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玲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凤阳 233100)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感和心理意识。凤阳地区的凤凰画,实际就是一种吉祥画,是古老凤图腾崇拜的遗存,是中华吉祥文化的延续。凤阳凤画的形成、发展、兴盛是凤阳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传承、大众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困苦的凤阳百姓为了满足自身美化生活、求吉纳福的心理需要而创造的“集体性”艺术。
凤阳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南部多丘陵,条件恶劣,历史上自然灾害频发,十年九荒。特别是明中叶黄河全流夺淮入海后,淮患大增。天灾人祸使凤阳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乞丐之乡。淮河不仅是中国自然地理的分界线,也是黄河、长江两大文明的交界地带。历史上每当南北政权对抗时,或封建王朝更迭时,这里都会成为双方争夺的交战之地。因此,两千多年来,这里“治日少而乱日多”。颠沛流离的生活,人们需要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寄托,以便继续承受苦难,生存繁衍下去。
凤阳地区上古就是鸟夷的居住地,历经殷商,直到楚,都以凤凰为其图腾标志,凤文化在这一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至今凤阳还有很多与凤凰有关的名胜古迹,诸如凤凰山、凤凰泉、凤凰台、凤凰舌、凤凰井、凤凰桥;流传着许多与凤凰有关的传说和故事,甚至凤阳之名也是朱元璋取丹凤朝阳之意所赐。所以凤凰在当地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凤凰画代表着当地人本能的祈求心理,具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倾向和感情色彩。
凤画更与明朝、与朱元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凤阳在明代地位极其特殊,是开国皇帝的故乡,享受着淮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厚待遇;数十万移民带来的南北文化与凤阳本地文化的碰撞、融合催生了移民文化;中都皇城、皇陵、皇家寺院龙兴寺的营建致使全国百工技艺人员“将及九万”集中在凤阳,虽然中都城营建六年之后朱元璋突然下诏罢建,却为凤阳留下了大量龙凤雕绘、石刻瑰宝及优越的帝乡情结,直接促成了凤阳凤画的诞生。有一些宫廷画师和雕绘家或因年老,或因安家落户等原因,定居在了凤阳。为了谋生,他们将建筑雕绘的龙凤图像改为纸画出售,后经历代画师不断创作,又与当地民风民俗相容,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凤凰画。像《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麒麟凤》、《带子还巢》、《百鸟献寿》等这些既是凤阳凤画的传统题材,也是歌颂帝王常见的雕绘装饰题材。凤阳凤画的绘制手法及色彩体系也确实留有宫廷绘画
的遗风,与其他地区的民间绘画明显不同。
凤凰是我国古老图腾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和精神象征。在我国凤凰造型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不同地区也有很大差别,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审美追求:春秋战国时的凤古朴雅拙,秦汉时期的凤雄健豪放,六朝隋唐时期的凤健壮圆润,宋元时期的凤清秀典雅,明清时期的凤繁复华丽。明清时期是凤凰演变的最后一个阶段,随着工艺美术的高度发达,凤凰造型得以固定,并逐渐规范化和程式化:锦鸡的头、鹦鹉的嘴、孔雀的脖、鸳鸯的身、大鹏的翅、仙鹤的足、孔雀的毛、公鸡的冠。凤凰造型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约定俗成的吉祥动植物中最有代表性的部位,既符合形式美要求,又符合吉祥的寓意。全国各地画凤凰的很多,但是独有凤阳的凤凰画被冠以地域名称,由于独特的文化心理,凤阳凤凰的构成部件在对吉祥动植物选择上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绘凤口诀: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鹰嘴、鹤腿、鸡爪、如意冠、山羊胡。凤阳凤画造型介于意象与写实之间,更多的是超越真实的自然形态的综合意象。每一部分的形态准确、完备,例如翅膀,也象鸟类一样分为初级飞翅、大复翅、小复翅、翼翅,但整体结构上并不符合解剖、透视、比例规律,只追求符合视觉特征的真实性,完整性。比如经典的金鸡独立造型,侧立的凤凰不但完整表现出看得见的一侧翅膀,看不见的另一侧翅膀也完整显露出来,只是短些。体现民间审美追求的圆满、完整的特色。凤阳凤画清晰体现出不同的民间美术传统很大程度上源于不同的群体心理,并与文化传承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经过长期积淀而构成的一种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
凤阳凤画是贫穷的凤阳艺人创作,世代相传的艺术门类,究其造型模式的内涵无外乎是对远古图腾、生命、生殖、神话传说、帝王崇拜、帝乡情结的传承与体现。而这些内涵是凤阳凤画创作具体而直接的文化根源。
蛇在民间被称为小龙,也代表着权力和威严。同时,蛇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丰收或子孙繁衍的象征物。《说文》中说:凤凰取了弯转自如的蛇做自己的颈,但到了明清时期凤凰造型构件中已没有了蛇的痕迹。凤阳凤画中的蛇头实际上包括了头、颈两部分。头部是前端带弯叉的扁卵形,与细长的颈部相连,这一段完全是蛇的摸样。如何使凤凰既具有蛇头的特征,又保有禽类的特点,凤阳的凤画艺人创造性的沿着颈部外端画上一排向后竖立的颈羽,巧妙解决了这一难题。颈羽长峰突起,既有松软的飘忽感,又有整齐的流畅感,既柔软如羽状,又竖立有型,组成既有规律又参差不齐的五束,民间艺人称五顶峰。五顶峰使凤凰显得更有气势和威严。颈羽也有造型上的缺陷,只适合平面造型,否则会使凤凰呈现出鸟类特有的恐惧、发怒状。因而,凤阳凤画中的凤不管姿态如何,头颈部均采用侧面形象。头部与颈部要连成流畅的一体,脸部通常用暖色加重粉渲染,犹如京剧中花旦的脸部妆容,尽显女性的妩媚与柔和。事物的外在会不同程度的反映出该事物的内在气质特点,蛇头的凤兼有禽鸟的灵活与蛇的威仪、神秘。表现出作为帝乡之凤的与众不同,体现出凤阳人对至高无上皇权的崇拜。
龟在民间被视为灵物,龟背“上隆像天,下平像地”,龟甲图案是星宿或五行八卦二十四节气的象征,龟是最早的历书。加上龟能够通神,显贵,喻寿,在古人看来,国之兴亡,王者之疑虑,均可凭着龟的灵性,通过占卜的形式来解决。说凤凰之背取材于龟,表面原因是龟的背部隆起,体色较深,和古代人心目中的凤凰之背接近,深层因素是龟崇拜和凤凰崇拜的交融,是凤凰崇拜吸收了龟崇拜的因素。凤阳凤画中龟背的图案比其他地区凤凰背的图案要繁复的多。整个背部由两部分装饰构成,上部分面积较大,由连续性的圆弧线条组成,常称鱼鳞纹,下部分面积较小,分成两块流线型的装饰色块,以翎眼点缀,每部分的色彩都有深浅渐变。背部染好色之后,还有丝毛的工序,这样既可以加强禽类的特点,又与凤凰整体协调一致,不显太突兀。
都说“龙在头上变,凤在尾上分”,凤尾是凤凰身上最美丽的部位。其他地区的凤尾形式多样,条数不一,有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根据画面或雕刻需要随意变化。但凤阳凤画凤的尾羽必须是九条,不能多也不能少。中间三条是主尾,长而飘逸,卷曲自如。两旁各三条次尾羽,形式变化比三条主尾羽少,长度也更短小些,颜色多是黑色或深色,使凤不管姿态多么变化,颜色多么繁复,整体形象都会显得沉稳、庄重。十八翅指的是每只凤翅由九只硬翅组成,左右双翅共十八只硬羽,称“十八翅”。 众所周知民间美术中独特的造型特征、数字运用等都有特别的涵义,不仅仅是形式美的需要。凤阳凤画为什么必须是九尾十八翅,有以下几点文化内涵:1、明以前凤阳地区的文化主体为道家文化,《易经》以阳爻为九,代表人类至高无上的行为典范,与凤凰的 象征意义是相通的。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即数中的最大之数,与颈部的五顶峰形成“九五”之数。“九”为阳数最高位,“五”是阳数最中位,含“至尊中正”之意,表现出凤阳的凤凰之不同一般的高贵身份。3、老艺人们世代相传的原因是“九尾十八翅”代表着凤阳府当年管辖着九州十八县。这是凤阳人的荣誉与骄傲。
传统凤阳凤凰的下巴上有一绺飘逸的山羊胡非常有特点,别的地区都没有这个特征,凤阳凤凰的山羊胡代表的是孝道。传统文化认为羊是最孝顺的动物,小羊跪着吃奶,就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通过祭祖而提倡孝道,其重要目的当是相信“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之古训,尊祖敬宗、孝敬父母也是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倡的。明太祖朱元璋尤其重视祭祀,曾说“国之大事,莫重于祭祀”。可能因为父母贫病早逝,在思念先人上比常人更甚。朱元璋乡情深厚,虽为皇帝,不忘根本,给了家乡很多恩惠与荣耀。虽然朱元璋的龙袍并未使凤阳变成“好地方”,依然是天灾加人祸,“十年倒有九年荒”,但淳朴的乡民却念念不忘朱元璋的恩德,借凤凰图画表达崇敬与祈求之意。
如意是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吉祥物,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明清两代,如意发展到鼎盛时期,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凤阳凤凰的如意冠就是一种灵芝造型。凤阳人不但祈求凤凰带来富贵长寿,还可保家宅平安,无病无灾。所以凤阳民间有遇到嫁娶、乔迁、盖新房等喜庆时买张凤画悬挂家中,以示吉祥的风俗。
凤阳凤凰的腿采用的是仙鹤的腿部造型。仙鹤也是人们喜爱的吉祥鸟,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鹤是仙人的坐骑,有仙风道骨之神态,有君子的优雅气度。古人把鹤称为一品之尊的贵鸟,与凤凰一样,享有很高的声誉。凤凰之腿取于仙鹤有以下几点文化内涵:其一,超凡脱俗,具有高士的气质。其二,寿高望重,是长寿的象征。其三,高雅美德,具有君子雅士之风度。头顶如意高冠,长颈、长身、长尾的凤凰,再配以仙鹤的长腿,才能挺胸昂首气度不凡。
凤阳凤凰是鹤腿鸡爪,因为“鸡”与“吉”谐音的缘故,鸡在民间文化中也是生命力和生殖力的象征,代表着光明与吉祥,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称鸡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 这样的品德与人们心目中凤凰的品德也是一致的。鸡爪表达了凤阳人向往红火幸福的生活愿望,也表达了“雄鸡一唱天下白”的群体思想。
凤阳凤凰造型中还别具一格的大量使用如孔雀身上的翎眼做点缀,分布在脊背、翅膀、腹部、尾巴、头峰等处,形状用得较多的有圆形、水滴形、心形。翎眼一般由两到三种明度差别较大的颜色组成,醒目、跳跃。点金基本上是绘凤的最后一道工序了,用金粉点满凤凰全身,主要是头、尾、臀等部位。翎眼加上点金加强了凤的装饰意味 ,整个凤看起来金光灿灿、熠熠生辉。
诞生于贫穷成长于贫穷的凤阳凤画虽然比不上文人画的艺术成就,但它以其古老丰富的生命象征内涵和艺术象征形象,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凤阳地区发挥了社会启蒙和文化调适的作用,成为凤阳地区民众生存心理中约定俗成,久盛不衰的文化传统。象征的本质使凤画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绘画艺术,直到今天仍然为凤阳人的生存心灵带来莫大的慰藉和情感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振球 乔晓光《中国民间吉祥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年1月
[2]夏玉润 《朱元璋与凤阳》黄山书社出版发行,2003年12月
[3]庞进 《凤图腾》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1月
[4]马彦 《论安徽凤阳凤画的装饰符号特点》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