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尚
编者按:目前,养殖占世界水产的比重约为45%,而中国的水产养殖则占全世界养殖数量的60%以上,且呈现大幅增加趋势,其在中国农业中之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本专题的两篇论文旨在反思中国现代养殖业的边界,传统养殖技术的部分恢复和捕养并举可能是未来中国水产业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摘要:宋代以来,松江鲈广泛分布于沿海通潮的河口、河道与湖泊中。其分布范围,北至鸭绿江口,南到慈溪古窑浦。沿海湖泊和通潮河流状况,是引起鲈鱼种群、松江鲈资源数量以及地理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镜湖、吴淞江和小清河是宋以后松江鲈资源量变动最为剧烈的三个区域。
关键词:松江鲈;变迁;河流;淤废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6.006
在中国古代鱼类分类体系中,“鲈”类似现代分类学上“属”的含义,一般包括“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两种鱼类。在现代鱼类分类学上,前者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中国花鲈属只有1种鱼类(花鲈);后者属鲈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鲈鱼属,松江鲈鱼属也只有1种鱼类(松江鲈)。另从体长来看,清代和民国年间黄、渤海花鲈优势个体组在320~640毫米之间,800毫米以上的个体亦常见到;在中国和日本所采集到的松江鲈,体长则在120~150毫米之间 1。为什么古代会把两种体征完全不同的鱼类归为一类?其实主要与吴淞江变迁所引起的鱼类种群变动有关系。
对松江鲈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非常晚。1959~1980年,生物学家邵炳绪对上海地区松江鲈洄游和生态进行了奠基性的研究工作2,但同一时期其它产区的类似研究几乎空白。正如邵氏所指出的:“松江鲈鱼在我国分布很广,从黄渤海至东海的近岸浅海都有它们的踪迹。因而,我们认为产卵场不仅限于黄海南部蛎牙礁一处,凡盐度适宜,有一定附着物存在的潮间带,均有可能存在着松江鲈鱼的产卵场。”1980年代之后,研究开始增多,生物学家在全国各地寻找更多的野生松江鲈群体进行生物学研究。
从长时段来看,1960年代之后特别是最近三十年松江鲈的资源数量属于严重“萎缩”阶段。那么,历史时期松江鲈的资源量和分布区域如何?是否发生过剧烈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今天松江鲈之养殖事业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此外,松江鲈是一种降海洄游性鱼类,亲鱼每年约11月开始向河口洄游,并进入浅海产卵,次年4月中旬开始,幼鱼游向近岸,在淡水中育肥。因此,松江鲈的分布区域和资源量的变动,可以作为较为灵敏的替代指标,帮助我们理解海陆之间微妙的生态系统。
1 小清河流域变迁与松江鲈鱼
民国《山东通志》记载:“鲈,出清水泊,见苏诗。”3按苏东坡《横湖绝句》云:“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纵教匹练写秋光。”只是描绘了锦秋湖之美,并未涉及到鲈鱼。最早明确记载锦秋湖出产四腮鲈鱼的是元人于钦,他在《齐乘》记曰:
锦秋亭,博兴东南城上,中统间邑人所建,取坡诗命名,盖齐地灾时,般泺众水潴为马车渎以入海。博兴宛在水中,舟楫交通,鱼稻成市。昔常过之,爱其风水,绝类江南,赋诗:‘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成巿,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其鲈虽小亦四腮,不减松江有莼菜。齐人皆不识,目鲈为豸鱼云。4
松江鲈出产之地,在博兴之锦秋湖,非寿光之清水泊。明代博兴地区四腮鲈仍然有产,明人姚旅记载:“云间四鳃鲈,肉白无腥,故古人称为玉脍。博兴亦有之,士人不辨,目为豸鱼,味去远矣。苏长公锦秋亭诗且食鲈鱼美,托兴耳。”5 姚旅指出,虽然博兴地区松江鲈在体态上与上海地区完全相同,但其味道却迥然不同。
康熙十二年《博兴县志》记录鳞介之品都为淡水鱼类,其中包括“豸鱼”6 。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对“豸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鲈,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四腮,俗不识,呼为豸鱼,味美。7” “豸鱼”为松江鲈,只是民众仍然不识此鱼名贵,不以松江鲈或四腮鲈命名,而命之“豸鱼”。道光《重修博兴县志》记录鳞属鱼类中有“鲈”8 ,但未有说明。
《博兴县志》之记录还可从府志中得到证明。康熙十二年《青州府志》中有一段“考海物之稍异者”的文字,内有鲈鱼:
鲈鱼出博兴湖中,有四鳃,往时无大者,近乃有,近尺者矣,与松江同味。土人不知,呼为豸鱼。东城锦秋亭诗有“且食鲈鱼美”之句。9
府志记载康熙初年之前四鳃鲈体短,但之后达30厘米,体长由小变长,反映出康熙初年资源量异常丰富。又按宋元时期吴淞江之松江鲈,“小者六七寸许,大者尺计”10,其中“以七八寸为佳”11 ,这是资源量极为丰富时的优势组体长,但当资源量下降时,则其体长有所下降,一般为四五寸,味亦不美。
从上述元明清三个朝代的记载来看,很可能明代博兴松江鲈出现资源下降的情况,以至于明人姚旅评价其味不佳。府志的记载亦可佐证。嘉靖《青州府志》所列鳞介之品除“水母”外,皆淡水鱼类,无鲈 12。咸丰《青州府志》对于府属各县鲈鱼出产情况有详细的记录:
(博兴)鲈,不亚松江,尤为异品。
(高苑)鱼略同博兴,惟无鲈。冬有银鱼,网自大清,非其土产。
(安丘)鱼惟潍水鲤。四腮,其品最着。豸,土人呼为豸花,异于他产。
(潍县)又出豸,同海豸而差小,其味皆无异江南之鲈。
(诸城)此黑豸,海鲈也。四腮,细鳞,大者长二尺许。13
从体长来看,诸城所产为花鲈,故府志特别强调其为“海鲈”。康熙《高苑县志》记载:“泊内多水族,鱼味颇称佳”14 ,但咸丰府志指出高苑除鲈鱼外,其产与博兴同,这说明小清河流域松江鲈分布区域止于麻大泊。府志指出安丘亦出产松江鲈,按安丘境内之汶水和小浯河为潍水之上流,万历《安丘县志》记载:“汶水无鱼,潍水多鲤,其一方乎”15 ,因潍水不产松江鲈,故安丘之鲈很可能是小浯河所产。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所产之水族,亦包括“豸”;又记,“大于、丹弥诸河产少而味美;若清水泊者,则水族之府也”16 。清代潍县和寿光境内最主要的湖泊分别为长泊和清水泊,大于流经长泊,和丹河、弥河在潍县境内汇集入海,这一流域的松江鲈“产少而味美”,其东的潍水则不产松江鲈。
清代前中期松江鲈的增多还可以从招远县得到证明。顺治《招远县志》记录各种咸淡水鱼类,未列鲈。17 道光《招远县续修县志》增列“鲈鱼”:
鲈鱼,从来未有,数十年来,岁屡见。巨口,细鳞,四腮,确是松江之种,味为鳞族第一。18
志书未记鲈为海产或河产。巨口、细鳞属于花鲈体征。沿海不少志书记载海产鲈鱼“四腮”(详见下文),所以不能据此认为此鱼为松江鲈。按花鲈是中国沿海各地一种常见的鱼类,招远县民众亦到莱州湾渔捕,因此即使海鲈当地不产,民众不可能不识此鱼。“数十年来”岁所屡见之鲈,且有四腮,很可能为松江鲈。乾隆后期以来,降水量增多,道光初年以来,更是寒冷多雨,这对于花鲈和松江鲈来说,都是有利的条件;但是招远县四腮鲈的出现,恰与小清河流域松江鲈鱼资源增加时间相差不远,如果招远县鲈确为松江鲈,那么莱州湾松江鲈分布区域随着资源量的增加而扩大,因此嘉庆《寿光县志》也出现了“豸”的记录。又界河是招远境内最主要的河流,松江鲈育肥之所可能在这条河流之中。
民国年间,寿光地区所产“鲈鱼”的种类悄然发生变化。民国年间《寿光县乡土志》记载当地所产之“鲈”:“巨口,细鳞,产清水泊中,土人名曰豸花,味极胜,但未知视松江何如耳。”松江鲈无鳞,从“巨口”和“细鳞”来看,清水泊所产之鲈为花鲈。从字义来看,“豸花”应为鱼体上有黑点,有黑点者为花鲈,松江鲈在当地应被称为“豸鱼”。民国《寿光县志》记载:“鲈,俗名豸花,身有黑点,巨口细鳞,不四腮,当不如松江之美也”19 ,从体征来看,“豸花”为花鲈。又,该县花鲈捕捞地点不在清水泊,而是在小清河河口,民国《寿光县志》记载羊角沟渔场所产之鱼包括“豸花鱼”20,羊角沟即小清河入海口。
民国《重修博兴县志·河渠志》记载:“博邑泽国也,泊则有麻大、会城、后子及锦秋湖之殊,河则有乌河、汉湊、小清、支脉、预备及新清河之别。”民国年间,锦秋湖已大大缩小,“旧志云环城东南中有锦秋亭、郑公祠,水由支脉沟东流,俗名麻大湖,即锦秋湖者,非是,今春夏常涸,秋乃有积潦,不及郑公祠也”21 。随着锦秋湖的缩小,麻大泊成为博兴境内最为重要的湖泊,其周围芦荡丛生:“周迥五十余里,蒲苇丛生,芙蓉如锦,乃群流瀦水之泽,上接孝妇河、郑黄沟、瀦龙河,皆未及博兴入湖,惟乌龙由姚家口、王家口、许家口入泊乃安”22 。民国《桓台志略》也记曰:“县城东地势低下,时水及孝妇河众流奔注,汇为巨浸,古名锦秋湖,周围七八十里,湖滨水浅之处,蒲苇青青,烟波浩渺,一望无际……蒲苇两项出产既丰……鳞介之属种类甚多不能悉举,以鲈鱼、鲤鱼、鲫鱼、鳣鱼、齐鱼最美,螃蟹出产尤丰。”23 不仅是湖泊周遭芦苇丛生,小清河河道也是如此。康熙二十五年(1686),新城县令孙元衡勘探小清河,他记录马家楼到入海口一段河道,“两岸并无村庄,俱系芟草,一望无边”24。
小清河发生淤塞现象,是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之后,“小清故道久淤,新城、高苑两县民操械相争,(张鹏)亲历下邑询河要害,濬故道通锦秋湖,而清沙泊不受水患”25 。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苑生员刘魁作《请修支脉沟河道状》,内中提到:“查高邑古有流水沟,迹自锦秋湖东下,由大石桥洼流舟洼(即龙注洼)宽阔稍洼等处,步步渐低,曲折入海,从无水患,至康熙五十七年始开挑成河,有博兴高工房不顺水性,引向东北高亢之处,遂致礙难,下流壅水反逆……自是水患频仍。”此后直到光绪年间盛宣怀疏浚小清河,“沿河居民始免昏垫”26。
康乾时期小清河河道淤塞,从李方膺勘探河道报告也可以获得确认。乾隆三年(1738),“管河道探量淄河底,低小清河底一丈二三尺有差,详禀在案”,因河床升高,感受海潮日益减轻,“海口乃淄河之海口,非小清河之海口,小清河入淄河,会淄水四十七里归海。若海水倒灌必先及淄河,再及小清,既不灌淄河,天下岂有越门户而升堂奥之理!”27 康熙、乾隆和道光年间松江鲈鱼资源量的增加,适与小清河淤塞同时,不能不让人揣测其中的联系。
2 鉴湖、古窑浦变迁与松江鲈鱼
绍兴平原地区地貌形态与莱州湾南岸相似,松江鲈的变迁也表现为一致性。嘉泰《会稽志》记载:“鲈,镜湖中小者,纔数寸许,最珍。海鲈绝有。大者煮熟则韧,瀹以沸汤,亟取乃肥美可食。”28 万历《绍兴府志》则记曰:“鲈,镜湖中小者,纔数寸许,最珍,间有四腮者。海鲈乃绝有。大者煮熟则韧,瀹以沸汤,亟取乃肥美可食。” 29万历府志加上“间有四腮者”,说明万历年间当地虽然仍出产松江鲈,但数量已是不多。从嘉泰一直到万历年间,出产地点主要为镜湖。万历志所说“海鲈则绝有”则沿袭前志。按鉴湖即镜湖,北宋时期尚是一片宽广湖面,南宋以后遭到围垦,以至于基本消亡 30,嘉泰《会稽志》记录湖中四腮鲈数量较多,但到万历年间,随着镜湖的消亡,数量已经很少,这亦能说明沿海湖泊对于松江鲈资源量多少的重要性。
光绪《鄞县志》和光绪《慈溪县志》都在引用至正《四明续志》的记录后指出:“按四腮鲈产北乡古窑浦卧床桥,形味与松江无别。” 31不仅体征,味道也与吴淞江所产鲈鱼相同,因此这里所产的“四腮鲈”并不是花鲈。天启《慈溪县志》记载古窑浦在县北四十里32 。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古卧床桥”在“县北四十里(雍正志作泥桥)”,卧床桥为古窑浦上之桥。光绪慈溪志又记,“(古窑浦)县西北五十五里(松浦西。按诸志俱作六十里),自大古塘至海口,直长二千七百八丈,下闸至新闸一千八百余丈,新闸至浦口九百余丈。国朝道光十五年里人沈琛其重濬。光绪间五图公捐又濬(采访册)”33 ,道光和光绪年间河道被不断疏浚,说明已经出现淤塞现象。光绪《慈溪县志》又记载:
古窑闸,县西北六十里。宋庆历(按成化府志作庆元)间置水则,至元间改修之,与淹浦为鸣鹤一乡之关纽,旷无典守,今为盐丁载卤者恒启不闭,内不能障杜湖之水,外无以杜海潮之涌,民甚病焉(嘉靖府志)。向分为上下闸,上闸在卧床桥侧,下闸在大古塘,国朝道光十五年又于利济塘建新闸,曰利济闸。(采访册) 34
古窑浦上各水闸,按照自上而下顺序,为上闸(卧龙桥)——下闸(大古塘)——新闸——浦口。因“盐丁载卤者恒启不闭”,故松江鲈可以逆流而上,到上闸汇聚。当道光以后河道淤塞之后,光绪志书就出现了松江鲈的记录。
在宁绍地区地方志对于“鲈鱼”的诸多记载之中,民国《定海县志》对海鲈四腮的记载颇值得注意:
鲈鱼,硬鳍类,鲈鱼科。巨口细鳞,鳍棘坚硬,色白而有黑斑。鲜食。产地:常栖息咸水、淡水之间。渔汛:春末入江,至秋入海。海鲈肉脆,故亦曰脆鲈。又鲈分四腮、二腮,疑是老幼之别,故海鲈多四腮。35
民国《鄞县通志》对于境内所产鲈鱼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鲈鱼,硬鳍类,鲈鱼科。体色背面淡青,腹面淡白,有不甚明了之黑褐色之斑点,口裂阔大,下颚较上颚突出前方。鲜食。象山港、甬江及各河流均产之,冬季入海,夏季溯河。”36 海湾及通海之河流花鲈多产,尤以海湾所产质优,四腮之海鲈多则多年长之鲈鱼,夏秋季在通海之河流中觅食。以此推之,吴淞江未淤废之前,所谓之四腮鲈鱼,很可能为海鲈鱼。
3 吴淞江淤废与松江鲈鱼
“松江鲈”最早见于史籍,为《后汉书·左慈传》。庐州人左慈,“须臾复引(松江鲈)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按现在松江鲈体长为12-15厘米,显然与长“三尺余”矛盾。清人柳从辰在校补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指出:“《左传》皆长三尺余,柳从辰曰:松江四腮鲈鱼,长者不盈五寸,李时珍《本草》亦云长数寸,安得皆长三尺余乎?案淮上鲈鱼有长近尺者,无四腮。郑谷诗: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是也。松江鲈鱼则固无甚长者,铜盆注水而引出三尺余大鱼,于说亦窒,三尺疑当作三寸。”以苏尺计算,柳从辰所见到过的松江鲈长者不超过16厘米,而唐代郑谷诗曰此时鲈鱼长一尺,其实清代松江鲈因资源量下降,体长已经严重缩小。柳从辰言淮上鲈鱼长“近尺”,且无四腮,他所见到的可能是花鲈。柳从辰根据清代松江鲈鱼的标准,将三尺释为三寸之误。其实,《后汉书·左慈传》中的松江鲈即为花鲈,明清文献中不乏长800毫米长之花鲈的记载。
北宋至明代,松江四腮鲈独产于吴淞江。北宋人孔平仲的《谈苑》卷1“松江鲈鱼”条记载:“长桥南所出者四腮,天生脍材也,味美肉紧,切,至终日色不变。桥北近昆山大江入海所出者三腮,味带咸,肉稍慢,不及松江所出。”北宋山阴人陆佃(1042~1102)记载四腮鲈吴淞江中独有:“鲈,松江鱼之美者也。语曰:四腮鲈,岀得松江天下无。”37 南宋人范成大亦有诗云:“细捣枨虀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38 明代独松江出四腮鲈鱼,同样广为人知。罗贯中《三国演义》说:“操曰:‘吾池中原有此鱼,慈曰:‘大王何相欺也,天下鲈鱼只两腮,惟有松江鲈鱼有四腮,此可辨也。众官视之,果是四腮也。”李贤《明一统志》卷9亦云:“鲈鱼出松江者独四腮,隋炀帝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
吴江长桥以北地区,江浦向北注入长江,鲈鱼很可能为花鲈,故其味与四腮鲈不同。范成大又提及虽然太湖亦出产鲈鱼,但“俗传江鱼四鳃,湖鱼止三鳃,味辄不及”,太湖地区所产之鲈亦为花鲈。实际上,宋元时期吴淞江所产鲈鱼,并非全是松江鲈,花鲈数量更多。南宋张镃有诗云:“旧过吴淞屡买鱼,未曾专咏四腮鲈。鳞铺雪片银光细,腹点星文墨晕粗”39 ,这是典型的花鲈,但他把花鲈当成四腮鲈。范成大《吴郡志》记“秋初鱼出”之际吴中人竞买之鲈,从时间上看也是花鲈。元人成廷珪有《吴江鲈》诗:“网舡初破秋江水,网得鲈鱼三尺强。贯柳穿来犹自活,芼蒪烹出喜新尝”,从体长来看,所网之鲈是花鲈。40
宋元时期吴淞江鲈鱼以吴江长桥最为出名。范成大引陈文惠“秋风斜日鲈鱼乡”诗后指出:“今吴江口有鲈乡,亭盖取公句。”41 元人陈栎亦云:“吴江垂虹桥,天下奇观;松江四腮鲈,天下奇味”42 ,垂虹桥即长桥。明初无锡人钱子正有更详细的描述:“垂虹桥,吴江长桥,跨江之南北,截然中流,宛若长虹,实东南之壮观,上有三髙祠,范蠡、张翰、陆龟蒙也。43”
至元中潘应武指出:“吴江长桥系三州六县太湖众水之咽喉”[44] ,弘治《吴江志》亦提到太湖之水“由吴江长桥入松江、青龙江而入海”45。因此北宋绍圣年间,长桥已非常有名,“潘裕者过吴江,游长桥”46 。嘉靖十一年(1532),大理寺左丞周凤鸣对长桥沿革和淤塞情况记载如下:
惟吴江有长桥,其长数里,横跨震泽东南之滨。旧本木柱驾桥以通陆行,疏徹湖水,冲激三江之潮淤以入于海。元季易以石桥,为洞门一百五处,迄今二百余年,石桥渐淤,止有三四洞门可通舟辑,其余茭芦丛生,涨为平田,遂至水势转于东北以入海,上流愈狭则水势逾遏,下流愈远则水势愈缓,必须从长勘处,重加疏浚,务为一劳永逸之计,此实决壅滞之一策也。47
嘉靖年间长桥已是“茭芦丛生”,在此之前,淤塞也相当严重,永乐元年(1403)夏元吉奏称:
按吴淞江旧袤二百五十余里,广百五十余,西接太湖,东通大海,前代屡疏导之,然当潮汐之冲,沙泥淤积,屡濬屡塞,不能经久。自吴江长桥至夏驾浦,约百二十余里,虽云疏通,实多浅窄,自夏驾浦抵上海县南跄浦口,可百三十余里,沙草壅障,已成平陆。 48
因长桥河道淤塞严重,弘治八年(1495),工部侍郎徐贯奏曰:“督同委官人等将苏州府吴江长桥一带茭芦之地疏浚深阔,导引太湖之水入淀山湖,水由吴松江以达于海。”这项水利工程使江口“蔓延数千亩”的“被民田之及丛生苇荻”得到“垦除”49 。但数十年之后,长桥再次淤塞:“弘治中工部侍郎徐公贯治水亦用此法,先将吴江长桥一带茭苇之地疏浚深阔……数十年湖无水患,今长桥一带,日渐塞。又于各江钉椿以防海寇,使江水得迅驶,海潮之沙停滞,以致湖水不得泄去。”5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长桥一带乃茭芦之地,鲈鱼与茭白 相配才是“金羹玉鲙”。
弘治《吴江志》引元人郭梅西诗云:“请君听说吴江鲈,除却吴江天下无。”弘治志编者又对《吴郡志》中“或有游松江就脍之者”中的“松江”解释曰:“松江即吴江,非今之松江府也。”51 但乾隆《吴江县志》在征引各种记载鲈鱼的文献之后指出:“按今四腮鲈盛于松江府,若长桥南北所产,皆二腮,然当春暮,味鲜美特异,比松江府四腮亦不多让。”52 弘治《吴江志·附录》对“有江鲈湖蟹”注释曰:“吴江出四腮鲈鱼,巨口细鳞洁白松软,在诸鱼之上”,从体征来看和食用时间(春暮),似为虾虎鱼。宋之前吴淞“故道深广,可敌千浦”,因此花鲈极多。宋之后开始淤塞,与淤塞相伴随,松江鲈数量开始增加。但明代之后,随着吴淞江的严重淤塞,松江鲈鱼的最主要产地,亦由吴淞江转移到黄浦江流域,此即乾隆志所说的“今四腮鲈盛于松江府”。
随着吴淞江淤塞程度的加强以及松江鲈的减少,吴中地区鲈和四腮鲈有了新的意义,清代青浦人王有光曰:
张翰思鲈脍而归松江。松江之鲈,巨口细鳞,小者六七寸许,大者尺计,其腮有四,今松人不称四腮鲈者,以鰕虎鱼夺之也。鰕虎善食鰕,故原名鰕虎,大者四五寸,不堪作脍,非鲈也。其腮自暴于外,左右各二焉,人一望而见之曰四腮,口亦巨,鳞亦细,故得冒为四腮,而真四腮鲈隐矣。吴中士大夫称大鲈但曰鲈,称鰕虎曰四腮,鲈承讹袭伪不知几何世矣! 53
清代鲈成为花鲈的专称,而四腮鲈由原先的“松江鲈”渐渐被“虾虎鱼”所取代。清代《沙里头志》记载:“虾虎,形类土附,两腮红,冰候方出。”54 因体征和渔期相似,虾虎极易与松江鲈混淆。在清代吴中士大夫和民众的记忆中,宋元时代松江鲈的主要体征与虾虎鱼相似,否则不会“冒为四腮”,而今天生物学上的松江鲈主要体征也与虾虎鱼相似,因此,宋元时代的松江鲈与今天生物学上的松江鲈在体征是相同或相似的。宋元时代与明清以后松江鲈的差异主要是在体长上,而体长差异则是资源量丰富程度的直接表现。
4 黄浦江形成与松江鲈之分布
光绪《松江府志》记华亭县诸生汪启,“家贫甚,事母至孝,冬日母思四腮鲈,启脱裤入质库,得供母膳”,志书注明此条记录系“今采”55 。从汪启母亲“冬日”思四腮鲈来看,华亭县有松江鲈出产。
乾隆《南汇县新志》记载“鲈鱼”,“巨口细鳞,内河随处有之”,此为花鲈;又记“四腮鲈”,“出杜家行”。民国《南汇县续志》亦记载两种鲈鱼,一种“巨口细鳞,白身黑点,至秋而肥,少骨,肉坚细可作脍,杨诚斋诗‘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指此,内河产者重一二斤,海产者重十余斤”,并指出“海与内河俱产”,此为花鲈;又记“四腮鲈”,“状类虾虎,巨口细鳞,长三寸许,产周浦西半镇,与松江产无异,惟味稍逊耳”,此鱼“内河产”。民国志对“四腮鲈”和虾虎有明确的区别,“四腮鲈”即松江鲈。乾隆和民国志记录南汇松江鲈主要产地在杜家行和周浦西半镇。
明人董纪记载:“鲈鱼更堪脍,四腮天下稀。56” 因此,以相似鱼类冒充的现象非常普遍。清人王端履记载松江有用杜父鱼冒充的现象:“又如张翰莼鲈相传韵事,莼固佳品,至鲈鱼味极薄劣,何至有秋风之兴?近有松江人以醉鲈见,贻者启之,乃杜父鱼也,鱼皆二腮,惟杜父鱼四腮耳,食者流传闻不实,遂谓鲈皆二腮,惟出松江者四腮,是误认杜父鱼为鲈鱼,可发一粲。” 57
松江府四部府志对于海鲈、江鲈以及类松江鲈之鱼类(虾虎和吹沙)有明确的区分。上海县(今闵行)也是如此。弘治《上海志》所记鱼类中,第一种鱼为鲈鱼,但只列名字。康熙《上海县志》记载:“鲈鱼,李时珍曰……另有一种名四腮鲈,体黑腮红,不甚雅驯,味亦不及。白居易诗:水鲙松江鳞;韦应物诗:松江献白磷,言白鲈鱼;罗隐诗:鲙忆松江满箸红,言四腮鲈。未知张翰所忆者是谁种?”这些鱼类“俱吴淞江、黄浦之产”。李自珍将花鲈和松江鲈混淆,康熙志编者则清醒得区分了几种鲈鱼,并提出了“未知张翰所忆者是谁种”的疑问。四腮鲈“体黑腮红,不甚雅驯”,这是松江鲈的典型特征之一;“味亦不及”,说明明清时代黄浦流域所产之松江鲈的口味已远非昔比。
据现代调查,上海地区宝山、上海县、松江、崇明、川沙、南汇、嘉定和青浦等地都发现过松江鲈。在苏州府属各县,随着松江鲈数量较少,其名称就被与它相似的鱼类所取代。因此,虾虎冒为松江鲈的地区,反映出松江鲈数量稀少。以此推断,松江府和长江口地区,在四腮鲈、虾虎或吹沙鱼混称的县份,松江鲈鱼数量稀少;在有明确区别的县份,松江鲈鱼数量则相对较多。松江府上海(闵行)、青浦、川沙三地县志记录四腮鲈又称“吹沙”或“虾虎”,而府志、南汇县志、金山县志则将四腮鲈与这两种鱼类区别开来。长江以北地区也是如此,崇明、通州(康熙)和靖江志书虾虎鱼等同于四腮鲈,通州(光绪)、海门、太仓和宝山则有明确区别。
以上有明确区别的县皆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口的沿海沿江地区,范围北至海门,南至金山,西至太仓,很明显,其产卵场同为黄海南部的蛎牙礁。根据《南汇县新志》和《南汇县续志》的记载,南汇县松江鲈出产于“杜家行”和“周浦西半镇”,即今杜家镇和周浦镇西部,这一区域在黄浦江东岸,松江鲈在此育肥。以此推断,松江鲈在一县之内有特定之产区。
5 讨论
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将明、清、民国时期松江鲈的分布情况,列成表1。
表1 明、清、民国时期松江鲈之分布
省份 曾采到标本地点 58 志书记录出产县份
辽宁 鸭绿江口、丹东、东沟、庄河、大东沟、葫芦岛、旅顺港 凤城
河北 山海关、北戴河、秦皇岛 无
山东 烟台、莱阳、青岛、文登 牟平、福山、招远、潍县、寿光、乐安、安丘、博兴
江苏 连云港、盐城、射阳、南通、海门砺牙礁、太湖、苏州、南京 安东(存疑)、盐城、甘泉、江都、通州(狼山港)、海门、吴江、太仓、昆山、六合
上海 吴淞、长江口、上海县(闵行)、松江、崇明、宝山、川沙、南汇、嘉定、青浦 宝山吴淞口、松江府、南汇(杜家行和周浦西半镇)、华亭(松江)、金山
安徽 无 太平府(马鞍山)
浙江 宁波、海盐、镇海、上虞、平阳、钱塘江、曹娥江、甬江、鳌江 平湖、绍兴(镜湖)、慈溪(古窑浦)
福建 无采集报告,平潭岛和九龙江口可能有 无
台湾 有的可能性不大 澎湖(存疑)
广东 无 无
海南 无 无
广西 无 无
宋代以来,松江鲈广泛分布于沿海通潮之河口、河道与湖泊。在大河河口和河道沿岸地区,见于志书记录的,有鸭绿江上的凤安,故黄河上的安东(存疑),长江上的宝山、通州、甘泉、江都、六合和太平府,黄浦江上的华亭(松江),以及吴淞江上的吴江、昆山、宝山。在沿海通潮的中小河流沿岸地区,有牟平、福山、招远、潍县、乐安、盐城、南汇、金山、平湖、慈溪等县。在沿海湖泊之中,有锦秋湖、博兴湖和镜湖等。如果不考虑澎湖,则其分布范围,北至鸭绿江口,南到慈溪古窑浦。
由于海潮顶托、海平面变化和人类开发等因素,沿海湖泊和通潮河流变动不居,从而引起鲈鱼种群、松江鲈资源数量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变化。由于花鲈具有很强的适温、适盐特性,在河流顺畅的时代或地区,河产或湖产鲈鱼主要是花鲈;当河流发生淤塞,水流变缓,杂草丛生,则为松江鲈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59。以此来观察历史上松江鲈的分布区域和资源量变动,镜湖、吴淞江和小清河三个变动最为剧烈的区域。如果把唐宋时期吴淞江冈身以西河段视为一个巨大的湖泊的话,那么,资源量异常丰富时可能往往需要较大型湖泊存在。
南宋时镜湖迅速消亡,到万历年间,松江鲈已经大大减少。唐代之前,吴淞江所产鲈鱼,为花鲈;宋元时期,吴淞江开始淤塞,不仅花鲈有产,松江鲈也出现数量激增现象;明清时代由于淤塞过于严重,吴中地区松江鲈的名称被“虾虎鱼”所取代。虽然明清时代江南地区松江鲈主要产区已经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和长江口的沿海沿江地区,但考虑到水文和河道状况,黄浦流域资源量远远不能和宋元时期的吴淞江相媲美。宋元代锦秋湖和小清河松江鲈较盛,但随着锦秋湖的严重萎缩,明清时期其资源量有所下降;康熙至光绪年间,小清河开始淤塞,博兴湖和小清河资源量迅速上升;光绪之后,随着盛宣怀成功疏浚小清河,其资源量再次下降。
宋元时代的文人雅士,对松江鲈味美无不大加赞扬;明清时期,批评之声则不绝于耳。既然宋元明清时期松江鲈作为一个物种,并未消失,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迥然不同的评价呢?宋元明清松江鲈体长上的变化或许能告诉答案。当松江鲈资源量丰富时,其体长为七八寸,甚至接近一尺;而当资源量下降时,则降为三四寸之谱,因此,随着体长由七八寸降为三四寸,其肉质也可能随之严重下降。
作为历史上最有名望的鱼类之一,现代生物学家试图重新发掘其经济价值,他们寻找野生群体,进行培育和养殖,尔后卖以高价。但是人们的反应是:“2009年这种鱼上市后,许多人反映不如想象中口感那样鲜美”。科学家的解释则是:“他们曾经做过实验,将此鱼两三尾丢入沸水中煮熟,汤色很快变成奶白,鱼肉很糯,不似八珍做法那样硬,纯鲜无比。这倒是和我们想象的鱼汤一致。”60 实际上,2009年人们的反应竟然和明清时士人一致:徒有虚名。本文认为,从宋迄今,松江鲈作为一个物种仍然存在,关键的问题则是,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体长和肉质,而这种环境可能并不是现代养殖技术所能模拟的。
注释:
1 Takesshita N, Onikura N, Matsui S, et al. Embryonic larval and juvenile development of the roughskin sculpin, Trachidermus fasicatus(Scorpaeniformes:cottidae).Ichthyol Res, 1997,4(3):257-266.
2 邵炳绪. 松江鲈的生态初步观察,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9, (2);邵炳绪. 松江鲈甲状腺的周年变化及其与降河洄游的关系,海洋与湖泊,1978, (2);邵炳绪等. 环境盐度对松江鲈鱼垂体激素分秘的影响,海洋与湖泊,1980, (4);邵炳绪等.松江鲈鱼繁殖习性的调查研究,水产学报,1980, (1).
3 民国四至七年《山东通志》卷41《物产》.
4 至元《齐乘》卷4《古迹》.
5 姚旅:《露书》卷十《错篇上》.
6 康熙十二年《博兴县志》卷1《物产》.
7 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卷1《物产》.
8 道光二十年《重修博兴县志》卷5《风土志·物产》.
9 康熙十二年《青州府志》卷5《物产》.
10 王有光:《吴下谚联》卷4《四腮鲈》.
11 杨万里:《诚斋集》卷29《松江鲈鱼》。
12 嘉靖四十四年《青州府志》卷7《地理二·物产》.
13 咸丰九年《青州府志》卷32《风土考·物产》.
14 康熙十一年《高苑县志》卷1《方舆志·物产》.
15 万历十七年《安丘县志》卷9《方产考》.
16 嘉庆五年《寿光县志》卷9《食货志·物产》.
17 顺治十七年《招远县志》卷5《物产》.
18 道光二十六年《招远县续志》卷1《物产》.
19 民国二十五年《寿光县志》卷11《实业志·物产》.
20 民国二十五年《寿光县志》卷11《实业志·渔业》.
21 民国二十五年《重修博兴县志》卷2《河渠志》.
22 道光二十年《博兴县志》卷2《河渠志》.
23 民国二十三年《桓台志略》卷2《法制》.
24 民国二十四年《重修新城县志》卷6《建置志》.
25 道光二十年《济南府志》卷37《宦绩五》.
26 民国二十五年《重修博兴县志》卷2《河渠志》.
27 李方膺:《山东水利管窥略》卷2《小清河问》.
28 嘉泰《会稽志》卷17《鱼部》.
29 万历十五年《绍兴府志》卷15《物产志》.
30 陈桥驿. 古代鉴湖兴废与山会平原农田水利,地理学报,1962,(3).
31 光绪三年《鄞县志》卷72《物产下》;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54《物产下》.
32 天启四年《慈溪县志》卷2《山岭》.
33 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11《舆地六》;卷8《舆地三》.
34 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10《舆地》.
35 民国十三年《定海县志》册3《鱼盐志·物产志》.
36 民国二十四年《鄞县通志》卷3《博物志》.
37 陆佃:《增修埤雅广要》卷11《品物门·鲈》.
38 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27.
39 张镃:《南湖集》卷6《吴江鲊户献鲈》.
40 弘治《吴江志》卷21《艺文》.
41 范成大:《吴郡志》卷50《杂志》.
42 陈栎:《定宇集》卷2《送唐长孺赴平江学录序》.
43 钱子正:《三华集》卷8《吴淞江》.
44 万历《青浦县志》卷6《水利下治法》.
45 弘治元年《吴江志》卷2《山川》.
46 绍定《吴郡志》卷41《仙事》.
47 民国二十二年《吴县志》卷42《舆地考》.
48 崇祯十年《嘉兴县志》卷1《地理志》.
49 崇祯十年《嘉兴县志》卷1《地理志》.
50 崇祯《吴兴备志》卷17《水利徵第十三》.
51 弘治元年《吴江志》卷5《土产》.
52 乾隆《吴江县志》卷5《疆域四》.
53 王有光:《吴下谚联》卷4《四腮鲈》.
54 清代《沙里头志》卷2《物产》.
55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24《古今人传》.
56 董纪:《西郊笑端集》卷1《三味轩为张瑞卿》.
57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3.
58 王幼槐. 关于淞江鲈学名和模式产地以及地理分布之探讨[J].海洋渔业, 2006, (4).
59 按“松江鲈的育肥地多为小溪及江河近岸的浅水地带,地质多为砂砾,并有水草着生。”参见王金秋. 鸭绿江流域中国境内松江鲈的分布[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5).
60 松江四鰓鲈鱼上市,没想象中鲜美[N]. 申江服务导报, 2011年1月5日.
(责任编辑:王保宁)
Rivers that Silted up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rachidermus Fasciatus since Song Dynasty
LI Yusha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Trachidermus fasciatus widely distributed in estuary and river course of tidal rivers and coastal lakes since Song dynasty. And its range was north to estuary of Yalu River, south to Guyao River, Cixi County. The conditions of tidal rivers and coastal lakes that silted up is related to changes of its population, quantity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onsidering the changes of quantity of Trachidermus fasciatus, Jing Lake, Wusong River and Xiaoqing River were three fluctuant regions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Keywords: Trachidermus fasciatus;Change;Rivers;Silting up
31 光绪三年《鄞县志》卷72《物产下》;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54《物产下》.
32 天启四年《慈溪县志》卷2《山岭》.
33 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11《舆地六》;卷8《舆地三》.
34 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10《舆地》.
35 民国十三年《定海县志》册3《鱼盐志·物产志》.
36 民国二十四年《鄞县通志》卷3《博物志》.
37 陆佃:《增修埤雅广要》卷11《品物门·鲈》.
38 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27.
39 张镃:《南湖集》卷6《吴江鲊户献鲈》.
40 弘治《吴江志》卷21《艺文》.
41 范成大:《吴郡志》卷50《杂志》.
42 陈栎:《定宇集》卷2《送唐长孺赴平江学录序》.
43 钱子正:《三华集》卷8《吴淞江》.
44 万历《青浦县志》卷6《水利下治法》.
45 弘治元年《吴江志》卷2《山川》.
46 绍定《吴郡志》卷41《仙事》.
47 民国二十二年《吴县志》卷42《舆地考》.
48 崇祯十年《嘉兴县志》卷1《地理志》.
49 崇祯十年《嘉兴县志》卷1《地理志》.
50 崇祯《吴兴备志》卷17《水利徵第十三》.
51 弘治元年《吴江志》卷5《土产》.
52 乾隆《吴江县志》卷5《疆域四》.
53 王有光:《吴下谚联》卷4《四腮鲈》.
54 清代《沙里头志》卷2《物产》.
55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24《古今人传》.
56 董纪:《西郊笑端集》卷1《三味轩为张瑞卿》.
57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3.
58 王幼槐. 关于淞江鲈学名和模式产地以及地理分布之探讨[J].海洋渔业, 2006, (4).
59 按“松江鲈的育肥地多为小溪及江河近岸的浅水地带,地质多为砂砾,并有水草着生。”参见王金秋. 鸭绿江流域中国境内松江鲈的分布[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5).
60 松江四鰓鲈鱼上市,没想象中鲜美[N]. 申江服务导报, 2011年1月5日.
(责任编辑:王保宁)
Rivers that Silted up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rachidermus Fasciatus since Song Dynasty
LI Yusha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Trachidermus fasciatus widely distributed in estuary and river course of tidal rivers and coastal lakes since Song dynasty. And its range was north to estuary of Yalu River, south to Guyao River, Cixi County. The conditions of tidal rivers and coastal lakes that silted up is related to changes of its population, quantity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onsidering the changes of quantity of Trachidermus fasciatus, Jing Lake, Wusong River and Xiaoqing River were three fluctuant regions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Keywords: Trachidermus fasciatus;Change;Rivers;Silting up
31 光绪三年《鄞县志》卷72《物产下》;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54《物产下》.
32 天启四年《慈溪县志》卷2《山岭》.
33 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11《舆地六》;卷8《舆地三》.
34 光绪二十五年《慈溪县志》卷10《舆地》.
35 民国十三年《定海县志》册3《鱼盐志·物产志》.
36 民国二十四年《鄞县通志》卷3《博物志》.
37 陆佃:《增修埤雅广要》卷11《品物门·鲈》.
38 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27.
39 张镃:《南湖集》卷6《吴江鲊户献鲈》.
40 弘治《吴江志》卷21《艺文》.
41 范成大:《吴郡志》卷50《杂志》.
42 陈栎:《定宇集》卷2《送唐长孺赴平江学录序》.
43 钱子正:《三华集》卷8《吴淞江》.
44 万历《青浦县志》卷6《水利下治法》.
45 弘治元年《吴江志》卷2《山川》.
46 绍定《吴郡志》卷41《仙事》.
47 民国二十二年《吴县志》卷42《舆地考》.
48 崇祯十年《嘉兴县志》卷1《地理志》.
49 崇祯十年《嘉兴县志》卷1《地理志》.
50 崇祯《吴兴备志》卷17《水利徵第十三》.
51 弘治元年《吴江志》卷5《土产》.
52 乾隆《吴江县志》卷5《疆域四》.
53 王有光:《吴下谚联》卷4《四腮鲈》.
54 清代《沙里头志》卷2《物产》.
55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24《古今人传》.
56 董纪:《西郊笑端集》卷1《三味轩为张瑞卿》.
57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3.
58 王幼槐. 关于淞江鲈学名和模式产地以及地理分布之探讨[J].海洋渔业, 2006, (4).
59 按“松江鲈的育肥地多为小溪及江河近岸的浅水地带,地质多为砂砾,并有水草着生。”参见王金秋. 鸭绿江流域中国境内松江鲈的分布[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5).
60 松江四鰓鲈鱼上市,没想象中鲜美[N]. 申江服务导报, 2011年1月5日.
(责任编辑:王保宁)
Rivers that Silted up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rachidermus Fasciatus since Song Dynasty
LI Yusha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Trachidermus fasciatus widely distributed in estuary and river course of tidal rivers and coastal lakes since Song dynasty. And its range was north to estuary of Yalu River, south to Guyao River, Cixi County. The conditions of tidal rivers and coastal lakes that silted up is related to changes of its population, quantity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onsidering the changes of quantity of Trachidermus fasciatus, Jing Lake, Wusong River and Xiaoqing River were three fluctuant regions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Keywords: Trachidermus fasciatus;Change;Rivers;Silting up