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菲++线条++李婷婷
蔡志松
国际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国雕塑界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作品曾获泰勒大奖、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奖、冈松家族基金奖、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等。装置作品“浮云”曾因电影《私人订制》“抄袭事件”掀起社会话题。
20年前的央美,艺术氛围很纯粹
我1992年考上中央美院,当时美院氛围很好,人人都以“未来艺术家”自居,对世界最新的文化、科技、艺术都高度关注。我对好电影的认知和判断,都是在那时期形成。每到奥斯卡颁奖学生会就发电影票,当年小,觉得奥斯卡出品必然好,看过《沉默的羔羊》《肯尼迪遇刺》等,片子都很长,累,所以稍失望。后来觉得奥斯卡选片水准也不一定就体现了真正的艺术价值。当年崔健、唐朝老来玩,食堂门口,一脚踩着啤酒箱,一边就开唱。有回冯小刚跟徐帆来,好像没什么人搭理他们,最后很尴尬。这也符合美院学生的特点,不管你有多牛,好像都不怎么搭理。
最爱好莱坞,对“小众”保持警惕
转眼20多年过去,我最爱的仍是好莱坞电影。因为制作精良,体现到了各方面技术与艺术的最高结合。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推崇小众电影或者小众戏剧,现在有个误区,好像“小众”二字就划分出了一个精神层面更高级的群体,但实际上未必小众就是好,小众就有思想,小众就学术,小众就艺术。所以不要盲目对小众俯首称臣,也要有判断力。就跟现在广大热爱文艺的青年以“文艺”自居一样,“文艺”被用烂了,不是拍点白球鞋、电线杆子、花布长裙子一角,脖子里挂个小单反就是文艺。文艺是一种对文艺的态度,而不一定是一个浅薄的外在符号。
想成为大师,那并不容易
我个人眼光并不独到,如果单纯是学术判断可能还会更挑剔。但电影是综合了工业、娱乐的艺术,包罗万象,实施起来非常难,把许多构成它的因素整体划一就更难。一部电影要搭一个好导演,完全能驾驭它的语言并不简单。不但需专业能力,还需协调能力,想成为大师需要太多契合条件。公平的是,每部电影都会有它自己的观众群。电影传播影响力巨大,许多人或许会因一部电影更改人生。我个人认为电影还是应该传播一些人性本身较为正面的东西。
看华语电影也要保持宽容
如果持娱乐心情去看电影,态度就会很宽容—因为看什么都好。冯小刚当年一些老贺岁片,跟生活贴近,接地气。张艺谋一些电影我也认同,《英雄》画面很美,虽然故事稍逊。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也是好例子,某些镜头的画面感好到登峰造极,但遗憾的是好画面也不足以能支撑整个电影,情节上的不成立必然会毁掉一些东西,最后导演没控制住,只剩下一些美丽的镜头。但单从娱乐性来看,还是成立的。
我的作品喜欢谈人生
我的作品主要有三大系列,故国系列(历史与人性),玫瑰系列(个人爱情观),浮云系列(因果关系跟聚散关系,谈人生)。接下来分别要去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做展—这就是近期的工作计划。
甘孜还需更多慈善活动
四川甘孜的藏民其实比我们更喜欢电影和电子设备。未来四五六七线城市一定是更大的电影市场,有些小片子,在一二三线城市卖不动,到了这里就反复演,最后演一年半,又收一两个亿的效益。
从《大众电影》杂志去看《罗丹的情人》
当时从《大众电影》杂志看到《罗丹的情人》的影片介绍才去看电影。我是搞雕塑的,对雕塑艺术家的生活比较熟悉,除了创作,艺术家离不开情爱,这是很多大师作品的万源之源。罗丹和卡蜜儿的故事其实是告诉我们,做艺术家的女人,可能本身就选择了疯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