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宇英
2014年11月17日,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以下简称区域中心)落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是联合国首次在中国设立空间教育机构,该机构将致力于亚太地区空间技术与教育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技与教育已经逐渐走向国际化,将有力推动亚太地区空间教育事业的发展。
成立仪式上,区域中心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与联合国外空司司长签署了《联合国与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合作协议》,并进行了揭牌仪式,该中心正式成为联合国附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
据介绍,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属于联合国外空司管理,中心旨在提升发展中国家空间科学与技术应用水平。作为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的成员国,多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参与和支持联合国空间应用项目的工作,尤其是亚太地区的空间科技合作与教育培训工作。
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表示,联合国外空司致力于促进和平利用和探索外层空间方面的国际合作活动,对区域中心与联合国正式签署挂靠协议表示祝贺,并对中方在筹建工作中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
许达哲在致辞中指出,区域中心的正式成立和投入运行,对中国航天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对亚太区域来说也是一个重大事件。中国航天事业历经半个多世界的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取得了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为标志的重大成就,形成了完善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体系,空间技术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空间技术的应用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空间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此次参会的理事会各成员国进行了非常好的合作,共享航天发展成果,区域中心的成立为空间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许达哲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心内部建设,密切同国内相关单位的协调,积极与各理事成员国进行沟通,致力于提升空间科学技术教育水平,扩大区域间国际合作,切实把亚太区域中心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中国国家航天局将继续支持区域中心工作,也希望联合国外空司、各理事成员国等一如既往支持帮助区域中心,将亚太区域中心打造成一个地区间的国际空间教育基地,促进航天技术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区域中心将整合相关产学研资源,确保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亚太各国培养航天人才的基地,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空间能力,提升空间技术的应用与水平,让更多的人共享航天高科技带给人类的福祉。
揭牌仪式 许达哲为区域中心咨询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