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4-12-24 10:54张来武
中国经济周刊 2014年48期
关键词:顶层城乡驱动

张来武

新常态不是自然会来的,原因就是创新驱动和投资驱动是截然不同的体系。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进行了这么多年,没有实现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经济学家只在三个产业的理论中设计,在凯恩斯“三驾马车”当中去思考,这是有问题的。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一个普通的农业专家提出要想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在第一产业嵌入二、三产业,他提出第六产业的概念。

新常态需要一个新的结构,传统经济学理论说要发展第三产业,如果在理论上有突破,就不是三次划分理论,而是六次划分理论、六次产业理论;就不仅是发展第三产业,而是第四产业、第五产业、第六产业。经济学理论有没有突破,这中间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新常态需要新的发展方式,这就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我想探讨一下什么是创新驱动,怎样搞创新驱动。目前在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尽头,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迫在眉睫,实行经济转型面临实质性的挑战。但新常态不是自然会来的,原因就是创新驱动和投资驱动是截然不同的体系。习主席要求我们搞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时把握两点,一是把握世界发展方向,主要是世界科技发展方向;二是解决中国的问题。

我们认为任何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首先要看能不能解决中国内需不足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中国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吸着雾霾,吃着有毒的产品,这绝对不是新常态的标准。然而更重要就是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你依据的创新理论是不是先进的?如果你依据的创新理论是非常落后的,你的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怎么解决问题,怎么适应国际竞争?

根据这两点,我们首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你想解决以上提到的三个问题,那么任何创新驱动都必须是城乡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和以上三个问题的关系我想很容易看明白。一个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方案如果不是城乡一体化的,我们认为至少不是顶层的。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系统呈现的五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强调人。为什么强调人呢?我们有一个“三螺旋”理论,生产性知识可以直接进入生产,无须经过技术转换。这就是信息化条件下很多生产性知识是新经济的要素,跟土地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跟资本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第二个特征是企业家推动。企业家推动和政府推动有区别。企业家推动强调的是企业家冒险精神,强调的是市场竞争,强调的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创业决策,强调的是风险控制、成本效益和商业技巧。政府官员做得到吗?政府官员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难以专于一项工作,而且不能轻易犯错误。而企业家不同,企业家认为风险的付出能够通过效益的提高实现良性的循环。这就是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企业家冒险精神,创新驱动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

第三个特征是先发优势。先发优势强调的是用什么样的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用什么样的新理念、发展方式和新途径实现“最后一公里的蛙跳”。

第四个特征是创新网络。创新网络的特征号称是第四产业,下面我会详述。

第五个特征是品牌战略,它号称第五产业,待会儿我也要讲。

创新驱动是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之下设计的呢?我国目前科学计划是在线性创新理论指导下制定的,这是1935年之前的水平,是比较落后的。比较新的有两个理论,一个是“双螺旋”理论,这是现在西方的创新理论前沿。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是推动力,市场应用是拉动力,两种力形成一个场,这个场在一个系统中,叫市场经济。还有一个是“三螺旋”理论,这是最前沿的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认为科学和技术是两个螺旋,必须分开。因为这两点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候是分开的。科学家实际上是另外一个螺旋。这中间有一个规律,信息化带来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有一个新的规律,那就是生产性知识可以直接进入经济,成为经济的新要素。

“三螺旋”理论我就说到这,我再提一个理论,“六次产业”理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进行了这么多年,没有实现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经济学家只在三个产业的理论中设计,在凯恩斯“三驾马车”当中去思考,这是有问题的。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一个普通的农业专家提出要想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在第一产业嵌入二、三产业,他提出第六产业的概念。由于第四产业、第五产业没有系统理论 ,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什么是第四产业呢?我认为第四产业很简单,就是在公共信息平台支撑下的电子商务及其服务业,不包含传统普通的信息服务业,那是第三产业。这个第四产业由谁代表?阿里巴巴、腾讯等等。这样的产业有什么特征呢?一是增长速度极快,用这几年的数据比较,第三产业的信息服务业增长不到12%,而电子商务服务业有72%以上的增长。二是乘数不同,以2012年为例,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1200亿,带动实物商贸3万亿,乘数是25倍,它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产生低成本的、高附加值的效益。

第五产业可以类比,目前在中国发展比较差一些。第五产业可以说是文化支撑下的创意产业及其服务业。它的使命主要是将人们的精神需求转化为市场附加值,也就是品牌战略。第五产业告诉在座的企业,你们的生产线、技术、工人、土地可以不变,有一点要变化就是精神需求要转换成你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在信息条件下,一个创意策划可以使一个微不足道的技术实现让人震惊的效果。比如美图,在座的女士们30年后拍了照片用美图处理一下,比现在还漂亮。这是一个小小的技术,但是这是一个大大的思路转换。

有了第四、第五产业,才能回头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全产业链增值。中国进行了12年的科技特派员活动,我们全国有73万特派员,他们在做什么事儿呢?就是一二三产融合。不要小看当中的“融合”两个字。一二三产融合起来叫第六产业。

我们不能局限在三次产业理论里面,认为一产农业永远是农业,一产永远是一产;如果有六次产业划分理论, 我们可以对现代农业重新定义,现代农业不再是一产,而是一产、二产、三产全产业链的综合产业,是第六产业。我们73万特派员都在做第六产业,但是73万不够,他们是职业农民先锋部队。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人加入特派员队伍,我们也需要更多职业化、专业化的新农民。

理论的突破往往带来整个发展方式的深刻变迁。它是我们很多微观商业模式创新思想的源泉,当然它不是我们创新实践的本身,创新本身靠企业家驱动,靠你们每天冒险,追逐利润,每天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这种奇思妙想。

看看我们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有没有这种特征和突破,这决定了我们的创新驱动是不是顶层的,是不是深刻的,是不是和世界竞争的,能不能实现最后的蛙跳,能不能实现历史的转型。

你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出路、一个启示呢?能。开辟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的新途径,发展新三农,关键在于“新”。新农村不是把我们千年的树砍了,或者是千年的地收了,搞成一个烙大饼似的城市。我们在城市化上走了一个弯路,整体虽然是迅速发展,但是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常态下的城市化不能这样发展。国际上,城市化上有先进的经验,就是田园城市。中国需要加一个信息化,信息化的田园城市。没有信息化,无论城市多田园,年轻人都待不住。信息化的田园城镇是一个行政概念,它是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聚集职业农民的人气,同时形成城市。这种新三农就是我们开辟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的新途径。

我想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突破口,从田间到餐桌,从农产品质量到食品安全,到健康长寿产业。在这样一个食品产业领域聚焦,一二三产自然连接,城乡自然统筹。这个领域中,仅食品产业占了我们国家GDP 18%。在座和不在座的企业家们利用你们的冒险和创新精神,利用你们的智慧进军这个领域,支撑这个领域,发展这个领域,中国的第六产业将会兴旺发达,引领全球。我们创新驱动将不仅可以带来中国的发展,还可以带来世界的新格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顶层城乡驱动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