种行距40 cm。处理3为膜侧穴播,垄高15~20 cm,垄底宽50 cm,垄沟宽30 cm,垄上覆盖地膜,在垄侧距垄底5 cm处播种。处理4为露地穴播(CK),行距40 cm,播种深度5~8 cm。各处理均于播前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农家肥45 t/hm2、尿素36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450 kg/hm2,并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7.5kg/hm2制成毒土施入防治地下害虫。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6 m×5 m)。各处理均于2013年9月5日采用人力单行油菜播种机播种,行距40 cm,株距9 cm。4~5叶期间苗、定苗,其它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田间观察记载主要物候期及生育期,调查统计越冬率。返青期采用土钻取样法分层(0~5、5~10、10~20、20~30 cm土层)取样,用烘干法测定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成熟期每小区随机取样10株考种,收获时分小区单收计产。
由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物候期相差不大。全生育期处理1最短,为270 d,较CK缩短9 d;处理2、3分别较CK缩短8、7 d。越冬率以处理1最高,为95.79%,较露地穴播(CK)提高7.23百分点;处理2、3分别较CK提高5.95、5.13百分点。
表1 不同处理天油9号的物候期与全生育期及越冬率
由图1可以看出,返青期各覆膜处理0~5、5~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较露地穴播 (CK) 高69.0~91.0、24.8~40.0、31.6~40.0、26.8~41.7 g/kg,其中 0~5、5~10、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以处理2最高,较露地穴播(CK)分别高 91.0、40.0、40.0 g/kg;2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以处理1最高,较CK高41.7 g/kg;处理3各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分别较CK 高 69.0、24.8、31.6、26.8 g/kg。
图1 不同处理天油9号返青期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
由表2可以看出,覆膜处理能有效增加天油9号的株高,提高分枝部位,使总分枝数增加,主花序变长,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增多,千粒重、单株产量增加。其中以处理1表现最好,株高较露地穴播(CK)增加16.2 cm,分枝部位提高6.0cm,总分枝数增加6.1个,主花序长度增加8.4 cm,单株角果数增加174.5个,角果长度增加0.4 cm,角粒数增加3.9粒,千粒重增加0.24g,单株产量增加8.9g。
由表3可以看出,覆膜处理能有效提高天油9号的产量,其中以处理1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4 329.00 kg/hm2,较露地穴播(CK)增产39.53%;其次是处理3,折合产量为3 962.33 kg/hm2,较CK增产27.70%;处理2较CK增产20.1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与处理3差异不显著,与处理2差异显著,与处理4差异极显著;处理3与处理2差异不显著,与处理4差异极显著,处理2与处理4差异显著。
表3 不同处理天油9号的产量
表4 不同处理天油9号的经济效益
表2 不同处理天油9号的经济性状
从表4可以看出,总产值以处理1最高,为25975元/hm2,较露地穴播(CK)增加7 358元/hm2,净收益较CK增加3 083元/hm2;其次是处理3,产值为23 774元/hm2,较CK增加5 157元/hm2,净收益较CK增加2 097元/hm2;处理2总产值较CK增加3 758元/hm2,净收益较CK增加1 598元/hm2。
试验结果表明,天油9号采用全膜覆盖垄沟穴播种植时,较对照露地穴播的越冬率提高7.23百分点,全生育期缩短9 d,且返青期土壤含水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增产率为39.53%,产值达25 975元/hm2,净收益增加3 083元/hm2。
[1] 张建学,雷建明,张 岩,等.甘肃省发展冬油菜优势、存在问题与建议[J].中国种业,2011(6):21-23.
[2] 雷建明,庞进平,范提平,等.强冬性甘蓝型单低杂交油菜 02N 杂 2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0(6):66-67.
[3] 张亚宏,雷建明,张 岩,等.浅析强冬性甘蓝型油菜的生产与发展潜力[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03-106.
[4] 吴莉莉,张亚宏,雷建明,等.天水市甘蓝型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2(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